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所模式

时间:2022-08-29 03:26:10

探析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所模式

根据高校自身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所模式,试图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创立和建设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是艺术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其次,创建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的目标。再次,创建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实施方案等。

艺术教育是为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国民经济发展培养艺术综合性人才的摇篮,我国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致力于培养艺术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短短二十多年,我国艺术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但中国的设计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亟待解决的是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产出与设计人才需求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现状,根据高校自身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所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是摆在设计艺术教育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创建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是艺术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

1.创建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是时展的需要。21世纪是设计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衣食住行所存在的人类空间需要设计做出功能与形式的相应发展策略,研究所模式为设计艺术的内容的新陈代谢和审美形式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研究与实践的平台,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些专门的研究机构。

2.创建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不断发展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设计人才,但毕业生实践能力弱,创意能力不强,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3.创建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是教师工作和学生自我求知定位的要求。师资来源大多从学校到学校,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行业情况知之甚少,难以达到双师型要求。由于缺乏理念的目标管理,学校难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项目,学生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亟待提高。

4.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繁多与社会对设计人才多元化需求之间的错位。单一的实践模式已无法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只有探索多元的实践教育模式,才能解决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问题,研究所是为实现市场需求与高校艺术人才良性互动而产生的实践教育模式。

其次,创建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模式的目标。

1.创新设计艺术类专业的特色实践教学模式。根据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所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是以专业为依托,密切联系社会,了解市场规律,参与市场竞争,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师生参与设计实践搭建一个专业平台,提升设计能力。

2.把握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优化调整现有的艺术专业课程结构和和教学内容,构建设计艺术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考核与评估体系。

3.研究所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方法,摆脱过去一味强调学生追求结果的应试教育模式,建设一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具有实战经验的师资结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研究所模式的实践教学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依据学院的综合优势,开展纵向、横向设计项目的承接,来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研究所的实践中,加大产学研的力度。

再次,创建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和对策。

1.确立实践课程管理目标,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艺术设计专业性质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达到一定的专业素养要求。在研究所中,学生必须了解开设这门实践课程的理由,以及该实践课程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岗位之间的联系,课程目标的确立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哪一项或哪几项工作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师生明确该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实践教学实施的指挥棒。

2.设定实践课程。通过研究所中的师生间交流,结合课程所对应的实际项目,将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目标具体化,按实际的设计工作流程细化到所对应的能力点上,将课程目标具体化、实际化与可操作化。

3.组织和遴选实践课程内容。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纳入课程内容的遴选和组织之中,根据不同师生、不同实际项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原来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重组、替换、拓展等处理,将课程的规范要求与学生的创意空间及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4.建立实践项目操作平台。通过研究所与设计公司合作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市场大循环中,了解最新的设计市场动态和设计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并以此及时充实教学内容,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窗口和平台,缩小学院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地方设计需求进行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教育模式。

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研究所以研究所为依托,把握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遵循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客观规律,建立并逐步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新体系。以期对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有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寻找更理想的实践模式。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本文系吉首大学2012年教改课题“普通高校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吉首大学2014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西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一篇:给排水中的节能节水措施探析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