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CT检查在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时间:2022-06-13 09:22:03

72例CT检查在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在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扫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患者的血肿部位:基底节区出血46例(63.9%),脑叶出血8例(11.1%),丘脑出血7例(9.7%),小脑出血2例(2.8%), 脑干出血4例(5.6%),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2.8%),梗死后出血3例(4.2%);血肿体积:30ml者10例(13.9%),>50ml 者3例(4.2%)。结论:CT扫面诊断快速准确,在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和多种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可及时发现因各种缘由所导致的急性脑出血,早期对出血定量诊断同时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CT;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51-01

急性脑出血一般特指非外伤性的原发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发生的出血,是医院心脑血管临床的常见病症,相关资料显示,急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例总数的20~30%,其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而且通常情况下在急性期表现出较高的病死率,大概为30~40%[1]。就发病原因来看,以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其中80%的该疾病患者都有过高血压病史,其他原因还包括少数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以及接受康宁和溶栓治疗的病人等。就临床表现来看,多数患者是由于在日常的活动中太过用力或情绪过激时突然发生,继而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偏瘫、面瘫、失语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情况严重者其病情可在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恶化,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甚至死亡[2]。此外,急性脑出血可对植物神经中枢造成损伤,进而导致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同时有可能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以及机体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3]。随着CT的问世,因其具有快速、准确和无创等优点,逐渐成为了临床脑出血诊断必不可少的工具。现对我院脑外科收治的经CT确诊为急性脑出血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CT检查在急性脑出血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并且可对提高临床脑出血诊断的准确率有所帮助。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病人,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61.3±7.4)岁,既往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56例(77.8%)。临床表现:伴头痛53例(73.6%),眩晕18例(25.0%),恶心呕吐35例(48.6%),失语41例(56.9%),肢体瘫痪62例(86.1%),中枢性面瘫50例(69.4%),大小尿便失禁31例(43.1%),共济失调7例(9.7%),瞳孔改变8例(11.1%),抽搐7例(9.7%);并发症情况:脑梗塞11例,脑萎缩8例,心肌缺血10例,肺部及尿路感染28例,糖尿病6例,心房颤动9例,电解质紊乱12例。

1.2方法:本组72例患者均采用brightspeed16排螺旋CT扫描机以眶耳线为基线做常规头颅CT轴位扫描,扫描层厚5-10mm,层距5-10mm。所有患者的首次CT扫描均未超过病发3d,且在完成首次扫描之后再不定期进行CT复查,在多个检查时间点根据扫描影像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血肿体积、占位效应以及水肿情况做比较分析,其中有3例患者在复查过程中进行了CT增强扫描。其中血肿体积多用公式进行计算或直接体积测量。

2结果

血肿部位:基底节区出血46例(63.9%),脑叶出血8例(11.1%),丘脑出血7例(9.7%),小脑出血2例(2.8%), 脑干出血4例(5.6%),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2.8%),梗死后出血3例(4.2%);血肿体积:30ml者10例(13.9%),>50ml者3例(4.2%);治疗及预后:本组72例患者均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包括早期止血、降颅压、抗炎、纠正电解质平衡以及相关营养支持等,平均疗程35d,结果痊愈23例(31.9%),好转35例(48.6%),恶化9例(12.5%),死亡5例(6.9%)。

3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若病情恶化通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就临床治疗而言,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相比临床观察患者表现而言,CT检查更能将病情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直观地呈现给临床工作者,因此CT诊断一直是神经内科临床的热门课题之一。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诱因,且多继发于既往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的患者,本组即有56例,占总例数的77.8%,就出血部位来看,多数情况为基底节出血,本组有46例,占总例数的63.9%,与相关资料显示数据一致。

对于临床观察后疑似脑出血的患者,通过及时进行头颅CT扫描,不但可将出血部位准确地显示出来,同时计算出血量,判断是否破入脑室、水肿及脑中线是否发生位移等,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它可能为后续的微创清楚血肿等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定位依据,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同时,CT扫描可动态地观察血肿的演变历程和发现新的血肿,能在早期判断其预后转归,以便尽早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此外,可根据脑出血后临床颅内高压的发展趋势以及CT 扫描环池、脑干的形态和密度变化做出Ⅰ~Ⅳ级分级和预后估计[4],并以此对血肿占位、脑组织肿胀挤压中线结构或脑干出血等对脑损害的轻重程度做出客观的反应,通过以上可最大程度地降急性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综上所述,目前可以将CT扫描检查作为对急性脑出血进行确诊的首选方法,该方法不仅需时少,成像迅速,而且在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和多种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可及时发现因各种缘由所导致的急性脑出血,早期对出血定量诊断同时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元. 病灶侧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国使用精神疾病杂志, 2011, 14(11): 7-10

[2]谢桂珍. 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哈尔滨医药, 2011, 31(2): 143

[3]张瑞华.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46例CT及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5): 436-437

[3]周棋.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分级与预后[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8, 7(12):1276-1283

上一篇:军事训练致膝交叉韧带损伤的原因及治疗 下一篇: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药物流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