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时间:2022-06-12 04:13:59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道路是一个国家要想获取长远有效地发展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项目。最近几年,我国的道路事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它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的经济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切实提升,笔者基于这种背景,重点的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缝隙现象,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道路事业的良好有序的发展,带动国家的经济朝着更加合理有效地方向迈进。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桥头跳车;养护

中图分类号:TU528.4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由于公路事业的不断前进,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条件而受到青睐。主要的优势是外表平顺,通车顺畅,较强大的抵御磨损的性能,建设时间短,不需要过分的维护等特征,不过它也有一些缺陷问题存在,比如各种缝隙现象的存在就是非常严重的制约要素。常见的缝隙问题有如下的几种,比如纵向的,横向的或则还是网格状的等等。要想确保道路事业发展顺利,首先就要分析其缝隙产生的要素,然后才可以根据要素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

2 产生缝隙的原因

(1)沥青面层弯拉疲劳裂缝:由于路面材料弯拉强度不足,在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路面发生弯拉疲劳裂缝,此类问题最开始是纵向形式,然后成为网状的形式。

(2)温度缝隙:因为气温急剧降低,表面出现收缩力,此时遇到过重的负载力就会形成缝隙。

(3)路基不合理的下沉或者没有处理好连接部位导致的问题。

(4)强度裂缝:因为路基以及整个表面不具备优秀的强性特征而导致的缝隙,常见的形式是过于严重的弯沉,而且还会有车印等问题随之发生。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由两部分组成:矿料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以及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和沥青本身的凝聚力。

(5)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问题。因为材料的使用时间太久,导致其形变性能受到影响,出现缝隙。

(6)基层反射裂缝:多出现在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混凝路面中。

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罩层的反射裂缝主要来源于2部分,即水泥路面接缝处的应力集中和沥青加罩层底部的弯拉应力。

(7)路基冻胀裂缝:因为路基中含有过多的水分,在遇到低温的时候,发生冻裂现象导致问题发生。

(8)检查井周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环状裂缝。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温度应力、应力集中、弯拉应力等的联合作用使检查井周围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更容易、更迅速地破坏,破坏的形状随使用时间的长短呈宽度、深度不等的环状裂缝。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

3缝隙带来的不利影响

(1)降低道路的使用时间。在缝隙发生的最初时间里,我们或许看不到它带来的危害有多么明显,不过随着时间的延伸,它的危害会越来越厉害,因为缝隙不断的延伸,而且受到水分的入侵,使得缝隙周围的构造受到影响,进而使得承载力受到不利作用,进而导致路面受到影响。

(2)竖向性质的缝隙会发生顺着通行方向出现台阶状,裂缝的凹陷或灌缝沥青凸出,不仅使得通行不方便,最主要的是有潜在的危险发生。

4针对问题开展的应对方法

首先,认真地做好设计工作

(1)明确表层厚度。作为柔性路面,必须根据其道路等级、交通量、工程地质情况、道路基层情况和施工季节等综合因素计算确定设计厚度。

作为旧水泥路的改造,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厚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结构强度因素,另外,也要考虑道路沿线高程的控制、沥青混凝土最小摊铺厚度要求、罩面层与下层的结合问题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根据有关经验,罩面层厚度以1O~15cm为宜。

(2)掌握好配比率。为了提升道路抵御滑动以及对抗车印等的的性能,目前大多数的道路在设计的时候多是用略粗的配比,使用的油非常少,导致存在较为严重的空隙,降低了它的传荷性能,因而会出现缝隙。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从大的层面上认真地研究,而且要结合设计来选取材料的种类。

(3)使用土体固结剂: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对于路基最好是用固结成分,以此来提升它的水稳能力,进而提升路基的强度以及刚度等特征。

(4)设计应力吸收层及加筋层:通过国内外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加设应力吸收层及加筋层能有效防治反射裂缝。

应力吸收层是在罩面层与原路面之间设置隔离层,主要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材料,如土工布、砂、石屑等,目的是消除应力集中。加筋是采用强度和弹性模量较大的材料,如钢筋网、玻璃纤维隔栅、纤维沥青混凝土等,主要是提高罩面层的抗拉强度。

其次,选材精确合理

(1)使用具有完美的抵御裂缝的物质作为基层。为了降低收缩带来的缝隙现象,通常是通过增添粗骨料的形式,以此来降低其含水比例,进而提升紧密性,最好不要用容易干缩的物资,比如水泥等。

(2)采用优质改性沥青。这种物资不论是在低温粘度亦或者是在抵御老化等等的多个层面上都比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要好很多,现在使用较多的有橡胶类(如SBR乳胶)、热塑性橡胶弹性体。

它的初始阶段成本投入较大,但是因为可以长久地使用,所以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因而目前使用较多。

(3)认真挑选矿料物资。不管是何种形式和规格的骨料,为使沥青与矿料之间很好的粘结应使用抗剥离剂,以延缓由于荷载和温度的反复作用发生沥青剥离而产生水毁现象,同时限制碱性骨料的使用。

第三,合理的开展活动

施工品质的优劣会对路面的各项指标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只有认真的做好施工活动,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缝隙的发生几率。在对基层进行养护活动的时候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不应该为了追赶时间而过于快速的建造面层,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为基层受到影响而导致缝隙发生的问题了。面层施工时保证在制备沥青混合料过程中不使沥青过分老化(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加强运料车的保温工作.保证适宜的摊铺、碾压温度,及时摊铺,保证供料和摊铺的连续性,减少由于混合料表面温度降低影响温度均匀性而产生的离析和裂缝,加强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达到较高的密实度(98以上),做好施工接缝的联结处理。

第四,认真地做好养护工作

做好排水工作,以此来保证道路能够合理的排水,在基层和面层之间应该设置集水槽。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还要及时的解决早期损害现象,降低因为基层受损而影响到面层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不需要频繁的修筑路面,进而使得道路可以长久的使用。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得知了路面缝隙的形成要素以及产生的诸多危害,要想确保道路正常有效地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分析其中的要素,然后根据问题研究应对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道路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凡韧, 包天栋.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开裂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

[2] 李现宾; 肖丹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J].民营科技,2009.

上一篇:公路软基处理中预制静压管桩应用探讨 下一篇:水电厂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