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非言语行为交际的研究

时间:2022-06-16 11:45:57

跨文化视角下非言语行为交际的研究

【摘 要】我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很长,但大纲中关于非言语行为方面的描述却很少。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指出文化背景知识的存在极其重要性,但却仍然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如今,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英语尤其英语交际变得越发重要。本文将从总体上介绍交际及非语言交际,并通过对影响英语交际的因素的分析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交际 因素 文化

1 交际

交际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类行为的研究都与交际有关, 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一些学者认为交际是人类行为研究的核心,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交际只是人类行为研究的辅助手段。不管怎样,交际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方面。人类能和其他物种分离出来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类具备了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高层次的交际能力。

对交际的研究虽然从古代社会就已经开始了,但现在仍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现代交际技术,如电视,收音机,电话,卫星,电脑和其他通讯设备的发展和进步,交际的方式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和变化,不难发现,交际在当今社会乃至整个人类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非言语行为交际

在整个交际活动中,有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叫做非言语行为交际。对于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定义和概念没有任何争议,但它到底涵盖哪些方面却是研究人员一直研究讨论的内容,不管怎样,我们都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本文重点通过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功能,影响因素和表现方式介绍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 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功能

非言语行为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着多种不同的重要作用。非言语行为充当着如下几种功能。首先,非言语行为是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主要手段。第二,非言语行为充当着人际关系连接纽带,因为它对人际关系的变化非常敏感。第三,非言语行为负责管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第四,有些非言语行为对人们所隐藏的情绪有着暗示作用。第五,非言语行为可以传递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教学环境下的非言语行为常常给师生的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因非言语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 研究者建议教师要试着通过了解学生发出的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更好地把握学生传递的的非言语信息。学生有时会使用非言语行为提示教师的教学活动及内容。比如教师何时应该放慢速度,何时应该提高速度以此来调整教学方式,所以说,学生的非言语行为会直接影响教师的表达态度和互动行为。

4 影响非言语行为交际因素

不管是否注重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交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文化限制。文化不同,非言语行为交际方式也不同。非言语行为交际的形成和产生作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非言语行为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特点和属性,它直接或间解表达了社会每一成员和社会文化形成的特点。因此展现出不同的价值,文化形式,信仰以及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同样的行为被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接受,但却不被另一社会文化群体的人所接受和理解。大多数的非言语行为都源于特定文化,和文化紧密相关。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的文化群体有自己的非言语行为模式;不同文化下,同一意思可以由不同的非言语行为表达。第二,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要遵循一定规范,这些规范规定了在哪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非言语行为,告诉人们说话时距离对方多远合适,和别人交谈时什么时候应该移开目光,什么时候说话要大声,什么时候要温柔,什么时候应该调整语速等等。另外,这种规范告诉人们非语言行为可以接受的程度。 举个例子,在表达表达伤心这种情感时,在南地中海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总是很夸张,欧洲国家的人相对比较冷静,会表现出一点点伤心,而亚洲地区的人们则往往会用微笑来掩盖悲伤。第三,非言语行为有三种特性:任意性,特定性和共用性。任意性指的是非言语行为所要传达的某种意思是随意的而不是特定的。特定性指的是某种非言语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特定的群体具有特定的意义。共同性指对非言语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对一些人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不同文化下对这三种特性的描述也是不一样的。一种文化下的任意的非言语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会成为共有的非言语行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非言语行为的理解是不同的。

5 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

肢体语言是用来表达信息尤其情感的一种方式。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不喜欢某个人,很难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我们却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相反也是如此。 有些时候我们嘴上说“我很生气!”,但我们的肢体语言却明确地告诉对方“我并不生气!”这种“言行不一”的表现会让对方很迷惑。这就是所谓的双重信息,一种是语言传递的信息;一种是肢体语言传递的相反信息。肢体语言很难掩盖真实的情感,人们总是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肢体语言的情况下表达出真实情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更注重也更容易相信一个人通过肢体语言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因此,当一个人的语言和身体语言不一致的时候,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他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面部表情也可以用来和别人交流,很多戏剧中用不同的脸谱表现不同的性格。在京剧里,演员用浓妆展示不同的性格和态度。在现实生活里,在使用面部表情时,我们便成了不同的演员,因为我们已经戴上了不同的面具。交际中面部表情的重要性需要很好的建立起来,然而这种表情表现的文化内涵很难评价,有时一些通用的面部表情却有着相似的意思。

6 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跨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现象,探索跨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在教学实施中的可行性。在今后教学中用直观教学法向学生介绍非言语行为交际法的存在及重要性,通过非言语行为意识的练习,提高学生非言语行为技能。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很深入地了解文化差异,深入彻底地了解非语言行为,建议学生应该学习一些关于文化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邸爱英,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4.

[3]贾玉新.跨语言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晓清(1980―),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上一篇:郑州黄河湿地公园生态补水方案研究 下一篇:机库钢屋盖结构整体提升专项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