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时间:2022-06-14 02:55:34

新课改下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摘要: 本文就新教材与落后的农村英语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旨在能确实提高农村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农村高中英语教学 教材 困难 改善 投资

新课改精神深入广大中学,教材出版机构适时推出了反映这一教育大改革趋势的中学英语教材。我市立足于自身实际,紧扣课改脉搏,采用了英语新版教材,高一学生从2006年秋天开始使用北师大版的英语必修教材,教师们都在探索这套新教材的新教法。经过了两年的实践,课程改革确实给我们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农村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作为长期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想就此谈点自己肤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教材方面

英语教材问题是当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最主要困难。A.词汇量。由于本教材的词汇量太大,而广大的农村学生基础又较差,所以学起来很吃力,特别是现在高二的这届学生,初中还没进行课改,高一就使用课改的教材,导致他们高中跟初中的链接断开了。B.口语方面。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认为要教好这套教材首先是对教师们的一个挑战,它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尤其是口语的表达能力要求很强。教师们必须能用娴熟的英语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另外教师必须具有较广博的知识,能对现代科学、现实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当今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有所了解,否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不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大部分的农村高中英语教师的水平达不到这种教学的要求,不能用流利的英语授课,长期生活在农村,知识面也不是很广,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C.跨文化交际问题。这个教材的跨文化意识很浓,需要学生们通过语言作为载体来学习别国的文化,并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外国,这就要鼓励学生们上网找资料和积极参与制作课件,但基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的中国农村学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这样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这些话题和题材的理解,只能半生不熟。D.听力问题。该教材里提供的听力材料很多,题材很广,语速比较接近正常的讲话语速,训练要求不单是理解文章大意,而且要写出所缺的单词。这些练习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很有好处。但材料中有较多的新单词,因此对农村学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甚至反复几遍,学生们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

二、教师方面

一是观念旧。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能力,强调英语教学应具备有活动性、探究性、互动性与开放性。然而,对农村教师来说,面对新的课程体系,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存在着较大缺陷。老教师受高考思路的影响,教学上患得患失,不敢大刀阔斧,有点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注重读写,忽视听说。新课标明确提出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目的,这几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可是,由于农村中学过分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尺度,因此平时的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读写而忽视了听和说。比如,在上口语课时,教师强调语言点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开口自由对话的练习。三是合适的教学辅导材料太少,教师备课量大,需要自己找很多资料。

三、教材设备方面

新教材的英语教学几乎都是以情景教学为主,对于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但农村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没有多媒体及视听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资料。即使有了录音机,却没有配套的磁带。英语教学资源贫乏,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许多教师只是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对所学内容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四、政府方面

新课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关涉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但由于改革来得太迅猛,加上经费的短缺,使我们捉襟见肘;还有待遇低下,造成人员流动和教研员的空缺,使教师尴尬异常,左右为难;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培训任务空缺。众所周知,课程改革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适应、改进、变革的过程,如果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将寸步难行。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专业关切”、“效能感”,以及他们的整体素质,都将极大地影响课程实施的实效。新的课程有太多新的要求,培训教师就必然成为课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要想课改顺利、成功地实行,我认为有几点应值得注意: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得到落实。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工作,认真履行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职责,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投入加大,重点突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市政府坚持逐年加大财政主渠道的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落实待遇,优化结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3.政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全市人才强市战略发展规划,认真落实教师待遇,营造重教氛围。

五、总结

要摆脱这些问题,真正为国家培养人才,新课改的实施应多听一听下面广大基层师生的心声。假如农村英语教材编写能够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走平民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乡土意识和地域文化,我们农村的教育是否会有一个新气象,农村孩子成长的路上是否会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霾?新课改如果不多站在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角度看问题,不多站在贫穷、落后、偏远地区的角度看问题,不解决以上的种种问题与矛盾乃至更多表面的或潜在的问题与矛盾,要想取得课改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确非易事。同时还需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尽快普及农村中学校园网,以期早日实现教育资源城市与农村共享,确实解决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农村英语教学才能彻底走出困境。英语课改想取得本质上的全面成功,要想真正获得全体英语教师的积极参与,的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董亚芬.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教育人民出版社,1991.

[2]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我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取得成效 下一篇:让英语作业搭上高职课改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