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热身课堂

时间:2022-06-13 11:07:37

新课改背景下的热身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因为英语的枯燥和知识点分散的特性,往往只注重掌握性教学和记忆性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忽视让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拓展。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能简单地授业解惑,照本宣科,而应该加强实际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能把学到的有限的知识放到无限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去创造。这就要求教师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开门环节——热身部分中充分体现人文情怀,把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添加进去,充分运用拓展教学,在学生接触本单元内容前就通过多种有趣的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掌握文章的脉络,培养对课文的兴趣和拓展性思维。当然,由于传统的应试教学已经传承多年,所以想达到理想型的新课改下开拓型教学的热身课堂还是需要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循序渐进才行。

每个单元中的热身部分不能仅被当做点缀和修饰,应实实在在发挥它们应有的教学作用,创设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笔者通过对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研究,认为热身部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图片热身,直观达意

在热身部分中,首先是让学生感到有兴趣、有乐趣。图片是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之一,它们可以把本来抽象晦涩的概念变成直观、简单的影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喜欢应用的、简单的热身工具。

这种方法所创造出来的情境可为学生对课题的联想和探究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可靠的基础,并且这种图片引导法对教师来说也是简单易行的,尤其在教学设施并不发达的农村教学中最为适用。这里的图片除了纸质图片以外,还可以添加课堂中随机应用的简笔画。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增强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对教学的关注度,并从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使其更好地为新型课堂服务,同时也是营造师生互动课堂的良好基础。如Book4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中,热身部分是关于世界伟大女性,教师可以展示需要的八位伟大女性的生活图片或代表性图片,并由此穿针引线,让人物和事件更生动更立体起来。如重点讲解人物Jane Goodall,展示她与黑猩猩的亲密照片、丛林中的探险、救助可怜的小猩猩等,让学生们根据图片去阐述图片信息,去想象这样一位终身献给动物保护事业的伟大女性的艰难却崇高的生活。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对下一部分Reading的铺垫。

二、情境热身,抛砖引玉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甚至要比图片更简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讲述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播放一小段音乐便直接切入主题,开始新授课内容。但是随着新型课堂的渗透和深入,现在的教师更倾向于课堂中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跳出思维定式,多角度、全方位、科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创设自主情境。情境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重要环节。

三、游戏热身,紧贴时代脉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观念是十分牢固的,所以一碰到玩和游戏这样的字样,家长和老师们就避之而唯恐不及。但陶行知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连动物界中幼崽的捕食等各种技能最初都是通过彼此间的嬉戏获取的,何况我们人类呢?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游戏时代已经不可避免的来临了,包括各大综艺节目都会加入游戏环节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为了顺应时代特点和儿童的天性,把当今的热门游戏转换成学生适用的学习游戏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例如电视中现在正热播的“一站到底”,应用在我们英语课堂的热身部分,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多媒体热身,生动高效

在课堂中运用高效的现代化手段已经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之一。一只粉笔、几张卡片、一部录音机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把影像、声音、画面、动画融合到一起,具有不可比拟的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多媒体教学为新型课堂下的热身课堂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丰富快乐的语言世界。

今天的外语课堂已经不是以前的“一言堂”,每个单元和课文前的热身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教师要通过恰当的热身部分,把外语课堂变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课文只是舞台剧的脚本。学生作为主角,在吃透脚本的基础上让主角们自由发挥,让这些脚本更丰满;让学生对脚本有深刻的理解。这样的热身课堂,对我们广大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地需要我们教师运用更多更新的新课改理念,让广大中小学生掌握优秀的整体语言运用能力。运用热身部分这只“潜力股”,最终切实地保证学生朝着科学、健康、积极、乐观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实现,使学生成为真正驾驭英语语言的主人!

上一篇: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