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

时间:2022-06-14 05:12:30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

[摘要]“同课异构”是一种新型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建高效课堂而提出的教研模式。它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主张形成师生间多维度、多途径的教学交往活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同课异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46-03

[作者简介]罗春玲(1981―),女,广西来宾市人,硕士,广西来宾实验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广西普通高中改革高中语文学科专家组成员。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语文课堂案例分析是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笔者以“一人一课多教”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为,王熙凤和林黛玉的肖像对比分析,教学的对象为笔者所在学校高一年级学生。

一、传统的“讲读”教学方法

(一)教学对象及其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普通班学生。学生学习底子薄,基础差,课外阅读量少,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有厌学现象。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过程简述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笔者发现该班学生平时阅读量很少,除了看过《西游记》这本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的小说外,对其他几部经典名著特别是对《红楼梦》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即便接触过这部作品的学生,也因为小说篇幅长,文字晦涩而选择了放弃。另外,该班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不喜欢回答教师的问题。对于不感兴趣的人和事,在情绪上显得相当叛逆和消极。笔者根据普通班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及学习情绪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郑桂华在《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一书中提到,只有当学生不明白的时候,讲授才是最有效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专门针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又超越了他们的认知范围,他们想解决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紧扣教材,适当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注重鼓励,尊重学生的观点。笔者首先以“你是否看过87版《红楼梦》的电视剧”作为导入,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当问到“为什么要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语言,如“耍大牌”“装神秘”“摆谱”等,对此,笔者并没有予以否定,而是表扬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受到鼓励,学习的情绪就来了。另外,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些问题,如“王熙凤算是一个美女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林黛玉”“你如何看待生活中那些穿着大红大绿的人”,这些都是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在不断的启发和引导中学生逐步接近教学主题。笔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王熙凤和林黛玉二人的肖像分析上,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比较轻松,师生关系很和谐。

(四)教学反思

课后,笔者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对该班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教师这种上课的方式。共有47名学生参与调查,这些学生都投了赞同票。理由是:教师的讲解细致、生动、清晰;教师边讲边问,不容易分散注意力,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因为一直比较喜欢这个教师,所以喜欢她的课;不想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用做什么费心思的事,所以喜欢听教师讲。

通过学生的反馈,明确了本课的成功之处,表现在:

1.笔者通过细致、全面、清晰的“讲”,使学生对文本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状态上表现出不排斥,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没有出现不良的学习行为,这堂课是有效的。

2.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启发和引导,对学生予以鼓励,尊重学生的想法。对教学适当降低难度,抓住主要问题,有的放矢,不事无巨细地“满堂灌”。

3.笔者与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本身就是知识库与资源库,如果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取而用之,收获也是巨大的。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尊重、信任、鼓励必不可少,时常对他们予以表扬,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增加其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

二、问题讨论法

(一)教学对象及其情况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尖子班学生。他们基础较好,学业成绩比较突出,有一定的阅读量,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喜欢讨论与交流。

(二)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简述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笔者发现该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大部分学生都看过四大名著中的一部或两部。问及是否看过《红楼梦》时,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对其比较感兴趣,在初中时就认真阅读过,对作品中的相关人物和情节比较了解。其余学生都是因为觉得《红楼梦》无趣而放弃继续阅读。笔者通过课前预设问题,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再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问题如下:

1.为何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

2.王熙凤初见林黛玉,为何表现得如此放诞无礼?

3.透过王熙凤的肖像(头饰、服装、眉目)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初见林黛玉,从王熙凤的言谈举止中,看出她怎样的内心世界?

5.林黛玉的肖像(眉目、神态、风韵)有什么特点?

6.对林黛玉肖像的描绘为何不似写王熙凤那样极力铺陈渲染,而只是简单勾勒?

笔者在课前预设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先自学。其实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但要求学生在堂上展示他们的自学成果时,学生表现得不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比较少,甚至还出现了对文本的误读,如“林黛玉在王熙凤的心中不是很重要”“王熙凤很做作、轻浮”等,这些都是不熟悉文本,妄作评价的具体表现。当问及第一个问题“为何将王熙凤的出场安排在林黛玉见了众女眷之后”,学生就把教辅资料上那些程式化、书面化很强的语言搬了下来。过分依赖教辅书,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以致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答案很空很泛。当问及第二、三个问题“王熙凤初见黛玉,为何表现得如此放诞无礼”“透过王熙凤的肖像(头饰、服装、眉目)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时,学生陷入沉默,课堂出现较长时间的冷场,笔者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时,如“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为什么表现得同别人不一样,她到底是什么用意?”学生的回答是“王熙凤善于察言观色,逢迎贾母”。回答依然是对文本最表面意思的概括,根本没有触及到最本质的东西。王熙凤为什么察言观色?为什么逢迎贾母?学生不清楚要从这个角度来答。还有问到“从王熙凤的眉眼看出她怎样的性格”时,学生的回答还是仅仅停留在对字面的理解上――“比较凶”,但是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写“王熙凤的凶”,学生无从回答。必须得经过教师的多次引导,集合众人的智慧,才能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所以,堂上讨论的环节进行得并不顺畅,而且一大半时间都得依靠教师。

(四)教学反思

笔者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发现这节讨论课其实上得并不成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科学的预设,就没有全新的生成。笔者在课前预设的几个问题,只是针对文本中的某个片段和内容,是单维度的,不够灵活也不够开放,预设的弹性很小。学生在没有对文本进行认真解读的基础上,只是片面地想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这实际上已经是把学生的生成空间给局限住了。教学中的生成源于预设,具有弹性的预设才能使生成更有方向和成效。

2.将文本“孤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学生在预习时,主要依据笔者预设的几个问题,学生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搜集相关材料,手头上就只有教材和教辅资料。学生自身没有太多积累,课前又没有充分的准备,匆匆预习一下就要展开讨论,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讨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只是为讨论而讨论,忽略了课前更为重要的储备知识的过程。没有对学生搜集资料做具体指导,没有将文本内容做适当拓宽。学生的视野狭小,手头上的材料又不够丰富,在课堂上自然无话可说。

通过两次对《林黛玉进贾府》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比较,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在动态的过程中调整教学行为方式可以达成最佳的课堂效果。“同课异构”的实施,实际上是一种连续、有序、动态的过程。课堂新的生成实际也都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前一教学行为产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下一教学行为的再实施。教师就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多向、循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教条、死板、沉闷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师本人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灵活应对可能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不利因素,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 陈玉秋.思维学与语文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彦福.聚焦课堂教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3] 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 娄华英.我们的课堂: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教学改进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李允.“同课”缘何“异构”――“同课异构”的理据分析[J].中国教师,2009(8).

上一篇:大空间 真探究 下一篇:浅谈利用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