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山野菜刺老芽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01 12:08:07

林区山野菜刺老芽栽培技术

摘 要:介绍林区山野菜刺老芽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繁殖、播种育苗、扦插繁殖、温室反季节和露地栽培技术。

关键词:山野菜;刺老芽;栽培技术

刺老芽别名刺嫩芽、刺龙芽。是五加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野生分布于东三省的林区。刺老芽,是一种风味独特、味美清香的山野菜,可生拌、煎炒、炖汤、蘸酱或盐渍。其质地脆嫩,风味特异,有“东北竹笋”之称。它属于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有机食品,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同时具有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皮、根入药,用于治疗胃炎、肝炎、糖尿病、风湿病及胃溃疡等症。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育苗技术

1.1播种育苗

1.1.1种子处理 选用成熟度高、饱满的种子,于11月份按1∶3的比例将种子与细河沙均匀混拌,进行混沙埋藏处理,种沙的湿度为60 %左右。首先在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好埋藏坑,一般为30~50 cm深;然后将混沙的种子放入坑中(可将种沙装入编织袋中再放入坑中),种沙上面覆草5~10 cm,再覆土10 cm以上,利用室内温度进行催芽,温度保持在20 ℃~25 ℃,种沙要保持湿润,经过2周左右,发现少量种子裂嘴,即可播种。

1.1.2播种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圃地,做成高15~20 cm、床面宽1.1 m、长10~20 m苗床,可施用二胺,平均每平方米60 g即可。用1%硫酸亚铁溶液于播种前7 d进行床面消毒。播种量每公顷为15 kg,发芽率在37 %以上,每平方米可出苗500株,有选择地间苗,以保证产苗量。于五月上旬,采取开小沟条播法,沟距为10 cm,将种沙按床数、按量均匀地播到小沟中,覆土厚度为0.5~0.8 cm,稍加镇压即可。

1.2根段育苗 根段育苗要选用0.3~1.5 cm的侧根,剪成8~10 cm的根段,在已经做好的床面或垄面开沟埋根,覆土厚度2 cm,水平放置。床面埋根株行距10 cm×10 cm,垄作可采取双行。注意事项:一是根段必须在树液流动之前剪取,防止风吹日晒,做到随剪随埋;二是埋根后要注意保持表土层的湿润,防止因干旱造成死亡;三是在运输过程中既要保持根段的水分,又要注意通风透气,以避免根段伤热霉变。

1.3田间管理 从播种后到长出真叶,要采取少量多次的灌水方法,保持表土层湿润,以后逐渐增加浇水量。但到生长后期,应当适当控制水分,防止陡长,提高新梢的木质化程度。除草间苗: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安排除草,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后,进行定苗,株行距最小为10 cm×10 cm。当郁闭床面后可以不再进行拔草。一般在6月末追施氮肥,7月中旬或8月上旬追施钾肥,以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寒冷季节,一般采取留床越冬。

2 建园技术

2.1选地 以在土层深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而又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一般选择在海拔600 m左右、暗棕壤、pH值6.5~7之间,阴坡、半阴或半阳坡或阳坡的宜林荒山、荒地等为刺龙芽建园用地,如条件允许选择耕地建园更好。

2.2整地 根据具体条件,对选定的建园地进行全面整地、带状整地或穴状整地。穴状整地的坑盘规格为30 cm×30 cm×50 cm。

2.3初植密度 可根据经营目标和具体条件来确定,正常的可采用1 m×1 m、1 m×1.5 m等株行距。

2.4栽植 一般采用一年生苗建立栽培园。栽植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切不可风吹日晒;二是栽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干燥,栽后要灌水;三是覆土时要将腐殖土放在根系周围。

2.5抚育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灌木,为刺龙芽植株通风透光。密度小于1m×1m的于栽植后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分别进行一次割灌除草。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根据建园的不同密度,在适宜的时间进行间伐或移出部分植株,以满足刺龙芽单株的合理生长空间。

2.6整形修剪 单主干多枝形:当植株地径长到3~4 cm粗时,可在30~40 cm高处将树干截断,促进萌发侧枝,于2~3月份截干,当年秋或第二年春,再将萌发的侧枝截断,可增加刺龙芽的单株产量。基生枝灌丛形:应在栽植后第三年,在干高10 cm以下处截断,促进基干萌发新梢和诱发根蘖苗。产芽量相当可观。

3 采集收获

3.1自然采收 春季4~5月份,刺嫩芽萌芽后采摘嫩芽。掰去顶芽后,项芽下部的多个侧芽或顶芽的副侧芽萌发。因此,可采摘2次。嫩芽以10~15 cm,叶片尚未展开为宜;侧芽叶片展开早,可在5~10 cm时采摘。但要留一定的侧芽,以便于形成枝条,供树体生长和来年采集嫩芽。

3.2刺老芽的反季节生产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可进行刺嫩芽的反季节生产,利用温室条件水生干枝的方法生产刺老芽嫩芽。11月份,刺老芽落叶后,树体处于休眠状态,这时可进行干枝的采集,结合树型修剪和有利于长久利用的原则,进行枝条的采集,在温室内采取用砖垒或挖沟槽的形式进行水生槽的准备,高度为30 cm,宽度100 cm,长度根据干枝的多少和温室的长短决定,内衬塑料布,保持不漏水,放水深10 cm,将收集的干材进行分类,根据高度、粗细,以10~20个为1捆,插放于水槽中,温度控制在16 ℃左右,结合上市时间进行温度和光照的调整,一般情况下1个月左右可上市。 6 cm长以内的刺老芽为一等品,6~12 cm的为二等品;超过12 cm的不能采摘。

上一篇:天然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探析 下一篇:桦南县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地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