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探析

时间:2022-06-13 03:58:37

微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探析

摘 要: 2011年底,“限娱令”、“限广令”的颁布以及大量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兴起,为微电影营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营销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产业链未形成、营销效果难以评估、政府监管缺失、微电影内容偏失等。对于企业来说,谁能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规避和解决,就意味着占领了市场的先机。因此,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些借鉴意见。

关键词:微电影;营销;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44-02

一、微电影含义

微电影,即微型电影。是指以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运用电影艺术手法制作而成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

微电影是电影艺术与新媒体网络技术的结合体。与电影短片相比,微电影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在固定场所播放;与网络视频相比,虽然都是主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但在制作手法上微电影更加专业。

二、微电影营销的现状

(一)产业链未形成

目前,我国微电影营销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产业链。由于微电影制作成本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和规范市场,导致微电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市场混乱。一些专家对此现象表示担忧,“在微电影产业链尚未形成的阶段,市场规模化不够,大量良莠不齐的微电影的涌入必然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导致市场混乱。消费者也会因为低劣产品的影响,渐渐懒于甚至抵触接受微电影广告,最终导致微电影市场的崩溃,退出‘微时代’的舞台。”

(二)营销效果难以评估

营销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营销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果,消费者心理认知的影响程度,营销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因此,微电影营销的效果评估,也应当包含这三个方面。但要对这种无形效益进行评估,却很难进行。

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微电影营销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营销效果难以量化评估。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微博的转发次数、视频的点击量等就成为现阶段重要的衡量标准。但这些衡量标准并不能充分对微电影营销的营销效果进行评估,影响着企业后续的决策判断。

目前,企业拍摄的微电影主要分为两种:植入式微电影和定制式微电影。其中,植入式微电影通过鸣谢赞助商和植入广告的方式,以达到宣传企业产品的目的。但由于没有客观的衡量标准,因此,植入式微电影很难衡量其营销效果。定制式微电影虽然作为企业最常用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营销效果依旧很难评估,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通过网络上微电影的点击率和转发率,很难判断对消费者产生多大影响。正是因为微电影营销效果难以评估,所以加大了企业投资风险,也对企业接下来的一系列营销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

(三)政府监管缺失

微电影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将企业产品的信息完美融入到一个完整、吸引人眼球的故事当中。但由于微电影市场刚刚形成,制作方水品良莠不齐,并不是每一部微电影都能达到艺术性与故事性的完美结合。同时,微电影市场进入门槛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一些含有血腥、暴力、低俗的微电影大量出现。这种低俗内容的微电影将会导致消费者丧失观看兴趣,造成大量消费者流失,对微电影市场的发展产生逆作用。短暂的自由可能会导致微电影市场的混乱,从而影响微电影营销的正常发展。

(四)微电影内容偏失

1.缺乏创新,罔顾品牌形象

微电影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微电影的内容能不能吸引观众,以达到企业品牌产品病毒式传播的效果。但在微电影的创作中,企业往往本末倒置,将形式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内容的创新。爱情、失恋、亲情成为微电影广告乃至电视广告和电影广告永恒不变的旋律。由于这类故事内容相当接近,在消费者看的多了以后就很难再打动他们了。因此,就会出现有些微电影看起来虽然很精细,但内容却很老套,企业的营销信息与故事内容结合比较生硬的状况。内容缺乏创新是微电影营销陷入同质化瓶颈的重大因素。

如网络游戏《圣斗士传说Ω》,为了宣传投放的微电影《双子座刺杀雅典娜》,该微电影的制作方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以暧昧、低俗的场面重新演绎了《圣斗士星矢》中经典的场面。该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反感、厌恶,使观众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好感度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该企业的企业形象。

三、微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

(一)立足微电影,整合产业链

微电影的繁荣得益于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没有新媒体就没有微电影。经营好一部微电影,需要从上游的编剧创作、拍摄制作到下游的营销推广、渠道发行、广告合作等环节,基本跨越了各个领域。因此,微电影这条产业链需要的是整合而不是垄断。

影视行业是靠作品、版权来谋发展的,是一个丰富内容产生的过程。就产业链而言,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在产业链里面做绝对的老大,垄断整个行业。从营销到制作、到播出、到衍生这四个领域当中,各个企业、传媒所要考虑的应该是找准自己的定位,而不是去垄断一个产业链。所以,要完善微电影营销产业链,要立足微电影,整合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为微电影服务。

(二)以消费者为导向,满足受众的参与要求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消费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向外传播信息,成为信息的者。消费者地位的提高,要求营销策划人员要根据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来调整和制定出相应的营销战略。

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最大成就就是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传统的单纯的单向传播已经不再适合企业的信息传播,双向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使消费者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营销活动中来,通过微博、SNS网络社群等进行评论、留言、转发,实现信息反馈。消费者反馈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消费者渴望参与的心理需求。在进行微电影营销活动时,这种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互动可以使微电影制作更上一个台阶,产生更好的营销效果。

(三)社会媒体化整合传播,实现传播合力的最大化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营销传播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宣传品牌产品的要求,一个成功的营销活动其传播推广渠道,需要多种营销传播方式结合使用,在这种环境下,网络整合营销方式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微电影营销作为企业营销活动的新宠,在进行传播时,要利用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将企业信息像病毒一样扩散传播出去。在运用病毒营销的策略下,实现社会媒体化整合传播,使微电影营销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传递品牌信息。

(四)加强把关,抵制低俗内容,营造良好环境

由于我国微电影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进入门槛较低,一些制作方在利益的诱惑下,血腥、暴力、低俗的微电影就会随之出现,内容低俗的微电影会严重阻碍微电影营销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微电影营销发展的良好环境,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对于微电影内容的审核做出严格的规范,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企业、制作方等也应当严于律己,严格把控质量关,抵制低俗内容,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微电影营销的发展。

(五)保持品牌形象一致性,深化品牌形象

在市场竞争中,一个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营销者所构建的并不只是一条简单的营销网络,而是利用企业的品牌文化,在消费者心中构建出一条庞大的营销网络,将产品信息印在消费者心中,在消费者需要购买相关产品时能够首先认准这个产品。

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是对消费者心灵的触动,即将品牌倡导的价值和信念演化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唐·E·舒尔茨认为,产品和品牌分别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其中品牌对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要。在这个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要想留住消费者的心,品牌内容也应当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因此,在强化消费者心理印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在微电影营销的各个环节,注重品牌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朱佳佳.新媒体时代的微电影广告营销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1.

[2] 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 何晓静.从《极光之城》的成功看微电影营销之道[J].现代经济信息,2011,(21):93-94.

[4] 叶志飞.浅谈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发展前景[J].现代商业,2012,(6):47.

[5] 熊莉.“5W”论微电影(上)[J].成功营销,2012,(7):42-45.

上一篇:重庆市永川区寿险市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科研单位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