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时间:2022-06-16 12:29:26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摘要: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因此,研究和探讨课堂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尝试着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便为教育者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措施;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47-01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从这里可以看出动手实践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同桌合作

合作学习既是学习方式改良,同时又使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将具有深刻、长远、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部分学生都是以两人一组的形式坐的,所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多多创造同桌合作的机会。如:一年级小朋友拿东西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我在请学生翻书时会加一句;“请翻的快的小朋友帮帮你的同桌。”这是向学生渗透同桌可以合作、可以互相帮忙的第一步。又如在教学7的组成时,请学生动手把7个圆分成两堆你有几种分法?一年级的小朋友往往有这样一个现象,习惯把自己的意见和同桌说说。利用这一现象提醒他们分时可以一人分一人做记录。再比如设计同桌互拿卡片游戏 、互拿手指游戏,两个人拿出的卡片数或手指数合起来要是8等。

二、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数学课中可以设计各种实践活动。如在复习整理1到10的基数和序数的知识时,请10名同学上台排队报数,边活动边思考:看着这一排同学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从各个方面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生1:我发现从左往右看他们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的;生2:我发现女生有4个,男生有6个,和起来是10个;生3:我发现小明最高、小红最低、小立站在左边第一个。又请学生找从左往右数第10个是谁等问题,有机整合数学课和体育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整理过程;另外如让学生进行在小组内互相比身高的活动来学会比高矮的方法;扔球游戏请学生记一记每次扔进的球和没扔进的球各有几个,初步接触统计知识,在游戏前也可先请学生猜猜游戏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初步学会估计等。

三、优化学具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第二要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的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第三要根据学具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在利用学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大胆动手

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他们积极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而且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对于实践操作成功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能力差的或有失误的学生也应肯定其敢于动手操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大胆动手的习惯。

五、建立激励机制

根据《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寻找多种渠道,激励学生快乐学习,寻找到真正学习的乐趣。为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着想,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持久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动手实践。如学习一年级找规律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设计各种各样的图画,然后评出“小小设计师”;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以后,可以开展“剪一剪”的小制作设计活动评出“心灵手巧之星”等,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六、实践方法恰当、过程有序

动手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拾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动手操作的顺序进行的,动手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反映了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果动手操作的程序混乱,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主要是运用“凑十法”来计算的。教师要进行有序的实物演示,让学生模仿老师动手操作进行“凑十”,然后让学生想动手操作的过程。再如: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先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推导梯形的面积也要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老师如果演示得当,学生就很容易的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拼摆,很清楚地就能看出来,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各环节中,都应注重渗透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开展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的条件,使他们在活动中开拓思维,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 ,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应用价值,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上一篇:浅议幼儿学习过程中想象力的表现 下一篇:中学地理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