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专业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构建

时间:2022-06-11 04:19:00

动画专业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构建

本文论述了通过动态Flash技术构建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设计思想和框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网络教学平台的解决方案。

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技术特点

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具有易用性、交互性、高度自定义的特点。一般用于此类平台建设较成熟的技术有Flash、Ajax、HTML5等。本文主要以Flash技术为主做初步讨论。

Flash技术在早期主要应用于网络广告、小动画等领域,此时的Flash简称静态Flash。经过近10年的发展,如今的Flash早已发展为具备优秀的互联网及移动设备应用开发能力的动态技术。使用动态Flash技术制作全平台与静态Flash作品主要区别在于:

1.文件结构不同

静态Flash作品的所有内容都在一个fla文件内,而全 Flash平台的文件由若干个文件构成,分别在各自的对应文件内,并且可以随发展的需要扩展而无需做大量修改。通过Action Script的导入和跳转控制实现动画效果,且同时可以加载多个外部文件资源。

2.制作思路不同

静态Flash作品的制作一般是一个独立的文件,时间轴的规划较简单,设计好动画效果随时间的变化或场景的交替变化即可。全Flash平台制作则需要整体的把握,不能仅仅将Flash当做动画预演的工具,在用户界面层通过不同文件的调用和控制来实现平台的动态效果,这就要求制作者有明确的思路和良好的制作习惯。

3.文件播放流程不同

静态Flash作品通常需要将所有文件资源导入到一个文件内,通过浏览器将文件全部加载完毕才开始播放。但全Flash平台是通过若干个文件结合在一起,在加载时更符合Flash软件产品的流媒体特性。每个单一文件的体积可以非常小,通过按要求分步载入其它文件的方式浏览,这样就减少了访问者的等待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和网络带宽。

4.功能设计不同

静态Flash作品仅仅是一种动画展示,全Flash平台具备离线操作能力,结合ASP、PHP等编程语言可以在不刷新浏览器的情况下执行预设功能,即使短时间内网络不畅也不会影响教学平台的使用。

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应用工具,以教学、交流为中心,实现师生之间,院校之间的自由交流。此类多媒体教学平台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课程内容模块

在此模块中,浏览者可以方便地浏览本专业的公开课程、相关资料及教学计划等。教师和管理者要能很方便地管理各部分的教学内容,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为教学平台的其他模块提供引导。

2.在线学习模块

在线学习与课程浏览不同的地方在于其需要提供一整套学习工具,包括笔记功能、断点记忆、在线问答等等。教师能够利用此模块网络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源,并能针对不同学生为其量身订制学习计划,因材施教。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架设规模稍大的服务器设备,开设在线讨论社区。

3.教学资源模块

动画专业的教学资源涵盖极为广泛,通过网络教学资源无论在速度上还是数量上都比传统的课堂传播效果好。由于教学资源本身琐碎而庞杂,有的是一部电影,有的甚至仅是一两张图片,一段百余字的文章,使用传统的硬盘储存方式很难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顺各个资源之间的知识结构关系。4.专业动态模块

由于动画专业本身强调实践性,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迅猛,在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同时,为学生介绍业内最新动态和新技术成为一种必需。同时此模块还具有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功能,在展示业内信息的同时,可以邀请相关企业和项目组在本平台用人信息,作为回报可以开辟出广告模块,逐渐实现本平台自主运营。

4.硬件投入

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软件设计建立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之上,完整实现预设功能大致需要以下几种设备:多媒体服务器(视教学平台规模大小而定)、教学终端设备、网络连接设备、音视频采集设备等等。教学平台内部应形成局域网,教学服务器与机房对接的同时要对外网开放端口,同时应优化校园网与外网的连接环境,保证外网访问的质量。

教学平台信息资料建设

构建多媒体教学平台目的是实现网络展示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和管理员将彼此相关联的专业内容通过合理组织立体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的学期兴趣和自学能力,同时不能影响学生对知识主干框架的理解,不能使学生感到内容混乱。因此,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是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关键环节。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将课堂授课过程做实录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录像的基础上加入后期制作,强化教学难点和重点;不断扩充资源库的书籍、音视频资料,所有内容应建立在准确、经典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展示;运用多媒体技术自行创作开发课件、电子教案。

总之,整个多媒体教学展示平台的设计以动态技术为手段服务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交流成本,扩大学科社会影响,积极开展院校间学科交流为设计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设计色彩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综合实践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