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信息化 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时间:2022-06-14 11:25:37

推进农业信息化 加速现代农业发展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农业,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业,加速信息化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江苏的农业信息化在推进“四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江苏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近年来,江苏省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渐显现。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坚持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大力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增强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全力打造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根据“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省农委建设了江苏农业网、江苏为农服务网、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12316”惠农短信平台、《农家致富》手机报、《走进新农村》电视栏目等。二是大力推进市、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全省已有61个县(市、区)建成“四电”(电视、电台、电话、电脑网站)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有40个市、县建设开通了“12316”惠农短信发送平台,“12316”热线电话服务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三是结合“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大力推进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省近2000个村安装了触摸屏信息服务终端,较好地解决了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技术应用逐步深入。加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有力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在畜禽养殖领域,我省一批规模养殖场建立了视频监视系统,其中一些还建立了环境因子及生产操作环节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减少劳动用工30%左右,同时,有效提升了疫病防控水平;在园艺生产领域,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程度不同的智能温室,实时监测调控环境因子,产量和效益提高10%以上;在水产养殖领域,主要推广应用以调控水体溶解氧为主要目标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了水产品规格和产量;在大田种植领域,积极发展“精确农业”,对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大面积开展数字化设计、信息化感知实验,实现作物栽培管理的定量化与精确化,减少农药、化肥等农资投入10%以上。

电子政务全国领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为农管理方式,是新形势下农业部门履行行政管理、强化市场监管、提高农业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不断强化农业网站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投诉举报、在线交互等功能。江苏农业网在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农业网站综合绩效测评中,连续多年名列一、二名。建设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过程数字化、流程标准化、处理网络化、结果公开化;积极推进业务工作网络化,县域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20多个省份推广应用。省农委农业财政项目管理系统得到农业部肯定,50多个县(市、区)推广应用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土地流转管理软件,农经信息化全国领先;积极推进农产品标识化,加快农产品监管平台建设,引导支持批发市场交易信息数字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领跑全国。

电子商务蓬勃开展。充分利用网络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成本低、传播快、范围广的优势,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技能培训,增强广大农民网络营销意识,提高网络营销水平;各地大力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农业市场主体上网农产品供求信息;在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店,组织农产品上网营销;建设70多个农业特色网站,并与省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结成网站联盟,扩大农产品网上宣传范围和效果。农产品上网营销氛围日浓,据初步统计,2012年,全省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120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成效显著。

二、江苏农业信息化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目前,江苏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构建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江苏人多地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这为江苏农业信息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农业信息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业信息化专门及相关文件,并安排了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更为重要的是,我省还把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乡镇或区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率列为农业基本现代化监测指标。2013年,又将农业信息化列为省委“一号文件”、省政府农业现代化工程十项行动计划重要内容,把农业信息化摆上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较快,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较大,农民市场意识较强,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农业、利用各类信息指导生产经营的意愿较为强烈。江苏初步建立了一套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了一支农业信息化工作队伍,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江苏的农业信息化发展。

与党中央提出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相比,江苏的农业信息化还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农业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尚未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把农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发展规划,纳入工作考核,项目运行机制不健全,人员力量保障不到位。二是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由于回报率低、回报期长等原因,进入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社会资本不多,农业信息化财政资金投入较少,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三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信息传感、智能化决策支持、自动化控制等装备应用较少。新型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不足,还不能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四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对信息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利用力度不大。缺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条块分割、各行其道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五是农业信息化人才紧缺。农业待遇偏低,较难吸引、留住信息化人才。农业系统、农业经营主体中既懂信息化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较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和问题,增强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责任感、紧迫感,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克服困难,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建设的促进作用,让信息化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根据中央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农业信息化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客观分析和研判农业信息化形势,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借鉴国际国内农业信息化先进经验和做法,抓住农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机遇,以生产智能化、营销网络化、管理高效透明、服务便捷灵活为目标,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典型示范和资源共享,将农业信息化建设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效益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省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200亿元,网上培训人次占全部培训人次的50%以上,惠农短信用户达300万户。到2017年,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97%,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占30%以上,基本建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化。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应加大工作力度,着重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国际通行的有效做法,要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格局,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需求拉动、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农业信息化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形成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应用的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作投入制度、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信息资源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制度、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绩效测评,保障农业信息化各项工作得到落实。

提升应用效能。推进农业信息化,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提高农业部门行政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以解决、满足现代农业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重点要以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科技示范园、龙头企业等为载体,加强地理信息、遥感、自动控制、智能农业机械等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大力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建设信息化平台。加强农业网站建设,不断完善网站功能,加大农业生产经营动态、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等实用信息力度,将其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集散中心和重要推广阵地;加强“12316”服务热线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增加视频功能,强化专家与农民电话直接交流服务;加强“12316”等惠农短信平台、《农家致富》手机报运行维护管理,大力发展农村用户,加速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步伐,大幅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

开发信息资源。加强涉农信息资源统筹规划,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息采集、加工分析、共享整合与应用服务机制,加快土地、森林、水域、农田水利、气象等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开发农产品价格、市场流通、农资生产流通、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信息资源,完善粮食、瓜果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库。重点加强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资源建设,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宣传培训。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业信息化精神,培育农业信息化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通过新闻报道、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大力宣传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展示农业信息化助农惠农成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农业信息服务人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成员、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的信息化知识、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等培训,造就一支既懂信息化又懂农业的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服务队伍,保障农业信息化快速顺利推进。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一篇:适应转型发展 全面提升南京区域人口素质 下一篇:Anya Hindmarch手袋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