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监护室护理交班模式的改革与效果

时间:2022-06-12 08:01:54

专科监护室护理交班模式的改革与效果

交接班制度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昼夜连续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必须严肃认真执行。但由于目前护理队伍年轻化、人员配置相对不足等原因,使护理交接班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危重患者的交接班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保证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的交接班质量,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增强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自2011年起我们就监护室内护士交接班这一环节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我科规范的交接班指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改革后的床旁交接班模式

1.1病人交接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术后监护要求多样化、个体化和全面化。为适应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内病人重、急、管道多等特点,保证护理质量,将我科交接班内容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避免了交接班的死角。根据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护理交接班制度、基础护理规范制定了具有心血管外科特色的病人交接班记录单。自2011年7月起对每一班交接的每一位患者均使用。表格内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皮肤情况的清洁、完整性;口腔状况、意识状况、各种管道的情况、特殊药物的使用及标识情况、病情动态变化情况、出入量平衡情况、卧位是否舒适及是否符合疾病的要求、存在的护理问题、潜在的护理问题及重点观察的内容等。由辅助护士负责记录,责任护士按照交接单上的内容逐项进行交接,最后由交接班护士双方签字确认有效。

1.2物品交接单 监护室内的物品是否齐全、是否处于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到抢救的质量。但由于监护室内的物品多、流动性强等特点,使护士不易于管理,因此,针对此中情况制定了物品交接单。其内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物品的基数、现有数量、去向及功能状态。

2 效果

评价标准以我院建立的环节质量评价标准,对管道、病情掌握、皮肤、物品管理等方面逐项评价。

通过1年来的临床实践,我科监护室内危重患者交接班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情况的全面了解,监护室内物品到位、去向明确,为医疗护理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促进了护士个人学习能力提高及责任心。

3 讨论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目的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化的交接班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外科监护室内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后交接班模式在管道管理合格率、护士病情掌握符合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即便是在管道管理、病情等方面有不合格现象,也能够在交接班的同时立即改正。通过交接班后接班护士能够立即掌握整个病房内患者的病情及观察重点,无需再查看护理记录。

3.1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原有的床旁交接班方法流于形式,护士只注重交接患者的皮肤,而不注重交接患者整体的病情。通过交接班模式的改革,使每一位在班护士均能够全面了解病人、物品的情况,明确了各班职责,提高了护理安全,杜绝了以往交接不清、漏交重点等情况。

3.2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心血管外科要求护士多元化、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既要承担繁重的整体护理又要胜任“专家”护理。通过交接班模式的改革对低年资的护士起到了强化护理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由于交接班记录内容全面、严谨,从而培养了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发热门诊甲型H7N9突发性流行的应急管理与防控 下一篇: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