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研究进展与趋势

时间:2022-06-12 02:27:18

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研究进展与趋势

摘要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要求,阐述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的研究发展动态,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应重点加强追溯平台建设、标准制订、技术研发和制度完善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 ;可追溯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356-02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衍生为“一个曝光率居高不下”的民生问题。2011年先后发生了“皮革奶”、“香蕉乙烯利”、“西瓜膨大剂”、“瘦肉精”、“毒豆芽”等20多起影响广泛的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损害,也引发了消费者对不良生产经营者的严厉谴责,以及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强烈不满。因此,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保障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治理,研究建立政府监管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为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现状、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研究趋势及建议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1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现状

可追溯性是风险管理的新理念,是指一旦发现危害人类健康的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召回问题食品,切断源头,消除危害[1]。可追溯性最初是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提出。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此都制定了相关法律,对食品可追溯性要求进行了严格规定。ISO 8402、欧盟委员会将可追溯性分别定义为通过记录的标识追溯某个实体的历史、用途或位置的能力或追踪食品(饲料)在投放市场的各个阶段,包括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的能力[1-4]。从国际食品安全发展动态来看,欧盟为应对疯牛病事件,将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要求所有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具有可追溯性,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纷纷在国内推行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追溯性提供给其透明的产品信息,消费者有权利做出知情选择。在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农产品的产销特点,应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势在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保证。社会各界应加快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

2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全国性统一的信息平台尚缺乏,追溯系统之间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不同的追溯查询系统只是在一定区域实现了农产品的追溯管理。各系统之间互不兼容的现象大有存在,这给消费者、政府部门的需求带来巨大不便。追溯查询系统呈现出碎片化状态,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务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分中心。

2.2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缺乏,追溯体系可持续发展受社会参与度低的制约

诸如记录信息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无法作为地方监管部门跟踪执法的依据,加入追溯系统的企业或合作社的负担增加,且回报不理想,甚至还要承担追究责任的风险,消费者也缺乏对追溯产品的了解等,造成追溯系统采集的信息未能满足相关利益者的要求,使相关利益主体缺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意愿,进而导致推广应用追溯系统比较艰难。

2.3追溯软硬件配置缺乏,市场难以消化实施主体建设运行成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公共品属性,政府应该组织并承担初期的平台搭建和示范应用成本,使通用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信息采集终端得到有效的开发,并且使实施主体免费享用。在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完全由企业投入并维护运行追溯系统不现实。

3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3.1可追溯体系的内涵

目前,尚未有关于食品可追溯性的定义的统一权威定论。在承认产品的可追溯的基础上,美国学者Elise et al[3]和丹麦学者T·Moe[2]各持观点。前者认为食品可追溯性是指在整个加工过程或供应链体系中跟踪某产品或产品特性的记录体系,并根据可追溯体系自身特性的差异设定了3个衡量可追溯体系的标准,即宽度、深度、精确度。后者认为产品路线和有效追溯的范围组成了可追溯体系,理想的可追溯体系应该包括对产品及其相关活动的追溯,可追溯体系按照实施范围不同可划分为企业间可追溯体系和企业内可追溯体系。

3.2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模式

实施可追溯体系可有效保障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为此,各个国家的农业与食品行业都开始重视和开发食品追溯系统,以完善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Schwagele系统介绍了欧盟对整个食品供应链可追溯性的要求,提出食品生产领域的记录采集和储存方式,建立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主要应用在牛的生产和流通领域[4]。牛肉属于价值较高的产品,个体标记相对较为容易,其生产及包装特点决定了基本部位产品可以做到个体追溯[5],这与一些价值较低、混合包装的产品只需追溯到生产批次不同。Smith认为美国食品工业已经发展应用一般性的食品追溯系统,并在畜禽产品上启动了国家动物标识系统。欧盟常采用EAN·UCC编码技术,此外还有电磁卡技术、电子标签(RFID)技术和DNA技术等,利用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对追溯系统的各个环节运行进行监测[6]。杨明等[7]认为可追溯体系的建立过程应包括内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外部追溯体系的建立及可追溯体系的网络化建立。徐焕良等[8]认为肉品追溯系统则分为车间追溯和宰后至销售的全程追踪。吴晓萍等[9]以对虾产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从对虾养殖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和追溯。徐成德[10]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状况,认为实践中还存在追溯系统不兼容、追溯信息供给和使用效率低、追溯技术较落后、追溯成本较高、相关利益主体缺乏参与意愿等问题。

3.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主体行为

根据政府采取的政策差异,可追溯体系有自愿型与强制型2类[11],前者有美国和加拿大,后者有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施晟等[12]分析政府建立食品安全追踪制度现状,提出相关措施以改善可追踪系统的信息传递效率。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主体是生产者,国内外学者从微观主体角度研究出发,动机研究、成本和收益分析是管制和激励措施针对的集中方面。企业实施自愿可追溯体系的主要驱动力是更高的机会主义行为、产品不确定性、难以识别的食品属性、更高几率的道德风险以及增加的监测成本[13]。而生产者的收益主要是更加有效的召回制度、减少被的风险、增强供应链管理、可能的额外价格提高疾病控制能力、对贸易的正效应、增加透明度和更容易获得产品许可证等[1]。对企业而言,会在从中获得的收益以及投入成本上,选择是否实施可追溯体系,农户执行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会在获得更高的净收入上得到体现[14]。杨永亮[15]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的建立受认知程度、有无支持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发展的政策、文化程度、经营规模、价格预期的显著影响。消费者是可追溯食品的使用主体,深刻影响生产者生产行为和政府制度安排。一些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很少,特别是与其相关的技术方面。Kiesel er al[16]调查发现,消费者期望可追溯应该简单的质量和来源等信息标识而不是详细的可追溯信息。周应恒等[17]研究表明,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牛肉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对信息可追溯性及标签的认知水平和对信息可追溯标签所携带信息的信任程度,如性别、婚姻、家庭规模、职业和年龄。王锋等[18]研究表明,职业、购买行为以及信息等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和支付愿意均较低。

上一篇:一例禽霍乱的诊治 下一篇: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布局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