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村农户种植果木业收入调查报告

时间:2022-06-12 07:46:58

工农村农户种植果木业收入调查报告

【摘要】农业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多样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在当前,尤其应遵循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对地处成都市市郊、拥有平原向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的工农村进行个案调查,运用规范性研究方法,能深化和丰富对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农户 果木收入 调查

一、背景和主题

生态经济是人类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必然选择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从古典经济学的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和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再到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说见证了生态经济的发展脉络,这对农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位于成都市市郊龙泉东山脚下的“万亩观光果园”的工农村为调查对象,进行个案调查,探求以果木业为代表的生态农业对农业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多样化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针对的内部性和外生性的研究众多,而本研究更为关注其内部性的问题。在早期的研究中,有学者就对西部农村的现状提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意见。何景熙(1998)指出,面对西部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应以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为原则,以产业生态化和切实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体,进行结构调整。之后,有学者以此为契机,利用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展开进一步研究。王青(2003)指出,山区农村家庭的收入差距主要是非农产业,农业收入已退居次要位子,非农产业人均增加值决定山区的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郑军(2006)把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的典型发展模式,介绍了鲁东丘陵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有研究仍继续开展理论探讨,王建平(2006)认为生态经济就是强调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保持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在此基础上获得生态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就是生态产业和生态产品。

当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对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第一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农业的问题,不仅仅是过剩人口的转移,更是发展优质农业的问题,用生态的观点和方法指导发展农业,理解、利用、保护农业资源,注重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的异质性较大,所以个案调查的方法对该问题的解释会更有说服力。

正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希望在以下两方面有所突破:(1)方法上,选用以个案调查的方法,通过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来展开研究;(2)研究对象针对平原向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作为拥有两种地貌特征的区域,其有着特殊的区位特点,即人均耕地较少,交通不够便利,因此使本研究具有典型性。

三、研究假设

美国著名的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指出,生态经济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状态,是经济的生态化,包含以下内容: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应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应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转化构成一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假设1:种植果木的单位土地收益大于传统种植业;

假设2: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种植,发展果木多种种植业提高了农户的年收入;

假设3: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情况持满意状态。

四、调查基本事实

本次调查的总体是柏合镇工农村村民,共计190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按19%的比例在六个村民小组内按户分别随机抽样。其中,1组选取13户,33人次;2组选取4户,23人次;3组选取6户,26人;4组选取5户,14人;5组选取3户,15人次;6组选取5户,9人次。共计36户,120人次。在调查中,我们对受访户的人数、性别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在表1中,我们调查了工农村农户的人均耕地量,以便更为全面的介绍该村的基本情况。

五、对研究假设的检验

1、对种植果木的单位土地收益大于传统种植业假设的检验

对数据进行输入和统计分析,可以对农民在种植水果前后的每亩地人均产值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图1所示。图1显示, 农民开展种植业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收益。从调查数据看,没种植水果时,农民的每亩地人均产值最低为140元;而在种植水果后,每亩地人均产值最高的为2065元。由此显示,种植果木使得农民充分挖掘了土地自身的潜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就实现了收益的边际递增。虽然,在该村内部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但并不能否认果木业带动农民增收这一事实。因此,假设1成立。

在温饱已经能基本满足的今天,传统农业的附加值变得越来越低,而一些特色农业的附加值呈现出边际递增的趋势,诸如果木业、养殖业等。每个地区在确定特色农业的方向时,都会结合自身的地理特征来选择。本次调查的工农村就充分考虑当地水源缺乏,地势不平的地理特征,发展果木业变劣势为优势。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农民每天花在土地上的时间从以前的8小时减为4小时,并且收入从果树开花到结果持续获得,再结合不同成熟期的果树品种交替种植,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土地的经济效益。

2、对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种植,发展果木多种种植业提高了农户的年收入假设的检验

对数据进行输入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种植水果后农户的年收入有了显著地增加。通过调查发现,没有种植水果前,农户的年收入最低为300元,最高的为3200元;而种植水果后,农户的年收入最低为4000元,最高的为17000元。由此可见,发展种植业丰富了农户的收入结构,拓展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因而使得该区域内的农户年收入递增。所以,假设2成立。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单一种植状态不但费工费力,而且农户的年收入结构也是单调的,仅仅是粮食和蔬菜的种植收益,而粮食和蔬菜的成熟期较长的特性更削弱了农户增收的能力。那么,大力发展水果种植业后,农户只需要在果树生长的关键期照料土地,而且劳动强度也大幅下降,闲暇时间也有所增加,更由于果木业兼具有的观赏性价值,带动当地收入的多元化发展。

3、对农民目前收入情况持满意状态假设的检验

为充分评价农民对目前收入情况的态度,本次调查将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等。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44.44%的农民表示“一般”,25.00%的农民表示“不满意”,13.89%的农民表示“很不满意”,11.11%的农民表示“满意”,5.56%的农民表示“很满意”。这样的数据使人惊讶于这一现实:农民收入增加的事实和内心对收入满意度的不同步性,但它真实地反映了大部分农民对目前收入的态度。因此,假设3不成立。

为什么在果木种植业带动当地农民收入递增这样的事实下,农民的满意度却不如人们的预期?我认为首先是农民的期望值提高过快。因为受调查地区区位特殊,处于平原向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平原地带几乎全部被规划为工业园,只有靠近山边的地方才发展果木种植业。因此,种植果木的短期现实收益不如进入工业园的农民,所以造成农民的满意度与调查预期的偏离。其次,当地政府应该深化对“万亩观光果园”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它的美誉度,形成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农业,更好地服务都市化的建设和农民的要求。

六、结论和建议

通过这次对工农村农户经济果木业收入调查后的统计分析,使我们对农民内部增收的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并得出以下结论:种植果木的单位土地收益大于传统种植业, 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种植,发展果木多种种植业提高了农户的年收入;但是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情况的满意度为一般。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的内部性在当前仍然有挖掘的能力和意义,而生态经济将为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生态经济正是着眼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强调经济的发展要以生态的承载力为限,而生态的发展又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两系统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才是良性的新经济的要求。在工业文明吞噬掉人类有限的土地、河流、水源、空气等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时,生态文明是我们必然的选择,而生态农业为此提供了契机:既为农民的内部增收创造条件,又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鉴于农民对目前的收入情况的满意度不高的状态,我有以下建议:(1)工农村的村民收益不仅仅只是果木业的实际直接收入。在调查中发现,工农村所处的东山将是大成都经济圈东部的唯一的“氧吧”,对此我难以用喜或忧来评价,而只能说这样的事实:绵延山边的近万亩果园不仅生长着果实,更生长着经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的自然生态;那里,不仅向城市输送着新鲜的无公害水果,更向城市输送着清新的空气。既然当地的农民对社会作出了多重的不可或缺的贡献,社会就应该对此作出相应的经济效应的评价;既然这种贡献变得越来越稀缺,他们的收入中就应该有所体现。比如,在高科技相当发达的美国,农业和农民都会获得政府特殊补贴。(2)当地政府应该在优质农业上苦练内功,即在农业技术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的推广服务;在市场宣传方面注册统一的含地理标志的商标,形成一种市场化运作的合力,以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 何景熙:《产业生态化,人力资本投资与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建议》, 《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王青:《中国山区经济发展差异和非农产业的贡献》,《地理学报》,2003年第2期。

[3]何景熙:《大城市市郊农村劳动力非梯度转移的途径与问题――郫县农科村调查》,《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4期。

[4]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建平:《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从产业和产品的角度》,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6] 郑军:《山东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第2期。

上一篇:云南财政支持农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 下一篇: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