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文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时间:2022-06-17 02:59:05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摘 要:通过对目前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为把“实用”、“够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会用”、“能用”的技能,从而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外贸业务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五个方面着手让学生在仿真的外贸业务情景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关键词:外贸业务流程;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99-02

1 目前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英文外贸函电》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中心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明白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缺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中操练英文函电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所学无用”,难以提高学习兴趣,难以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

1.2 教学过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将学生的思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是摆在每一个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同时高职学生本身也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英文外贸函电》这种对学生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而我们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因此,我们的《英文外贸函电》教学应尤其注重于学生的已知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2.1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课程性质

《英文外贸函电》作为商务经纪与专业(报关与货运方面)的一本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融合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

2.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融会贯通外贸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并能在实际外贸业务中熟练操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英文外贸函电》就是一种工具,帮助学习者运用此工具顺利开展外贸业务,完成外贸业务各流程的磋商,最终实现业务成交。

3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英文外贸函电》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笔者认为,《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全新教学模式,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

4 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4.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是以章节的形式、系统的介绍知识,内容繁杂,不适应具体工作环境,学生难以掌握,难以形成职业技能。因此,应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去粗取精,根据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也就是“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确认――下订单”六个基本步骤,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而其他枝节性的、非主要的内容则融入到六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当中。

4.2 教学组织职业化

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一些真实的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教学内容,展开对比、分析的思考过程,从中去感悟真实的业务情景;另外,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展开教学过程。每个大组内再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岗位,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寻找合作机会――询盘――报盘”等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最终达到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目。

4.3 教学手段现代化

作为应该紧跟时代脉搏的高职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互联网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例如,在《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基于外贸实际工作情景的视频,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然后再以某一角色撰写英文外贸函电,这样比让学生单纯的写函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4.4 考核方式任务化

笔者认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考核方式的转变。因为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对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内容的质量的评价方式。《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结合外贸知识的应用型语言课程,考核应以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和完成外贸业务中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的评价依据,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在考核中,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一段有关外贸业务磋商的背景材料,然后让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函电类型,然后再根据要求撰写有关英文外贸函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考核结果时,应重点关注函电本身的功能性,也就是是否能够达到沟通业务的目的,而非单词拼写、语法、句法是否准确。

5 结语

《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沟通外贸业务的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丰富,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英文知识,同时要具有外贸业务的相关知识。另外,由于当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殊使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也是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引航灯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隋思忠,曾玲.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2]徐美荣.外贸英语函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基于IT类专业的研究[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4]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上一篇: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对中国经贸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从日本文学看日本文化的独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