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精品农业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2-07-27 10:13:20

大力发展精品农业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嘉善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着力打造“产业布局区域化、产品生产标准化、产业经营集群化、农业环境生态化、农业保障体系化”的现代精品农业体系,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致力于产业布局区域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两区”建设的部署,我们以发展精品农业为主题,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主阵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2009年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的若干意见》、《关于开展“五三零”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并把发展精品农业列入对各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初下达任务,年中检查落实,年终考核奖励,为发展精品农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科学合理规划。我们编制了“458”精品农业发展五年规划(2010-2014年),大力提升我县白(食用菌)、绿(蔬菜)、蓝(淡水养殖)、彩(花卉)“四色”产业带发展水平,建设千亩精品花卉、万亩精品水果、万亩精品水产、万亩精品瓜菜和千万平方尺精品食用菌“五大精品农业产业区”及80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县一级成为省级蔬菜和食用菌强县,5个镇(街道)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三是突出建设重点。粮食生产稳定在18.29万吨,同时做优、做大、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集中力量建设和培育30个粮食生产功能示范区、30个现代农业园区、30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0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全县已累计完成投资5558万元,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已建成精品农业示范点48个,同比面上增效19.5%。发展精品农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了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2010年农业总产值42.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83元,近五年来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7%和12.8%,其中去年农民收入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为2646元,占比18.4%。

致力于产品生产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把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作为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标准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建立工作机制,推进质量安全转型升级。一是注重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无标立标”的原则,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农业标准体系,使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有标准可依。全县制定各类农业标准37类77项,农产品企业标准15类26项,其中双孢蘑菇、厚皮甜瓜标准成为省级标准。二是注重农业标准化生产。我们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示范户等引导和带动农户实施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到户,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面。全县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1个,实施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建设项目10项,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8万亩,占总面积的83%。其中精品示范点的农产品生产实现全程标准化,农产品全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三是注重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机制‘,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制,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强化农产品认证机制。全县农业投入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9.8%,2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全县通过认证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8个,面积15万亩。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4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8个。

致力于产业经营集群化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

我们围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经营方式转型升级。一是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县已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性合作社6家、持证农产品经纪人1377人,加入合作社农民6560人,带动农民5,7万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联结生产基地面积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3%,农产品加工量占全县农产品总量的25%。二是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实施农业接轨上海战略,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市场主体的合作,设立农产品销售窗口,开展农产品供沪推介,建立农产品供沪配套基地。全县依托优势农产品基地建立起8个产地市场、2家与沪合作的配送中心、6个在沪销售窗口和5万亩供沪农产品基地。2010年全县供沪农产品38万吨,销售额23.8亿元。三是实施农产品“双品牌”战略。打造“嘉善农业精品”区域品牌,注册“银加善”集体商标,推进品牌资源整合,对县域内同一农产品采用同一品牌,努力做响“区域品牌+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县已培育浙江名牌产品9个、著名商标3个,55个农产品获得部级名优农产品称号,48个农产品获得省级名优称号。

致力于农业环境生态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坚持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推进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已完成1495家规模养猪场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沼气建设工程,已建设沼气池4.67万立方米;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推广有机肥20万亩,实施病虫害无害化防治22万亩。二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注重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蘑菇生产废料100%再利用,全部用于新增的1500亩大棚芦笋种植。三是加强平原绿化造林。突出绿色家园和绿化创建两大环节,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大力开展绿化造林,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目前,我县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1.19%、绿地率36.26%,先后获得省级、部级“园林县城”称号,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22个。

致力于农业保障体系化,推进管理服务上台阶

我们在落实各级支农惠民政策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为发展精品农业构筑完备的保障体系,推进管理服务上新的台阶。一是健全财政保障体系。县财政不断加大对发展精品农业的投入力度,2010年全县财政安排支农资金1.56亿元,其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4148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1878万元、支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1596万元。二是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以完善“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培育科技示范户、推广高效生产模式和种子种苗优化为重点,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全县建立县、镇(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10个、村农业公共服务站10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5个,培育省级农业科技示范户29户,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高效粮经型模式25万亩,建立优质种子种苗基地2.2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三是建立土地流转体系。建立县、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精品农业。2010年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2万亩。

上一篇:开拓创新 建设生态富裕新农村 下一篇:德清县“四措并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