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时间:2022-06-12 12:27:08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语文课改实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改变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教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跃了师生的思维,激发了师生的创新意识,融洽了师生关系。我们看到,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几个误区。

一、语文课轻“语”

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文本理解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语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有理解清楚,就跨过文本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就是一种极端。语文要工具和人文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走向“头重脚轻”。

二、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

在课改实验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或连续提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或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是学生在主动学习,但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仍然是一方强行灌输,一方消极接受,与新课程中的阅读对话是背道而驰的。

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应该说是一种革新,但“满堂问”绝不是我们的追求。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金钥匙,但是提问不能太碎太杂,更忌“满堂问”。教师要把握两个关键。首先是设计问题要找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对课文而言,覆盖全文,能取得“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效果;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其次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地把握学生思维流向和流程的教学机智。如果提出的问题学生已经理解,教师就不必按教案中的步骤一一追问学生,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推进。

三、空洞的热闹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自然课堂形式随之多样: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们在开展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的精力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发学生思考。所以,教学中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花样,脱离、偏离、忽略文本,则无异于本末倒置。

四、课堂教学“虚化”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只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做“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流于形式。其次课堂“虚化”的问题还存在:(1)目标“虚”。目标设置的高、多,课堂上得不到落实,特别是知识性的东西得不到落实,工具性的东西被忽视;(2)评价“虚”。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虚”,只说答得好,“答得不错”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发展独特性,如果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则无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多媒体使用不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化教学手段所能比拟的。他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所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运用音像手段,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时,教师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形象)与抽象(语词)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的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代替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了“立”而求新立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新课程健康发展。

上一篇:初中数学总复习之我见 下一篇: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