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课程改革

时间:2022-09-11 09:58:48

【前言】感悟语文课程改革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学生、教材、教师是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掌握好它们的关系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学习是指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

感悟语文课程改革

摘要: 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偏离了教改的要求,本文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应讲究实效,并且师生双方应互相配合,如此,才能将语文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语文素养 合作学习 双方面配合

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多元文化,却淡忘了如何加强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倡导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丢掉了传统教学的许多优秀内涵;重视了学生主体,而忘了尊重文本;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却忽略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注重了学习中的体验、感悟,却不再提科学训练。如不认真加以辨析,势必不利于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身为语文教师,我更加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基础教育改革尽一点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

语文课改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理念,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所作的具体解说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为他们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学生、教材、教师是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掌握好它们的关系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学习是指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它不是脱离教师的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一种学习,是教与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一种互动、协调、统一的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自主体验、自主质疑、自主感悟和自主反思等活动。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的目的在于追求文字以外的东西,理解、体验语言所代表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实现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的转变。同时要让学生在自主质疑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能够“悟”出精髓。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并加以点拨,以便他们能够自觉地采用读、背、说、画、写的形式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成就。

二、合作学习不能拘泥于形式,而应该讲究实效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低效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者干脆只是摆设而已。这样的合作学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合作学习不能拘泥于形式,而应该讲究实效。采用合作学习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时机,明确合作的目标,设计合作的问题,形成合作的机制,避免出现滥用合作学习,缺乏针对性。教师应该参与其中,指导学生怎样合作,怎样交流,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组织文字来表情达意。教师要潜心设问,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能独立解决的一般就不需要“交流合作”,确实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也需在学生独立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合作之前,先有一个“独立感悟”的经历,并形成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因此合作要特意安排,不能前后座位随意组合,而要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等方面精心编排,尽量保证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避免合作时有些学生只能当观众、听众,不参与的现象。合作学习不仅改变了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还能使大家共同进步和提高。

教材是教与学的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的纽带。教材是最好的阅读范本,也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它的编写依托课标,体现课标的精神内涵。但仅凭教材学习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语文的。现行的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既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了选择拓展的空间。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再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外的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其他课程资源的纽带。富有知识性、人文性,文质兼美,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选文,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操,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体现了一种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注重人性的新理念。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其心灵受到震撼,得到教育。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深入,对于知识的获取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三、语文课改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方面配合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教学的主导。语文课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还是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情况要清楚,明白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他们必要的点拨和引导。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从而使学生能有所获。教师要想驾驭好课堂,除了要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这三者的关系外,还要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具有深厚的阅读功底和丰富的知识积累,才能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发挥好“主导”作用,实施积极引导。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每个教师应该紧跟课改的步伐,不断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自主、创新、探究、合作”真正融入语文课程改革中,发挥其作用。让我们一起探求语文的真谛,为基础教育尽一份力。

上一篇:论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建设 下一篇:关于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评价观念改革的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