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思想品德作业的新探索

时间:2022-06-16 03:33:57

对初中生思想品德作业的新探索

新课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突破了学科化倾向,将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知识进行有机地交融渗透,形成了一个新的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的结构体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课前预习作业、课堂总结作业、课后巩固作业和专题作业几个方面,对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1、课前预习作业。长久以来,人们对作业功能的认识仍停留在运用及巩固课堂知识的层面上。其实,预习作业的自学功能是不可低估的。预习作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熟悉教材内容。课前预习作业还能为老师提供“以学定教”的依据。在新课程改革下,有效教学已从“教好教材”转变为“用好教材”。而“用好教材”中的教材,既包括教科书的知识,也包括由学生在预习、自学过程中搜集的信息,以及学生在这一阶段所存在的疑问。所以,我布置的预习作业中,除了要求学生回答预先设置的一些问题外,还鼓励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九年级的学生就曾经在预习后提出“责任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吗”“计划生育与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根据他们的疑问,我增加了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辩论中释疑、明理。此外,我还尽量在课堂上使用由学生搜集回来的素材,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预习作业的评价不存在对与错,只是对学生是否完成作业、是否真实、搜集资料是否尽力、提问是否有深度等等进行常识评价,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形式。

2、课堂总结作业。课堂作业的时效性也是不可低估的。由于课堂教学最终还是要体现为知识点的学习,而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初中学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在随时指导学生掌握每堂课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整体地了解理论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将一个个孤立、零散的概念、原理通过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坚持要求学生完成好课堂总结作业一一堂上笔记,对每节课、每课书、每个单元、甚至是每个主题板块进行归纳。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达到了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堂上总结作业完成后一定要重视纠错、落实。由学生归纳的结构可能是各有不同,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师生在课堂上对这项作业共同进行评价、纠正,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结构图的填空、拼图等形式,实现对知识结构整体把握的目的。

3、课后巩固作业。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才会有求知的欲望,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挂钩,使他们能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选编时政材料,作为课堂讨论题或课后作业使用。这样既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政治辨别力,又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而且适切了中学生关心社会问题的特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评价作业中坚持以下原则:重视评价作业完成过程的思维方法,而不是结果的优、良、及格;重视评价作业的思考角度、新颖独特,而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对优秀的课后巩固作业,安排学生在课堂宣读或投影,供大家鉴赏,树立榜样。

4、小组专题作业。专题作业是指针对特定课题,学生通过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意见观点。这类作业的完成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适宜于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学习小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网页查询等,以小评论、时事笔记、调查心得、一段辩词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这种作业,既培养了学生判断、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还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当然专题作业不宜太多,一般一个单元3次。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中,试着提出了有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在18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8世纪之后一大批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发现或发明却产生于欧洲,中国为什么明显落后了?当然,这个问题不可能要求初中年级学生有完整的答案,但学生提出的答案中,除了传统的“明朝、清朝实施海禁制度”等答案外,还有“清朝满族统治者是游牧民族出身,不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中国‘李鬼’太多,不重视知识产权,发明成本太高”,“中国交通不发达、运输成本太高、满足于自给自足,无法孕育出市场经济”等答案。教师对专题作业并不要求学生有统一的或完整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研究分析能力,侧重评价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团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有些问题学生有研究的兴趣,也可以更进一步深入探讨,激发学习热情。例如随着以上问题,还提出世界著名的古文明还有那些、它们的发展状况怎么样等等。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好新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处理好教材内容,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所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努力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和“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上一篇:培养物理应用意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下一篇:化学实验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