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选修课程的几点尝试

时间:2022-06-14 08:58:49

实施选修课程的几点尝试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对中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为当下高中语文注入了一泓清水。

在选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模块内容的丰盈饱满与模块学习时间短暂的矛盾,模块对象(文体体裁)相对单一与中学生活泼好奇的个性之间的矛盾,模块所涉及知识的鲜活前沿与老师专业素养之间的矛盾。寻找这样一些矛盾的解决方法,在其过程中能感受到选修课程独特魅力。

专题推进的教学模式。对选修模块做“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考虑教材的内容,在专题的引导下,打破单篇文本之间的界限甚至单元界限,以教观点、教方法为重点,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去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尽量将这课程目标明晰化、具体化。

对单元做“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既考虑教材的内容,也照顾到学生的层次。《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专题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可确定研究方法和角度是:通解语言,领悟作品;提要钩玄,把握层次;结合诵读,体会探求。首先自读“赏析指导”,了解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和“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并以《六国论》为例,学习体会“提要钩玄,把握层次;结合诵读,体会探求”的鉴赏方法。其次通解《伶官传序》《祭十二郎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文字,读懂作品。再次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例如,作者生平、评析文章、相关作品等,学生分组选择某篇文章,用“提要钩玄,把握层次;结合诵读,体会探求”的方法做深入解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材料,列出解读作品的写作提纲。最后交流学生完成的解读作品的文章。组织学生共同评析文章,从写作的内容和技巧两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在交流、评析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的专题设计,尊重了教材的意志,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相关的文本做“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打破单元界限,达成教学目标。《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中有一篇小说《在桥边》,这是一篇情节简单但主题深刻的小说。我们知道,关于“人的精神不可被物化”这一永恒主题的形象表达和模糊处理,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终极追问等,都是学生自主阅读不能完成的,而这些问题又是第三单元“主题”能够解决的。语文就是要教会学生“未知”的知识,因此,将《在桥边》并入第三单元,在“主题”这一专题下去解读《在桥边》,既让“主题”这一专题更加丰满,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专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施问题,还在一定意义上把高中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各具特色的教学策略。不同有模块其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各有不同,因此,从课程标准出发,以课程目标为目标,各模块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充分尊重本课程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并举,突出学生积累与教师点拨,让学生在分步中完成文言文知识与能力的建构。第一步,重视课前预习,扫清语音障碍,熟读成诵。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倾向,把握主题。第三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翻译全文,对于文中不能理解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做上记号。第四步,汇总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并确认“真问题”。第五步,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所提问题,对文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回应所在单元的单元要求。第六步,学生背诵文章中的重点文段。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分步达标,满足了“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不懂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真正体现语文教师的职能。

对《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文学素养”,学习方法是“感悟探究”的要求,大气地重组文本,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欣赏。对诗歌之部的五个单元25首诗,打破单元界线,学生自主鉴赏,分①总览目标,朗读课文,吟咏美,②抒写新诗鉴赏微博,品味美,③小组展示,秀出才情,交流美,④师生对话,共同成长,提升美,⑤观摩学习,内化诗情,升华美,⑥评价反馈,收获喜悦,评价美。这样六个环节分步完成了阅读、鉴赏、创作、交流、评价、提升等教学三维目标。对散文之部,首先,以知识短文为“用件”,学生通读自学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短文,获得粗浅的散文知识,学生主要是“用”这5篇知识短文里的东西。其次,以《合欢树》一文为“例文”,师生共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为散文的“形与神”“情与理”“小与大”“虚与实”“疏与密”这些散文知识的添补提供了经验性的感知。再次,将5个单元的部分文本——主要是每单元的前两篇——作为“样本”处置,学生主要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不同类型的“样本”,生产着不同的课程内容;不同学情的学生,必定要求教学内容作相应的调整。这样在教师和方法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让学习的过程如愉快的旅行,美景应接不暇。

对于《外国小说欣赏》,基于本课程以“欣赏”为基本定位、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的特点,采取让学生自主欣赏的方法。学生自主熟悉课文,以读小说自选角度写读书笔记的方式,呈现初读文本的成果。教师根据模块教学的要求,明确一个话题,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以“理一理,找一找,议一议,点一点,练一练”的模式,把鉴赏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在交流与探讨中获得学生满意的答案。特别是在“练一练”这一环节,学生能展现极强的创造性。比如,第一单元的话题是“叙述角度”,练一练就设计为“用有限视角的‘我’或‘老人’这两个叙述者分别再写名作《桥边的老人》”。当学生发现自己再写的作品与名作家的名作品相比,别有一番滋味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大增,外国小说欣赏的课堂也引入了一股活水。

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有创意地组织多种形式多种范围的语文活动,寓语文学习于各项活动之中,让选修课程的学习快乐高效。

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开展全校范围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国学知识竞赛的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以“浩瀚之气,至大至刚”为主题,让我们的诵读之音响遏行云,让我们的浩瀚之气直冲云霄。国学知识竞赛从内容上涵盖五千年的文学文化现象,面广丰富,是一次愉快的中华文化之旅。同时,以班级为单位的个性化活动异彩纷呈,有的班级是“诵明月之诗”,有的班级是成语典故串烧,有的班级是课本剧穿越古今,有的班级是微博荟萃。

结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开展新诗的朗诵和创作的活动。整个活动,既有借助中央电视台新年诗会视频的观摩与学习,更有学生在小组、在班级、在学校这样不同范围的朗诵会上的才情展示,既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又展示优秀者风采。而新诗的创作则巧妙地举重若轻,不冠以新诗创作之说,只是在诵读欣赏诗歌之时,“友情”地提示:读诗可以以诗评诗、以诗悟诗。这样淡淡的一句话,化解了学生对“创作”二字的敬畏感,青春的诗情得以自然流露。现代散文学习过程中,加大美文阅读量,学生根据师生共同选择的阅读范围,自主地选择篇目,然后以摘抄和感悟的形式呈现,并在合适的时间在班级内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进行交流展示,共享阅读的快乐。

“选修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它为语文活动的适时介入提供了多种契机和可能。

选修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必需,它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上,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创造性地努力。它或许是个难点,但它一定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上一篇:语文课堂合作探究之失 下一篇:由《苏州园林》看说明文的情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