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期望:概念辨析及理论视角

时间:2022-06-13 09:50:37

心理咨询中的期望:概念辨析及理论视角

摘 要:心理咨询中的期望被视为今后心理咨询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的核心变量。文献研究发现,过去的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对心理咨询中的期望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本文从社会影响力模型、目标动机理论、人际期望效应模型、人际人格理论和社会认知论定义了五种不同的期望,给出了不同定义下期望的相关实证研究,区别了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和当事人的期望。为说明不同理论视角下期望的区别和联系,用“现实一幻想”、“情境一稳定”两组概念辨析了心理咨询中的期望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对心理咨询的期望;当事人的期望;期望理论

1 引言

期望是人类理智的基本功能之一,它让人类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预见”未来,这种“预见”的重要功能是使人类能及早准备以应对这些事件。在心理咨询活动中,期望发挥同样的作用,被称为心理咨询中的期望(以下简称咨询期望)。咨询期望是心理咨询发挥效应的重要共同要素。然而,近20年来,咨询期望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为验证这种观点并查明咨询期望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的文献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看,对咨询期望的研究发端于195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90年代相关文章开始减少。其中,杂志文章80年代、90年代最多(不包括综述),共39篇,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60%;而博士学位论文70年代,80年代最多,共68篇,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73%。有趣的是,杂志文章90年代、2000以后分别为16篇、13篇,分别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24.2%、19.7%,而相应时间段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为10篇、2篇,分别占同类型文章总数的10.8%,2.2%。也就是说,千年以后,很少有人考虑将咨询期望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变量。

从杂志文章以及博士论文的数量来看,在1970~1990年这20年间,咨询期望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90~2007年间,则初步验证了Weinberger和Eig的说法,咨询期望的研究被忽视了。好在这种情形并未持续太久,自Weinberger和Eig(1999)之后,2002,2005,2006分别有作者撰写综述文章,强调咨询期望的重要性,呼吁重新重视咨询期望的研究。

从总体上看,咨询期望的实证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实证研究多数出自1960~1980年期间,2000年以后较有影响的研究不多,这不符合咨询期望是重要共同要素的共识;二是咨询期望的研究还不系统,理论探索远远不够。咨询期望的进一步研究,以深化咨询期望的理论研究最为紧要。本文旨在从相对独立的五种理论视角辨析咨询期望的概念,梳理相关实证研究,并对咨询期望的理论进行初步探索。

2 咨询期望的概念辨析

国外学者在研究咨询期望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将咨询期望视为一种共同要素。这种共同要素说认为共同要素包括当事人的特点、咨询员的特点以及当事人一咨询员的互动特点。当事人有很多特点,例如症状的严重程度、人格特点等等,咨询期望是当事人特点的一种,“是当事人带入咨询中期待性质的信念,包括咨询程序、咨询结果、咨询员、心理干预的方式以及心理干预的任何其他方面”。另外一种看法来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传统,即认为期望会塑造我们的经验和知觉,也就是说,人会倾向于看见他所期望看见、经验的事实。咨询期望以类似的方式影响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

这两种看法对咨询期望都没有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理论上,期望指代五种不同的含义,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在“我期望……”、“他期望……”这样的句式中,期望指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预期。这意味着“我”、“他”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有一定的“经验”,因此会在类似情景中“预测”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第一种含义)。这种“预测”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当“我”、“他”对事件、行为情境不熟悉的时候,则没有相应的“期望”。

期望指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偏好和渴望发生的程度(第二种含义)。

如果把心理咨询视为人际互动的过程,那么显然任何一个社会人,都不会对心理咨询过程毫无经验。在这个意义上讲,咨询期望是咨询互动过程中的人际期望。这样,咨询期望的第一种含义确切的表述是指咨询过程中除人际期望之外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行为的预期。

关于人际期望,一种理论观点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说明人际期望效应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第三种含义),另外一种理论观点认为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人际期望是当事人内在人际图式(interpersonal schema)、内部工作模型(innerworking model)在咨询互动中的外在表现(第四种含义)。

此外,期望表示心理学家通常所指的含义,即对行使某一行为的结果预期,也叫结果期望(第五种含义)。需要指出的是,文献中的咨询期望大都指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期望(第一种含义)。下面分别说明理解这五种含义的理论视角,并举例说明不同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3 咨询期望的理论视角

3.1 社会影响力模型――咨询期望是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中将要发生什么的理解

社会影响力模型认为咨询改变过程类似于说服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当事人改变的实质是当事人态度的改变。社会影响力模型假设,在咨询之前,如果当事人期望和他会谈的咨询员的专业性、吸引力以及信任感很高的话,则咨询员会成为当事人态度改变的一个重要影响源。

此路线的研究者倾向于把咨询期望视为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中将要发生什么的理解、预期,并且这种预期可以通过咨询之前的教育例如观看影视等手段加以改变。他们往往采用实验研究设计,比较咨询之前接受处理的当事人组与控制组在不同的咨询过程变量或者结果变量上的差别。研究者关注较多的是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专业性、吸引力以及信任感等的期望。

当然,咨询之前当事人对咨询的期望还包括其他方面,Tinsley等人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编制了咨询期望量表(Expectation about counselinz。EAC,1980),后来又编制了EAC的简短版EAC-B(1982)。EAC-B包括五个维度,分别是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咨询员的态度和行为、咨询员的特点、咨询过程的特点以及咨询效果的质量,基本涵盖了当事人咨询之前期望的不同方面。社会影响力模型主要关心当事人觉察到的咨询员的特点如何影响当事人的态度改变。

3.2 目标一动机模型――咨询期望是当事人对咨询过程各方面的偏好

咨询过程中当事人渴望发生的是当事人的偏好,这种偏好是一种目标。目标建立后,期望实现目标则成为了当事人的动机。如果目标实现了,那么当事人倾向于继续咨询,认为咨询有效果,对咨

询满意等。因此,实证研究中,此路线的研究者感兴趣的是,咨询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与当事人期望发生的一致性以及此一致性程度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的影响。关于当事人咨询期望一致性程度的研究,一种是研究角色期望、人际风格、咨询方式等变量与当事人咨询期望的一致性并研究此一致性对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的影响,或者何种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匹配能更好地帮助当事人;还有一种是对咨询员一当事人的种族、文化背景的一致性等所谓跨文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往往比较不同的文化群体在咨询之前、咨询之中的咨询期望有何不同,以及他们对咨询过程与咨询结果的影响[IsA6]。

当事人在寻找专业帮助的时候,种种原因导致当事人对咨询有一定的偏好。这种偏好包括咨询过程的诸多方面,从咨询员的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咨询风格到所使用的咨询理论、对心理问题的看法等等。如果咨询中发生的与当事人的偏好一致,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当事人会得到某种形式的“确认”,这种“确认”会促使当事人继续咨询。

3.3 人际期望效应模型――咨询期望指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人际期望

人际期望效应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被期望者(expectee)(学生,实验被试)倾向于以期望者(expecter)(教师,实验主试)期望的方式行动。其中研究最充分的是教师期望效应。我们以教师期望效用说明人际期望效用的中介机制。教师期望效应的中介机制是,教师通过给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氛围”(称为氛围因素),教给更多、更难的学习材料(称为输入因素),给予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更多的机会回答问题(称为输出因素)提供更多的反馈(称为反馈因素)等途径传递。这些信息既可以通过言语传达,也可以通过非言语线索传达。Rosenthal称教师期望的中介机制为“四因素模型”。

很容易设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这种效应也存在。这种人际期望效应除了指当事人对咨询员的期望效应外,还可以指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期望效应。当事人对咨询员的期望可以通过咨询之前向当事人描述咨询员的特点来操控,例如咨询之前当事人被告之咨询员是“温暖的”,那么当事人在咨询中倾向于知觉到这些咨询员更加有“吸引力”。类似地,咨询员对当事人的人际期望也可以通过咨询之前向咨询员描述当事人的特点来操控,例如让咨询员相信他们接待的当事人是“内向的”。按照人际期望效应的“四因素理论”,那么,咨询员的期望会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传达给当事人,而当事人受到这种“期望”的影响,表现的比较“内向”,从而反过来“验证”了咨询员的期望。

现代精神分析学说客体关系理论相对独立发展了“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它与人际期望效应描述的机制有不少相似之处。在投射性认同过程中,当事人把自己认同的行为方式、态度投射给咨询员,咨询员则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态度。例如当事人讨厌自己,他会“无意识地”“期望”别人讨厌自己,并“制造”一系列行为方式使别人讨厌自己;结果是咨询员在咨询中会逐渐感受到对当事人的讨厌。不同的是,在“投射性认同”过程中,当事人会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制造出很大张力,迫使咨询员“认同”这种感受;而人际期望效应则显得温和许多。人际期望效应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咨询过程和咨询结果,目前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

3.4 人格的人际理论模型――咨询期望是当事人一般自我一他人图式的体现,它表现为当事人的人际互动风格

人格的人际理论起源于Sullivan的人际理论,是一种尚处于发展中还不十分完备的人格理论,其核心概念是“人际场”(interpersonal situation)。Sullivan认为,“人际场”指与不同焦虑水平或安全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patterns ofexpefence)。此体验模式通过影响个体的学习经验对自我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作用。按照Sullivan的观点,人际场导致三种结果,第一种是互惠的模式,互惠的结果是个体感到满足、安全;第二种是朝向互惠的模式,朝向互惠的模式说明人际场的结果还未达到互惠的水平,人际场中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有可能促使模式朝互惠的方向发展;第三种是挫折的模式,人际间的需要和行为都不是互惠的,也看不到朝向互惠发展的可能,从而导致焦虑和不安的增长。

例如,正在进行的人际互动中,如果一方表现出友好,另外一方相应地也表现友好,则此模式为互惠的模式。如果一方表现出友好的行为,而另外一方不认为是友好的行为,反而认为是指责的行为,那么,起主要作用的则不是当下的“人际场”,而是过去已经形成的“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对当下的影响。显然,“自我和他人联结的体验模式”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预期和主观解释,这种形成于过往经验的预期影响个体当下的行为。如果个人对他人行为的预期一直是消极的模式,则个体会表现出“退缩”或者“攻击”等行为,以作为消极预期的应对策略。个体对“他人”的预期也被表述为人际间图式、内部工作模型、内化的客体关系(internalobjectrelations)以及关系图式(relational schema)等。

在与他人交往、互动中,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是个体对“他人”预期的体现,它表现为当事人的互动风格。咨询过程是一种人际互动。从理论上讲,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关系逐渐演变为一种“亲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当事人的互动风格所反映的自我一他人关系图式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病理性的自我一他人关系图式在咨询过程中也可以得到逐步的“修通”。迄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将一般自我一他人图式看作咨询中的期望。不过研究者早已经将当代人格的人际理论中重要概念之一“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引入了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了。如何从人际理论的传统研究当事人的咨询期望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3.5 社会认知论――咨询期望指当事人对咨询这一行为的可能结果是什么的信念

社会认知论是由Bandura提出的一种整合性质的人格理论。社会认知论提出了一个简洁的期望模型,其要义是人在未行动之前,对行为结果有一个主观的评价,主观的评价包括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以及行为结果对个人的价值与意义。具体而言,Bandura将期望分为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期望。结果期望指个体选择从事有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可能结果或者成效是个体“向往”的;自我效能感期望指个体对行使目标行为,产生期望结果能力的估计。Bandura认为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期望共同发挥作用,只有二者都是积极的才能导致行为的发生并保证行为的坚持性。最近几年,Bandura和他的同事开始尝试将社会认知论应用于临床研究,初步取得了较为肯定的结果。

从社会认知论的观点看,咨询期望更准确的说法是咨询结果期望。结果期望指“治疗将会导致改变的期望”。结果期望有许多不同的名称:病人的预后期望、治疗开始后的结果期望、朝向自我制定目标进步的期望、病人觉察的治疗有用性、病人对进步的期望、病人期待的舒适度等。

社会认知论还强调机能的实现依靠人运用符号的能力、深谋远虑的能力、替代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人通过这些能力与行为、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决定某一情景下人的行为。这种观点强调人与环境超前的交互作用(proactive interaction),即人有“能力”根据对自己和环境的“理解”,主动选择环境,而他所主动选择的环境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他将来的选择。人对自己和环境的“理解”决定他下一步的行为与选择,这种“理解”的实质是“预期”、“期望”。现在,学者开始重视人与环境超前的交互作用,重视人对环境的主动选择,但是运用这种观点指导咨询期望的研究尚不多见。

4 咨询期望理论的相互关系

以上说明了咨询期望的五种理论视角,如果孤立地看,每一视角都言之成理。同时,也要看到,这五种理论视角也有一定的一致性。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绘制了图1以说明不同理论视角的相互关系。图1有两对对立的概念,分别是“现实的”和“幻想的”、“稳定的”和“情境的”。“幻想的”来自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咨询期望从其来源上说,可以分为源于“现实的期望”和源于“幻想的期望”。源于现实的期望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无论何种,都容易改变。这是在意识的、理性的层面而言的。“幻想的期望”,与“现实的期望”相对,可能是早期“现实的”,真实发生的某种关系的重复,“内化”为工作图式后在成年生活中发挥作用:也可能是早期“幻想的”某种关系在治疗情境中的体现。无论是何种,这种对他人(父母)的期望,是当事人人格的核心特点,是当事人“病症”的来源,或者本身就是“病症”,是心理治疗要作用的核心。“幻想的期望”也可以表述为“非理性的期望”。

“现实的”表明期望作为人类理智的基本功能之一,有其现实的基础。例如,教师的期望往往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准确判断,而不是偏见。在治疗情境,当事人的期望不会完全都是幻想的,也不会完全都是现实的。如果是前者,那么,这样的当事人并不适合心理治疗;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样的当事人不需要心理治疗。因此,心理治疗通常要“利用”当事人期望的合理部分,使得当事人能够在咨询与治疗中实现这些期望。“现实的期望”也可以表述为“理性的期望”。

“情境的”表示期望的产生和改变相对容易,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可以表述为领域特殊的,与特定场合有关的,以往的文献大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咨询期望”;而“稳定的”则表示这种类型的期望不易影响和改变,也可以表述为“人格的”。

“稳定的”意味着是一种人格因素。因此,关系图式和投射性认同都被视为一种人格因素。

椭圆表示与咨询期望有关的理论,它们在图中的位置表明它们强调的方面。例如,“社会影响力”是情境的、现实的,说明“社会影响力模型”所描述的咨询期望是基于现实的、理性层面的,并且相对而言容易改变。再比如,“关系图式”是现实的、稳定的,说明它是稳定的人格因素,不容易改变,但仍然是基于理性的、现实的。椭圆的重叠表示不同的视角有一定的交叉。例如,“关系图式”与“投射性认同”有一定的交叉,社会认知理论与目标动机理论有一定的交叉。

椭圆与坐标线的重叠表示该理论视角兼有几种不同的特点。例如,目标动机模型既可以看作情境的因素,也可以视为一种稳定的因素;关系图式即可视作基于理性的,也可以视作包括幻想的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图1虽然像坐标,但并不是坐标,它既没有箭头,也没有原点,因此,图1中不同的位置不表示不同的“量”,只表示不同的“质”。例如,“社会认知”并不比“目标动机”更“现实”。

5 结语:一种理论图景

过往研究的主要不足是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理论指导必然导致难以充分解释实证研究的数据。梳理后相关的文献后,令人吃惊的是,期望的相关理论十分丰富,以至于研究者无法确定这些理论哪一个能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研究。因此,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总结是必要的、可行的。在此基础之上的实证研究才能够加深我们对咨询期望的理解,进而才能够在临床中发展相关治疗策略。

心理咨询中的期望研究需要将人格因素作为重点来考虑。当事人的“关系图式”等人格因素不能直接视为当事人的期望,而应将当事人的期望看成是人格因素的功能表现。过往研究的不足在于仅考察了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期望,而没有考察当事人人格因素功能表现意义上的期望。将人格因素引入,认为咨询期望是“图式”等人格因素的功能,则在咨询期望和人格改变二者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样,人际理论等人格理论可能能够在“当事人的期望”与人格改变之间搭建桥梁。

对今后的研究而言,从“情境的一稳定的”角度看,过去的研究集中于“情境的”,将来的研究则要集中于“稳定的”,才可能真正地使“咨询期望”成为咨询与治疗过程的核心要素;从“现实的一幻想的”角度看,过去的研究假设当事人是理性决策者,将来的研究则需要兼顾假设当事人是非理性的行为者,并研究“非理性”成分,以及如何让当事人形成“现实的”期望,才可能进一步揭示咨询与治疗的机制。

上一篇:均匀设计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提取诱发遗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