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时间:2022-06-17 02:31:13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摘要:本文依据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服饰文化的变化特点,将这三十年分为服装变革的80年代、激情碰撞的90年代、多元化的21世纪初等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各个阶段服饰文化的特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并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方面系统地归纳了导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嬗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改革开放;服饰文化;服饰;变迁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即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具有精神文明的含义。人们为了保护身体而穿衣服(行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关系),人们的着装行为变得带有装饰性,带有表示身份及地位的作用(结果),这种行为与结果联合起来,在历史中传播、分化并产生了文化,使人群种族有了其特有的服饰及生活,这就是服饰文化。[1]

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当我们的祖先懂得用兽皮和树叶遮身暖体,原始服饰出现雏形,标志着人类脱离了动物境界,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而山顶洞人的服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利用自然材料,演变成利用缝纫加工成合乎人类生活需要的构造,这种以缝纫加工为特色的服饰文化开创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先河。1911年,辛亥革命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从根本上废除了有两千年历史的“昭名分、辨等级”的服装等级制,从而开始步入现代着装的行列,即全新的成衣化时代。[2]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定了一条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国服装行业迎来了我国服装发展史的又一崭新篇章。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我国政治环境和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适应人们的需求,服饰从材质、色彩、造型、功能和穿戴方式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透过不断变化的服饰,不难看出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各式各样的服装扑面而来,着实令人眼花缭乱,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着衣观念,中国服装业迎来了全新发展的繁荣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服装变革的80年代,激情碰撞的 90年代以及多元化的21世纪初。

1.服装变革的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服装大变革的时代。当封闭已久的国门再次开启的时候,外面世界的美丽时尚蜂拥而至,人们沉睡多时的时尚意识被唤醒,长久以来被忽视和压抑的自我与个性重新得到认可,人们心的内心开始不安地躁动。[3]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人们的思想自由了,腰包也逐渐的充实起来,服饰穿戴的变化成为他们展示自我改变的重要表达方式,喇叭裤打破了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得到青年男女的厚爱,犹如一股旋风以飞快的速度传遍神州。

喇叭裤是一种从水手裤发展而来的下装,又称喇叭口裤。喇叭裤的流行给人们的震撼比改革开放还具体,它就在自己身边,令人无法回避。70年代初期,军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崇尚灰色、蓝色的制服,以及草绿色的军便服,无论是上衣还是裤子,都以直筒状为主,款式单一。喇叭裤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单一,款式新颖,臀部合身或收紧,自臀部和膝盖以下渐渐的打开,多为低腰、短档设计的裤型。但是中国人民的思想毕竟是被封建思想影响至深,对青年人这些并不过分的穿着产生了普遍的惊慌,喇叭裤受到了强烈的抨击,一时间,代表着改革开放后衣着变革的喇叭裤遭遇了空前的阻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青年富有激情的坚持,喇叭裤最终成为流行服饰,在服装变革的80年代初期得到绽放,使人们广泛接受和推崇。

喇叭裤的流行对中国的服饰文化影视是深远的、巨大的,从此中国开始采用A字服装轮廓,青年男女开始崇尚西方人的体型,身材高挑成为当时人们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喇叭裤的流行是一种国际行为,虽然实际的流行时间没有多少年,后来被筒裤、锥裤、老板库等取而代之,但在中国服饰文化嬗变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变革的先锋队,吹响了改革开放和国际接轨的冲锋号。

2.激情碰撞的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期,同时也是人们憧憬和期盼新世纪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迅速崛起,人们的生活不断的改善,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讲究品位,突出个性的时尚将服饰带入了90年代。

开放带来交流,交流促进发展,人们的头脑更加开放,眼界也更加开阔了,让人们从80年代的盲目追风赶时髦当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以往那种一统天下的统一趋势已经一去不复返,90年代是人性抒发、个性张扬的时代,多样化和个性化成为这中国服装这一时期的主题。超短裙的出现严重冲击统治中国思想两千年的儒家礼教思想,妇女笑不露齿,立不倚门,出门必拥蔽其身的妇德规范意识被打破,超短群被中国姑娘大胆的穿出来。[4]随着国内服饰的全面开放,袒胸露背不再被指责和批判,而成为时尚。“内衣外穿”打破传统的内外之分,“反常规”着装则颠覆了长短秩序,“缩手装”、“露脐装”、“小一号”、“镂空服”、“吊带装”等各式各样的着装观念被人们广泛的推崇(如图1)。90年代人们开始用服装来宣泄情感,表达思想,其中“文化衫”的流行具强的代表性。

90年代是一个狂爱的年代,爱、爱遮挡,在这一时期,服装已经没有绝对的主流、非主流和另类等等之分,人们普遍认为,服装只要能展示个性,穿出美丽就是流行。在90年代那个特殊的时期,无论哪种服装的流行,都实实在在地撞击着中国人的心灵,这种冲击培养了中国人民对新事物的接纳力。90年代后期,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的进步,大量采用高科技的面料出现在服装中,完善了服装保暖御寒的基本功能,提高了服装的可造型,长款与短款、包裹与、紧身与宽松,每一种造型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服饰色彩更加丰富,穿戴更加舒适。从这一时期服饰蕴含的繁荣、健康的文化情调中,直接反应了当出当时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祥和,同样这一时期的服饰尽扫世纪末浮动不安,显示出人们明亮乐观的气息。

图1露脐装和“小一号”3.多元化的21世纪初

21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并结出累累硕果的时期,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穿衣也开始讲究起来,“休闲”、“波西米亚”、“中性”、“品牌”等词语涌入人们的眼帘,中国服装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21世纪初期,很多人还是认为,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多会通过服饰打扮向对方传递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审美情趣等相关方面的信息。富人把名牌看作是身份和身价的象征,工薪阶层把名牌与优质挂钩,在人们这种思想的驱动下,品牌服装成为国人的宠儿。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部分人不再满足服装的实用功能,转而追求服饰的舒适性和时尚美。休闲服装缓解了改革开放信息化和工业化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满足了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感需求。虽然在当时所谓的“波西米亚”,已经不能用地区或民族的具体名称来解释,日常着装中流行的皮条流苏、褶皱袖口、方格裙子、斜跨腰带、大背包、小皮靴等,被炒得火热,“波西米亚”也随之被一次次的提起。此外,中性化装扮日渐兴盛,不光是着装,有服饰而派生出的着装者,也慢慢带有较明显的中性化倾向,仅凭着装难辨雌雄。同样低腰裤、环保装、生态装、民族服装等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不少人的追捧(如图2)。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服装款式和人们的穿衣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喜欢穿喇叭型的牛仔裤,到90年代的微喇型、直筒型、锥形,再到21世纪的窄脚型、直筒型,伴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 levi’s、lee,增致、兰雁等品牌牛仔得到人们的追捧。此外,在人们对款式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的背景下,刺绣、钉缀、烫贴、镂空、磨损等传统装饰工艺也下不断的被应用到牛仔服装的设计中。无论是喇叭裤、装、波西米亚的流行,还是牛仔装的穿戴变化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经历了盲目猎奇、前卫露装、强化品牌和追求个性的服饰文化,服装的穿着已经基本上脱离了遮体御寒的既定的固有概念,成为经济生活与和谐社会最为活跃的物质和精神符号。

图2低腰裤和波西米亚民族风长裙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的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服装作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新思想、新技术、新成就不断涌现,款式造型更加新型、色彩设计更加多彩、面料选择更加舒适。中国服装改变的同时,人们选择服装的目的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国服饰文化在不知不觉中也发生了嬗变。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服饰文化嬗变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互联网的发展、纺织服装技术的进步、消费观念的变化、重大事件的影响等。

1.政治因素的影响

1978年12月18日,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穿衣状况,打破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着文化,使中国服装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也是中国服饰文化嬗变的重要影响因素,80年代成为中国服饰发展的转折点。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进入了新的伟大时代,从思想上理论上拨乱反正,中国经济发展进去了快车道,同时中国服装行业也进去了健康发展轨道,一个个奇迹被创造,一项项记录被打破,一家家服装企业成为巨人,中国服装的辉煌让世界瞩目,让人民欣喜,让国家富强。[5]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在世界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融入了世界的时尚圈,中国的服饰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尊重。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的审美文化和衣着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更加趋向个性化、休闲化和国际化。

2.经济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服饰文化的嬗变。1978年改革开放到90年代初期,经济界理论家仍然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私营服装企业的发展,服装产品相对比较单一,穿着者的购衣需求也比较实用。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美好生活的激情,中国服装业也进去了激情碰撞的时期,展示个性慢慢地被作为到服饰穿戴的首要功能,不同穿戴方式表达出不同的穿戴观念和服饰文化。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创造了很大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不断地提高服饰品的档次,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产品,只有这样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在有中国服饰品的一席之地,国外的服饰文化很快被推广到国内,中国服饰文化在保用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断的吸收、消化国外的服饰文化,中国服饰设计驶向民族的国际化。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对纺织服装行业影响还是巨大的,由于经济的不景气,人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民生上面,廉价、实用和方便成为穿衣者的首选需求,美观性相对次要,时尚和流行的脚步被放缓。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相对较轻的,提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使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人们也开始喜欢去关注服饰的时尚和流行。中国服饰品种选择性也越来越多,同种价格多种品牌,不同品牌有不同的风格,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穿衣者的需求,中国服饰文化想多元化趋势迈进。

3.文化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打破了妇女笑不露齿,立不倚门,出门必拥蔽其身的妇德规范意识。伴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的不断深化,人们的着装心态和文化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文化变革的80年代“喇叭裤”、“牛仔装”等被推崇,激情碰撞的90年代“吊带装”、“露脐装”、“文化衫”等得到人们的偏爱,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休闲装”、“中性装”、“环保装”、“民族装”等成为人们的宠儿,反应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穿戴观念也是不同的。

进去21世纪,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各民族各地区服饰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更加明显。在中国服饰的设计风格越来越趋向国际化的同时,中国服饰文化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服饰品牌借鉴。伴随着世界时尚、信息交流,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着装的标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的标准。此外,各国间文化的密切交流将中国从一个世界流行趋势的跟随者变为同步者,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融入到中国的服饰文化中,推动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

4.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普及化越来越高。网络的普及加速了流行的传播速度,相应的也使流行消亡的更快。对流行性强、流行周期短、信息含量大的服装企业的来说,更快、更准确、更多的向外界信息成为各服装企业提升品牌形象、推广流行服饰与提高服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环节。互联网的发展在改变服装企业设计与营销方式的同时,也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淘宝”、“团购”等词语映入眼帘,网络购物成为一种时尚,网站植入式宣传、主题概念营销、微博营销等新颖的营销模式使得人们的消费模式和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变革。新颖的营销方式打破了服装消费的地域性,缩短了消费者和商家的距离,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降低了区域价格差异。这种既节约时间金钱又免去逛街之劳的购物方式,提高了流行服饰的传播速度和消费效率,推动中国服饰向“快时尚”的方向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穿衣心里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快时尚”服饰的消费人群,对这种“快时尚”的追求,不断改变人们的穿衣方式和丰富中国的服饰文化。

5.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随之带来了一个庞大的纺织服装市场需求。20世纪80年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主要是满足产业和消费者一般性需求;到了90年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产品结构迅速升级;进入21世纪,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大量增加,这又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国内外结合的庞大需求,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大发展。我国服装市场供大于求,确保具有不同消费水平、审美水平的人们选购服装时有着不同价位、不同需求的服装供应。中国居民服装消费已经具有市场细分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同种风格可以衍生出各种品牌、价位的服装,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衣着需求。

纺织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纺织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出不同材质、色彩、功能性的面料。这些新型的高科技面料,成为设计师的宠儿,被广泛的应用到服装设计中。服装面料的多样化,促进了人们的购买服装时的需求和服饰文化的嬗变,保暖、透气这种原始的需求,甚至后来人们要求的舒适性,已经不需要消费者去考虑,这是新型面料所必须具备的,此外一些特殊高科技新型面料还具有抗菌、保健等功能。由于面料产品的品种比较丰富且批量生产,所以价位也比较合理。随着近年来消费者购买力增强和消费欲望急速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倾向于购买面料新颖、穿着舒适、性价比高的服装。

6.消费观念的变化

不同的时期,不同环境,人们的购买需求也是不同的。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可以看出新奇导向、追求名牌、流行趋势、展示个性是这一时期人们对服饰购买的主要需求。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再安于服装上面的老面孔,腻于已成不变的款式、色彩、面料,他们渴望追求新奇,打破视觉疲劳;人们对穿着越来越讲究,追求名牌成为一种时尚,有的借名牌自重,有的人相信名牌的品质;流行趋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成就在短时间内很多人穿着同一款服装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同一服饰文化的追求和展示;服装是人体的外在皮肤,很多人希望通过服装来展示自我与众不同的个性,勇于追求能体现自己本性特征的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对于20世纪80年代人们来讲,“喇叭裤”等成为他们打破传统穿着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一种宣泄;到了90年代,“吊带装”、“露脐装”、“文化衫”等成为人们强调个性展示、思想更加开放的外在表现;进去21世纪,“休闲装”、“品牌装”、“民族装”等成为人们的审美偏爱,顺应了中国服饰走向世界,世界服饰进入中国的大潮流,展示了服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无论是追求名牌还是展示个性,每种购买需求都有形或无形的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服饰文化的嬗变。

此外,一些重要的活动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1979年,皮尔卡丹来到中国,12位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的时装表演,使中国人大开眼界,逐步体验了时装是怎么回事;2002年水城威尼斯电影节上,国际影星章子怡身穿绣花三角肚兜(如图3),吸引了中外艺人和记者的眼球,成为当晚的主角;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女孩身穿改良的中式旗袍(如图4),展示北京乃至中华文化,一时间点燃了旗袍复苏的火焰;2008年北京奥运,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青花瓷”系列服装成为北京奥运会服饰的主角(如图5),很好的诠释了典雅的中国服饰文化。

图3影星章子怡图4中国姑娘雅典奥运闭幕演出图5北京奥运礼仪服“青花瓷”

三、小结

服装是物质和精神的联合体,是最能够反应人类历史发展与意识形态变化的有形文化物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变的越来越小,中国和其他国家同住一个地球村,各国间的联系将更加密切,中国服饰文化也将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迈向世界服饰文化的舞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长期保持政治的稳定、经济的腾飞,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心中的中国情结。随着我国服装区域经济的形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互联网的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将会继续影响和推动着中国服饰文化的嬗变,21世纪服饰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而人们追求民族时尚、展示个性的需求将是中国服饰文化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吴志明、方薇.网络游戏中的服饰文化[J],纺织学报,2007,(12):99.

[2]黄士龙.现代服装文化概论[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宋卫中、蒋方.当代北京服装服饰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华梅.新中国60年服饰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5]张晓黎.见证中国服装30年[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

上一篇:本科高职与技术本科关系辨析 下一篇:手机媒体新互动传播形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