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探析

时间:2022-06-13 08:30:51

天然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探析

摘 要:天然林抚育间伐技术是天然林经营的重要措施。该文从天然林抚育间伐强度、时间,采伐木的确定和采伐木的伐除,造材及迹地清理这五个方面重点论述了天然林抚育间伐作业的技术要点及具体要求。

关键词:天然林;抚育间伐;技术探讨

山河屯林业局天然林抚育间伐历史悠久,通过天然林抚育间伐作业工作的具体实施,我们对该项技术也进行了不断探索。目前,随着天然林经营目的改变,与之相应的抚育间伐技术也应随之进行了更新。现就抚育间伐中常遇到的几个技术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抚育间伐强度的确定

山河屯林业局天然林保存面积较大,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封山育林形成的以杨、桦为主的阔叶混交林,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虽经人工改造了大部分,但由于这些林分的特点是密度大、郁闭度高,相当部分林木生长不良,树势弱,山杨普遍病虫害严重。为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急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没有人工改造过的杨、桦林多数进入了成熟期,亟待进行人工更新。如何确定抚育间伐强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种。我局有很多的山杨林,由于其分蘖力、萌生力强,所以形成的林分密度过大,生长进入中龄林生长速度较慢,且病虫害较为严重,一般亩株数均在600株以上,这一部分林木必须重度间伐,否则很快就会死亡消失,代替的是灌木林。这样的林分间伐,株数强度要达到40~50,选择较健壮的个体留下,以促进林分的复状,也有利于其它树种的萌生。二是密度。桦树虽然较山杨个性好,病虫害也少,但密度太大仍然生长缓慢,生态效益低下,对20年生以上亩500株以上的林分也必须间伐,强度不低于25。三是林龄。对于50年以上的过成熟林和过熟林,应实行强度间伐,以促进其自然更新,保证天然林的永续利用。其它林分根据具体生长情况确定是否间伐和间伐强度。

2 抚育间伐时间的确定

确定天然林抚育间伐作业的时间应考虑如下因素:首先是间伐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调整树种增强树势,一般间伐时间应确定在生长季节;如果要是为了促进更新就应选择在树木休眠的季节。其次是考虑被间伐林分的林龄,如果20至40年的树木,林分内郁闭度高,林下见光条件差,不宜天然更新,间伐作业时间主要考虑作业成本,实践中一般也选择在林木的休眠季节进行。

3 采伐木的确定

天然林抚育间伐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采伐木确定原则是:采密留稀。亩株数600株以上的山杨及亩株数500株以上的桦树必须进行抚育间伐,按一定的密度均匀进行;采弱留强。在间伐作业中要尽量采伐综合效益较差的个体,如树冠紧密生长不良的被压木,病虫害侵染或人为破坏过的个体;采老留小。对于林龄不同的小班,要采过熟、成熟或接近成熟的个体,以利小龄林木个体生长。对于林龄一致的过熟或成熟林采取大强度均匀间伐,以促进其快速更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天然林林龄不齐和密度不规则,抚育间伐强度和对象要灵活掌握,把上述三个原则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在抚育间伐中要把密度合适的、生长良好的、树冠大生长健状的及目的树种的幼树、灌木和草全部留下。间伐后林分要密度均匀、大中小树齐全、乔冠草结合,形成密度适宜、生长健壮的林相,使其生态效益涿渐达到最佳而且有较长的效益期。

4 采伐木的伐除

利用森林调查设计首先对应伐木进行挂号,然后按标号进行采伐。由于天然林密度较大且具不规则性,采伐标号不好操作。同时在采伐过程中标号不易保护,验收难度大。我们的办法是:

4.1标号与伐木同时进行,在对技术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后,由技术人员带作业人员到现场,先由技术人员确定采伐木并就其树种、粗度进行每木登记后,作业人员当下伐倒,确定一株伐一株。

4.2为了准确控制采伐强度,作业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按采伐株数强度先采伐70%,依据计算的采伐消耗蓄积量确定第二次采伐株数。第二次采伐强度掌握在80%以内,当计算了准确消耗蓄积后,如果消耗蓄积达不到计划数的90再进行第三次采伐。第三次采伐要精细进行,同时要考虑采伐木下山集材的方便以减少采伐成本,尽量采伐影响采伐木下山的树木。如果第二次采伐后消耗蓄积达到了设计采伐数的90就不进行第三次采伐了。

4.3为了准确起见,标号人员必须是间伐作业的设计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造材与迹地清理

天然林抚育间伐林木的造材直接关系到抚育间伐的成本和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采取招标形式把抚育间伐的林木直接运抵贮木场销售,由中标方自己组织打枝、造材、集材原木运输等项工序。造材时严格按照木材市场需求进行。在实施过程中,为避免承包方采伐活立木,我们采取合同约束、现场监督、实际监管、限制作业工具等措施以保证采伐作业设计的要求。迹地清理也由中标方进行,要把树枝及时清理下山并归楞,一些带病虫害的树枝必须运出现场进行妥善处理,以防病虫害扩散。

上一篇:浅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 下一篇:林区山野菜刺老芽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