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

时间:2022-04-17 04:17:42

试析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

摘 要:针对中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了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性。从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规范和人性化的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应用运政硬性监管举措,加强运政稽查力度;优化运政监管环境,提升运管形象,保障运政监管工作顺利实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对运输市场监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运政稽查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12-02

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作为道路运输业的管理部门,就是要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构建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道路运输公共服务,充分地满足道路运输服务消费者和道路运输经营者的需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但是近几年来,中国道路系统不断发生重大运输灾害事故,这暴露出道路运输监管方面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道路运输现状仔细加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改善道路运输条件,提高道路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管。

一、当前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建立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从机制上解决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问题,逐步建立起市场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每年运管系统都要针对某一个子行业进行专项治理整顿,开展专项稽查活动,通过这些专项工作,使得市场秩序得到明显好转,起到了规范市场,打击违法行为的效果。而运管机构并没有与交警、工商、物价、质监、安检等部门建立起一个对道路运输市场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使得这些专项治理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作用,只能起到“雨过地皮湿”的效果。

(二)常现多头监管局面

中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就运输市场来说,就有多个管理部门,各部门均可对外执法,但相互之间协调、配合不够,人员、车辆调动不便,而多个管理部门又分属多个领导分管,管理层级多、关系复杂、内部协调困难、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管理关系不顺。因此,不能形成管理合力,对运输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比如,2007年液氯泄漏事故中肇事车本身,按现有管理体制,就涉及到3个部门,槽罐归质检部门管,车体属交通部门管,车辆上路通行又涉及公安部门。安全监管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进而造成了安全监管的漏洞。

(三)安全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中国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针对道路运输的安全监控与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难以适应道路运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一是静态管理严谨,动态监管薄弱。对道路运输的证书情况、运输状况等仍未跳出静态监管的模式,未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从静态监管到动态监管的转变。二是道路管理机构对运输市场的监管行政执法效率不高。三是道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相对落后,大部分部门和单位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措施

(一)建立运政软性监管体系,以更加规范和人性化的方式监管道路运输市场

1.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

道路运输管理系统要坚持依法行政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道路运输条例》赋予的道路运输监督检查的职能,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公正、规范、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尊重和保护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继续完善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全面贯彻《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制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重点,健全完善道路运输执法监督机制,做好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层级监督,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创新法律培训和普法宣传机制,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文明执法水平,提高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2.强化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职能

道路运输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因此,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推行阳光化作业,简化办事程序,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一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 “三关一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严把经营者资质不达标者莫入市、车辆技术等级不达标者莫营运、从业人员资格不合格者莫从业的三道关口,强化站场的源头监管,防范失职渎职、及影响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运输安全的责任案件发生。二是实行运输市场管理行政合同制度。以质量服务、安全管理、违章违规记录、群众满意度等为主要合同方面,与主要客货运企业签订行政合同,以行政合同约定的方式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履行服务承诺。三是建立和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把质量信誉考核作为强化运政监管,实施精细管理的重要手段,并根据企业信誉指标所反映的信用状况,对企业信誉等级标准进行分类,同时,把信誉考核结果作为道路运输年度审验、确定经营范围、线路招投标、企业资质评定的主要依据。

3.健全高效应急指挥体系

道路运输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和严重危害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应急反应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危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道路运输应急指挥网络,以促进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的形成。在指挥机构建设中,既要考虑相关部门代表的合理性,也要考虑道路运输的特殊性,确保应急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通过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落实应急会议制度、演习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权威和指挥效能。

4.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作业规范能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能否落实到位。当前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多数素质偏低,不能完全适应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迅速提高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使驾驶员、押运员都达到人人技术熟练、个个职业素质较强的标准。

(二)应用运政硬性监管举措,加强运政稽查力度

1.应用信息化监管体系

加大对市场监管的科技投入,实现市场监管的科技化和信息化。一是开发道路运输稽查系统,实现路面不停车稽查,并利用无线联网实现重点班线查询、车辆查询、从业人员资质查询;二是综合开发道路运输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要集营运车辆管理、运输信息交流、从业人员考试于一体,实现网上行政许可办理、组织从业人员远程培训、业户资质和服务质量查询、危货运输和长途客车的动态监管以及调度全市汽车救援网络单位实现维修救援等功能;三要与公安交警部门数据库建立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便捷,自动预警、日常监管与指挥迅捷的科学监管模式。

2.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

运政稽查作为市场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我们要努力探索运政稽查新举措,确保运输市场监管有力。一是抽调一部稽查车辆作为宣传用车,同时通过电视台、报社电台、手机信息等形式广泛宣传黑车的危害,保持打击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同时教育群众乘坐合法营运车辆,让其自觉抵制“黑车”。二是稽查应建立专项整治普查机制。可以利用交警部门提供的车辆数据,有针对性地对本辖区内的企业单位调查摸底,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静态监管的力度。三是转变运政稽查工作的方式和方法。(1)变普遍稽查为重点稽查,克服现行一天到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方法,科学确立稽查任务,以方式多样的检查方法充分发挥稽查的威慑力和制约力,净化市场。(2)变路上拦车检查为上门服务,稽查人员可着便装,携带相关证件,2—3个人一组,到经营者住所,以”开屋场会”、拉家常的方式,走村串户,送政策下乡。这样,既达到了管理目地,又增强了和运输经营者的关系。四是提高运政稽查人员素质,在年轻化、知识化的基础上,确保执法人员匹配合理,保持一支作风过硬,法制素养均质,运用科技执法手段娴熟的现代科技执法队伍是实现道路运输有效监管的根本保证。

(三)优化运政监管环境,提升运管形象,保障运政监管工作顺利实施

运政监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的深层原因是执法环境差,因此,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改善环境。一是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的同时,争取党委、政府对运管工作的高度重视,使其加强对运管工作的协调和领导。二是加强与公、检、法、司及其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共筑监管防线,联合打击各类违法违章行为。三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与社会各方面以及与道路运输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广泛深入地宣传道路运输方针政策,积极协调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运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行业管理部门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推动道路运输管理方式不断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和节奏,切实将过去讲在口头、挂在墙头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落实为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真正明确并落实运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意识,提升监管水平,预防和减少全市道路运输行业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高效、和谐、平安的道路运输环境,为道路运输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洋,杜林永.对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的若干思考[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3).

[2] 牛爱红.谈如何规范道路运输管理行政执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 王娜,富森.浅谈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

[4] 王辉.山西省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研究[D].长安大学,2009,(11).

[5] 权.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11).

[6] 张林.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J].运管人家,2006(06).

[7] 佚名.提升运政监管水平,打造信用运输环境,工作汇报.

[8] 王利军.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控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4.

[9] 毛德唯.我国道路运输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

[10] 王海东.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

上一篇:黑龙江省工艺美术文化传承的问题与对策简析 下一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