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蔬菜栽培增产又增收等

时间:2022-06-16 06:17:25

立体蔬菜栽培增产又增收等

立体蔬菜栽培增产又增收

津郊设施农业种植园区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潜能,积极研发蔬菜立体种植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增产,还实现了农民增收。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都市型农业设施园区核心区、第六埠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等已探索出100余种蔬菜立体种植模式,大部分新技术、新品种已在全镇菜农中推广应用,受到农民的欢迎。

作为天津市重要的菜篮子供应基地,西青区辛口镇充分利用设施农业优势,与中国农科院、天津农科院、唐山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依照蔬菜生长空间的交错性、生长时间的顺序性和生理的互补性,充分利用蔬菜生长茎秆以及蔬菜品种本身的高度、根系的深浅,对光照及温度的需求程度,合理搭配发展特色蔬菜、有机蔬菜、绿色蔬菜。该镇引进种植的以色列西红柿树高达3 m,生长面积约12 m2,生长期为两年半,每棵西红柿树可产西红柿8 000~10 000个。在西红柿树底下种植了绿色盆景西红柿,辣椒、甜菜等。引进的红薯树根长在水里,红薯结在空中,一棵能长50多kg红薯。为了更好的利用空间,红薯树下种植了有机盆景、紫皮长茄子、辣椒、苤蓝等各种新鲜蔬菜。在高大作物下面,很多低矮农作物如盆栽韭菜、盆栽草莓、中草药牛蒡、板蓝根等十几个品种安了家。广大菜农利用新技术种植的新品种667 m2效益都在8 000元以上。

吊秧有了活动式吊放器

为了充分利用棚室空间,不管是茄果类蔬菜,还是瓜类、豆类等蔬菜多采用吊秧(蔓)的栽培方式,即通过支架或吊绳将蔬菜植株“支”起来,让其保持直立生长态势,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可是,大家都知道,在蔬菜整个生长期内,需多次吊秧(蔓)、放(落)秧(蔓),劳动强度非常大,尤其是大棚黄瓜,盛瓜期几乎每隔三天就得落一次蔓。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贺超兴老师为大家推荐了一种活动式设施蔬菜植株吊放器。据贺老师介绍,该种吊放器由卷线器、吊钩、固秧头三部分组成。卷线器包括两个卷线轮轴和分别固定在其上的两个卷线轮,两个卷线轮轴与框架活动连接;两根吊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卷线轮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框架两端的穿线孔与吊钩固定连接,或与固秧头连接;卷线轮轴一端与“L”型的较长的一端活动连接;固秧头为长条形软片,两端有孔。

试验证明,这种吊放器可将吊绳与植株固定在一起,而且不伤植株,固定与解开容易,大大提高了设施蔬菜吊绳使用中的固定与松放效率,特别适用于黄瓜、番茄放秧以及西瓜、甜瓜的固定,实现了植株与吊绳的快速固定与无损解离。并且其可循环多次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比传统吊、放秧更容易),省工高效。

北京市昌平区建全国首家无障碍采摘观光园

时下正值隆冬季节,在昌平区小汤山君之雨生态园的暖棚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彩椒、紫甘蓝、水果苤蓝,五颜六色;草莓、火龙果、樱桃番茄,鲜嫩欲滴;特别是从牡丹之乡菏泽引种的贵妃牡丹,雍容华贵,煞是好看。再看看棚内设施,1 m宽的步道,铺上了平整的地砖,棚顶也要比一般的暖棚高出了1 m。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坐上轮椅可以在棚内自由活动,采摘自己爱吃的果蔬。据悉,君之雨生态园是我国第一家为残疾人开设的无障碍采摘观光园。

据采摘园经理谭亚军女士介绍,君之雨生态园投资100万元在园区内实施了无障碍工程,设置残疾人专用的停车位、卫生间,采摘区加宽了步道,安装了专用扶手,为残疾人提供一个无障碍的出入环境,使残疾人也能享受到正常人采摘的乐趣。

蔬菜水果食用菌“凭证入市”

近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会上获悉,继对27类食品及3类需检验检疫的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后,成都将对蔬菜、水果、食用菌3类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

从4月1日起,进入市场的这3类农产品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明。对于未取得检验证明或农民自产自销的这3类农产品,各大市场将划定专用销售区域,市场方将对其建档并进行快检。

重离子技术成功选育优良阿维菌素菌种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派奥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雪晶生化公司共同承担的科技支甘项目――“重离子束诱变阿维菌素菌种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经过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利用重离子束对阿维链霉菌素进行了辐照诱变,成功选育出了高效价优良菌种。

据了解,阿维菌素属新型抗生素,是一种用来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生物农药,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绿色食品的呼唤,生物农药在当前农药市场中倍受青睐。该项目实施以来,合作三方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利用重离子束对阿维链霉菌素进行了辐照诱变,成功选育出了高效价优良菌种;通过菌种分离、纯化、筛选及传代,基本掌握了阿维菌素的生长特性,较好地解决了菌种退化的问题;对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很好地解决了发酵过程中溶解氧不足的问题。2009年8月,阿维菌素中试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目前,经5 t罐试生产,发酵效价达到4 300μg/mL以上,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水平,为阿维菌素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上海番茄“申粉998”通过鉴定

近日,由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选育的设施专用番茄新品种“申粉998”通过了全国蔬菜新品种鉴定。

“申粉998”自2005-2007年先后参加了全国第七轮番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大果类型粉红番茄,幼果无绿果肩,中熟,果形为圆形,平均单果质量为200 g,大部分果实达到260 g,畸裂果率小于1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 %左右。田间表现高抗病毒病、抗叶霉病,总产量6 500 kg左右。该品种是所有参试品种中果实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商品果率最高的品种的之一,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目前该品种已经在上海、河北、辽宁、陕西、河南、山东等地试点示范推广。

100多名农民进大棚当“蔬菜钟点工”

1月14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的“钟点工”统一领到了蔬菜基地颁发的上岗证。

三十岗乡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在周边农村聘请了100多名农民进大棚当“蔬菜钟点工”,帮助菜农采摘蔬菜上市,“蔬菜钟点工”月收入超过1 000元。

据了解,2010年蔬菜价格高于往年,菜农就聘请“钟点工”从事农业生产,腾出时间自己搞销售。

上一篇:生物技术在黄瓜育种中的应用 下一篇:世界蔬菜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