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版图书的选题创新与精品化操作

时间:2022-06-13 02:59:15

公版图书的选题创新与精品化操作

摘 要 梳理我国目前公版书市场现状,提出如何在浩瀚的公版书海中发掘符合中小型出版社定位与特色的选题,跳出传统窠臼,有所创新,并通过精品化操作,让尘封的经典作品焕发新的光芒。

关键词 公版图书;选题创新;精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94-02

公版图书,即公共版权书籍,也就是著作权保护期届满的(或著作权权利人放弃著作权,此情形不多)、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的图书。根据《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规定,作家去世达到一定期限,其作品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出版发行无需授权。

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不尽相同。根据美国杜克大学公有领域研究中心的梳理: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将版权保o期限设置成了50或70年。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印度为60年)、非洲的多数国家(利比亚是作家生命时长加25年)、加拿大等地区的版权期限是作者去世后50年;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期限是作者去世后70年;美国1978年之后出版的作品和多数国家一样是作者去世后70年,1923年前出版的作品有75年的版权期限,1923―1977年期间出版的作品有95年的版权期限。因此,每到一定年限,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有部分作品进入公版领域,对于这部分已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他人士的作品的使用将不会涉及版权问题(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依然存在)。

我国著作权法将著作权保护期限设定为作者终生及其去世后50年,截至作者去世后第50年的12月31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名家作品相继进入公版领域,近两年更是相对集中。初步统计,2017年进入公版期的国内外作家就有20余位,如傅雷、老舍、铃木大拙等,随之而来的便是经典作品的重复出版。对于一些早已进入公版资源的历史典籍、文学名著等,市面上的版本更是让读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同书名、同作者的书,尤其热门品类,一出就成百上千种。这种公版作品的一窝蜂出版,某种意义上是出版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公版书市场鱼龙混杂的乱象。

对于一些中小型出版社来说,公版书没有版权限制,节省了版税成本,内容本身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读者认知度高,进入壁垒极低,尤其看到其他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时往往眼红心热,便一拥而上。甚至一些出版社在仓促操作公版书选题时,时间滞后,盲目跟风,对历史版本不做研究,囫囵整理,重新包装,便快速上市,这种书即便具有价格优势,也无法获得好的评论,形成口碑宣传,面对越来越理性化的读者,未必能得到青睐。尤其竞争对手中还不乏有成熟经验、专有渠道、以量大控制成本的民营图书公司,中小型出版社未必能在价格上与之竞争。

而公版书市场由于重复品种较多,竞争压力很大,利润率较低,尤其网站销售还对公版书的折扣有严格的限制。仅仅出于成本的考虑,为了造货品种,而跟风操作的公版选题,往往编校质量不佳、品相粗糙,经济效益则会因版本不具竞争优势而差强人意甚至惨淡。对于一些经典著作来说,不同出版社的同名书销量有着极大的差距,并非人人都能分一杯羹。

公版资源是座内涵丰富的宝库,对于中小型出版社来说,应该如何充分运用公版资源,跳出传统窠臼,进行创新性的选题操作呢?笔者浅见,有4个方向可供参考。

第一,“冷”中造“热”。与其盲目跟风已被做滥了的公版图书,不如找准自身的定位与特色,别出心裁,深度发掘。虽然许多出版社都会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待公版期一到,便推出上市,但对于作家、作品的选择都相对集中,所以各个版本之间除了装帧设计、汇编体例等的形式差异外,内容都大体同质。中小型出版社应该避开热门作家、热门作品,发掘公版资源中相对冷门的选题资源,从国外公版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选择在国外有名却没有被中国读者熟知,未被介绍到中国来的作品。在此,不得不提古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作为以自由的和电子化的形式,基于互联网,大量提供版权过期而进入公有领域书籍的一项协作计划,对于想要操作国外冷门文学、学术作品的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二,“绝”处逢“生”。对于一些已经绝版的、市面上买不到的图书,可以契合目前变革中的时代特性以及读者的阅读口味、怀旧情怀、学术研究需要等选择再版。美国一家网络出版发行商BiblioBazaar的做法可作参考,其被称之为“重印历史的出版商”,专门定制重现全球绝版的文学作品及书籍,国内专门从事特定领域研究的读者时常会通过网络定制该出版社的原版图书。定制出版、按需出版虽然数量较少,但作为选题库,可以发掘出一些经典人文学术佳作,打造长销品种。在一些旧书市场、孔夫子网站等还可以淘到一些已经绝版的名家译作、学术著作,做“出版社的出版商”,从定制需求中寻找商机,也是绝处逢生的一大法宝。

第三,“海”中“淘”宝。在图书馆积藏库中进行筛选梳理,关注一些拍卖会信息,从民国报刊、名人信札手稿等历史资料和素材中整理专题,找出选题灵感,规划主题。这一条举措可以同一些对某些领域感兴趣的学者或研究者进行深入合作,围绕其研究方向进行资料的梳理与发掘。这一方法作为选题策划的一项长期准备工作,需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

第四,“旧”中创“新”。创新加工,从旧版中做出新意。不是简单地改变形式或进行主题汇编,而是如何将公版精华最大化地呈现或新颖化地呈现。例如,民国名家有不少致敬经典之作,通过不同关联著作的对照解读就可以衍生出独特的经典版本;选择具有一定阅读品味与知识积累的主编,对公版资源进行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梳理汇集,以独特性的编排与丛书立意获得竞争力与读者认可。

综上,出版社可根据自身的定位与特色,选准方向进行资源的发掘。而找到方向只是开始,如何充分发掘尘封经典的魅力,还应该进行精品化操作。

第一,规划书系。公版书资源,如果仅是单本书的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形成规模优势与品牌效应,出版社在确定好选题方向及产品定位后,应该从书系的角度进行考量,包括编辑团队、翻译团队的组建,装帧设计风格的整体把握等。

第二,精耕细作。不要盲目追求“大而全”“快而多”,而应该本着“每本都是经典”的思路进行精细化操作,宁可“少而精”“慢而细”,也要以“工匠精神”对每本书进行精细打磨。因为经典是历史传承过程中长期以来的精华积累,如何不损耗经典的光芒,如何让经典更完美地呈现,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是出版社必须做到的。越是对于经典的公版图书,翻译的信、达、雅,编校人员的专业性越要严格把控,这也是公版书推出后形成口碑的竞争力所在。译本精准到位、编校质量佳、装帧设计有美感的公版书才能在书海中脱颖而出。

第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在物理空间有限的条件下,数字储存是图书未来的方向。在纸质出版物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之后,电子图书能够进一步拓展读者群,好版本能够进一步淘汰低劣版本,实现经典作品在网上的“去芜存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历经时间打磨的思想钻石依然耀眼。以上浅见乃抛砖引玉,希望出版方不要都簇拥在尽人皆知的路口,要另辟蹊径,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并将路上的风光分享给更多人。

参考文献

[1]James,Boyle.The Public Domain:Enclosing the Commons of the Mind[M]. Florida:Orange Grove Books,2009:10-16.

[2]王乾任.公版书系的选题与制作[J].出版参考,2010(13):33.

[3]雷丹.出版社对公版图书的开发利用[J].新媒体研究,2016(18):135-136.

作者简介:许庆元,北京日报出版社。

上一篇:松桃野鸭奥秘 下一篇:通信技术传输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