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院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时间:2022-06-14 03:41:53

艺术职院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通过给课文配插图,进行配乐朗诵,以及编课本剧等艺术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提高想象力和鉴赏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同时也为艺术教育开辟更新、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艺术渗透 语文 研究 实践

语文教学中艺术教育的渗透是指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艺术种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内在潜力得到开发。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和情感。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较之其它学科,更具明显优势。

一、艺术如何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认识到艺术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音乐、戏剧、影视、舞蹈等艺术教育都可以渗透到语文教育之中。将学生的语文教学渗透更多专业教育内容,更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体味到语文之美,学习之乐。

1、美术的渗透

美术长于具体描绘,塑造和刻画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物或情景,把它们在二维或三维空间里表现出来,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那教师可以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利用图文并茂的特点进行教学;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结合语言文字,给课文配插图。

例如我给学生上《纪念刘和珍君》一文,讲到鲁迅先生述及刘和珍君外貌时,只是反复强调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我问:先生笔下的刘和珍君到底是什么模样?先生强调其形象特点有何深意?此问一出,班上20几位美术生不约而同拿出纸笔,刷刷几下勾出心目中刘和珍的形象。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通过想象在画面上“复制”的刘和珍也各具风采,有几幅确实到了酷肖刘和珍遗照的程度,经同学们传看评选,才推出其中一幅为全班“代表作”:画中的刘和珍留着齐耳短发,穿中式斜襟女学生装,面含微笑,温柔漂亮而不失洒脱干练,善良沉稳中透出坚毅果敢。这篇课文中,鲁迅先生为这样一位优秀青年无端遇害而出离愤怒的情感波涛,正是在前文肖像描写的铺垫后一泻而出,凝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惊雷。睹画忆人,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这种运笔行文的技巧了。

以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给课本配插图,学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受到课文内在美的教育。

从学习语言文字的角度而言,给课文配插图,是让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可视形象。比如,可要求学生把古典诗歌中描写的山、水、人、物,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条、色块等表现出来。这不但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还能融绘画艺术与语文教学于一体,把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巧妙结合,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符合直观教学的原则和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规律。

2、音乐的渗透

音乐艺术虽然是以旋律、节奏、力度、音色等各种要素构成,却不能形成具有直观性的形体,它没有稳固的物质外壳,因而不能像美术作品那样可以脱离主体而独立存在。它需要主体的参与表现才能尽情地发挥作用。高职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所占比例较大,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家佳作。都应配乐朗读是在学习优美的诗歌、散文时常用的方法。

一次,点评朱自清的精典名作《荷塘月色》,学生对“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理解不能到位,我正思索用合适的语言来略加描述,一位音乐生自告奋勇,跑回寝室拿来古筝,当场献奏一曲。琴声悠悠,清音袅袅,如怒如诉中,我们已朦胧看到那位不甘灵魂扭曲而又无可奈何的诗人痛苦的身影。至此,学生已进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一切语言都成为多余。

在语文中引进音乐,是符合心理学中的暗示原理,使音乐成为课文内容的一部分,使音乐、语言文字、感情等多种因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轻声跟读。他们在吟诵、体验、品味、欣赏,他们摇头晃脑,全身心都起来了。这样,学习真正成了一种智力活动、精神活动,成了一种艺术的享受,成了一种创造。它超脱于一般的语文教学,融文学、音乐于一体,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戏剧表演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排演“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根据课文情节,对人物性格、品质的分析,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再模仿人物神态、语言、动作排成剧本,表演出来,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进入课文内容的理解之中,这比单纯由教师讲解活泼了许多。

通过表演,不仅使课文富于立体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直接参与,亲身体会。学生随着表演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变化,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感受到了各种情感对心灵的撞击。通过表演,把紧张的学习与轻松的娱乐融为一体,把厌烦的心理转化为高兴而积极的心情。

4、影视艺术的渗透

影视艺术是一种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综合性艺术。它涉及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综合性艺术。

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影视艺术,能使语文教学过程获得极大的张力。比如,在教学《宝玉挨打》、《窦娥冤》时,让学生观看配套的录像片,学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体验美术的造型表现力(光线、色彩、构图)、感受音乐的魅力(录像中的背景音乐)、体味人物的魅力。可以说,影视艺术能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艺术熏陶。

二、艺术渗透于语文教育的原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坚持科学性、启发性、目的性等有效原则外,还必须坚持以下的艺术教育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充分重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必须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个性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自尊态度,并能自主地提高语文学习的认知水平。

2、活动性原则

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可以把故事的情节变成艺术活动,进行艺术再创造。

3、协同性原则

要把语文学习与艺术训练两者一起抓,密切联系,共同促进。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艺术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发展性原则

把教学与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艺术技能在统一、交织之中得到发展。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艺术渗透于语文教育的具体实践之一――“青春诗会”

每年5月,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院推出一台集朗诵、表演、音乐、舞美艺术于一体的文化节目 ――“青春诗会”。“青春诗会”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经验:

诗会活动以审美为核心,把文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 。“青春诗会”从内容构成来看,它集朗诵、表演、音乐、舞美多元素于一体,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向观众传递的是富于感染力、冲击力的优美声音,使观众尽享文学语言魅力时,达到倾听、观赏、理解、融情等多重功能综合互动的效果,声情并茂的朗诵、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我们带入了真正的诗的世界。诗牵引着人的心灵,人吟诵着诗的生命。诗词轻轻拨响青年学生心灵诗的琴弦,将化为同学们心灵原野上的阵阵春风,涤净侵袭来的尘埃,为大家坚守住一片清洁的精神空间。通过对诗词朗诵表演与语言艺术的欣赏,同学们的情操和艺术审美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受到陶冶与锻炼。从形式上看,诗会通过背景、灯光、书画、装置等舞美艺术,用现场形式重塑诗的外部形象,而音乐、舞蹈、影象等艺术元素与诗歌的巧妙融合,更是让诗会充满了美感。

“青春诗会”是文学的盛宴,最好的文学课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青春诗会”给我们的经验是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成一场文学的盛宴,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

四、艺术渗透于语文教育的具体实践之二―― 让学生表演戏剧中职第三册教材戏剧单元有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关汉卿的《窦娥冤》、老舍的《茶馆》等四篇课文。对戏剧系、音乐系的学生,我设计了“读、演、评、创”戏剧教学模式。教学进程分四步 :

第一步:解读戏剧。教师“导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读全单元四篇戏剧作品,结合注释掌握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知识等;理解作品的内容、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等;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补充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研读课文的结果。课内“导读”用1-2课时完成,其余在课余时间完成。

第二步:表演戏剧。即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班内自然行政组分为宜),各指定一篇课文作为表演的剧本,自己选定导演、演员,自分角色进行排练,自定服装道具,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表演,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课余,学生用一天左右的时间准备,然后在全班进行表演。每个小组的同学,除各自准备自己的演出外,还要做好对其他三个小组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的准备。教师随时进行“导演”,解决学生表演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步课内用两个课时,一课时“演”、“评”两个小组。如学生强烈要求,也可再增加两个或四个课时,让学生尽情地表演,过足戏瘾。

第三步:评价表演。要求在每一个小组表演完后,其他三个小组同学针对这一组同学的表演,进行“随心所欲”的评价:怎么看就怎么说,方方面面,不受限制。允许同学相互争论,也允许表演组同学进行反驳,只看意见合理与否,不统一看法,学生的评价相互启发,可使他们进一步去挖掘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了使评价有指向性,教师宜作以下一些“导评”,

第四步:创作戏剧。学生表演完后,意犹未尽,兴致颇高,这时作两方面的引导。一是进一步“导演”,引导那些有表演天赋、创作欲望的同学继续排演戏剧,使演出更上一层楼;一是“导创”,在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对那些有写作天赋和才能的同学,适当的加以引导,教给他们基本的戏剧创作知识和技能,他们就能创作出一些新的戏剧作品,使这一教学活动的作用进一步扩大。这一步不要求人人都做,只针对那些有创作愿望和才能的同学,给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达到因材施教之目的。这一步属于发展目标的要求,时间不限,全在课外时间完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训练语言,产生语感,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就是艺术教育的功能。当然,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表达能力。所以,我们还要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这也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开辟更新、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上一篇:音乐教学评价的“do\re\mi\fa\so” 下一篇:植于民间 兴于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