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中职化学教学效果

时间:2022-06-11 11:18:20

浅谈如何提升中职化学教学效果

摘 要: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客观需要为学科教学的立足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联系当前中职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发散思维为目的,共同探索优化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相关路径,以期对中职化学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校教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教学策略

探索教学创新、优化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广大教师的基本执教原则。同时,优化课堂教学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关键点就在于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由此,教师应当结合当下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积极与热情,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跨越。

一、当前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然而,仍有部分中职学校采取以理论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也没有将知识和实际的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加之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思想随意性较强,导致缺乏学习的动力;教师教学中也时常出现“教师台上大讲特讲,学生台下各忙各的”等低效教学现象。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管理安排难满足化学实验需求。中职化学教学之中的实验教学未得到真正的重视,比如,实验解析方式单一,实验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等。此外,还有部分职校仍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或是只进行耗时短的实验,其他拓展类的探究实验和分组实验都很少进行,导致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二)化学学科教学认知和目的有所偏差。部分教师仍执着对化学理论的反复分析,力图强化学生记忆,对于实验就只进行现象或结果的口头描述,对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深入剖析和引导学生思考,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性目的。

(三)教学活动开展不善于应用现代技术。部分教师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思维定势中,坚持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意尝试新型教学法,甚至排斥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二、提升中职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有效注意

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即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中职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象,所以,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是否新颖、刺激对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具有非常重要影响,要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时,让学生认真观察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现象:在烧杯中放入一定量的蔗糖,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湿,搅拌均匀后,沿玻璃棒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浓硫酸,继续搅拌,蔗糖的颜色由浅黄到棕黄再到棕黑,形成黑色固体,体积迅速膨胀,最后形成疏松多孔的碳柱,伴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该实验俗称:“黑面包”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探索欲望,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浓硫酸吸水放热,使蔗糖脱水碳化,生成的碳被浓硫酸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该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二)发挥课堂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艺术是实践新课程理念、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明确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借助各种训练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化学变化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以激起学习兴趣。例如,展开“天然水的净化”的验证实验,演示如何利用明矾、沙石、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过滤杂质功能的物质将一杯泥水进行除杂,最后加入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以完成整个水的净化过程。浑浊的天然水加入明矾后静置一段时间立即变得清澈,这般“神奇”自然能引起学生好奇,教师再由此导入知识点,分析出Al水解形成 Al(OH)3胶体,由于Al(OH)3胶体吸附力强,且带电荷与泥土胶体相反,使得浑浊水中的杂质被吸附,胶体与Al(OH)3胶体发生电中和而沉降,从而得到清水。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学生感性认知

部分中职学校受条件所限,针对一些耗材比较昂贵的,或是有毒、有污染的,甚至涉及物质微观结构和实验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都无法正常开展,只能由教师用语言讲述出来,学生难以从中建立科学的化学模型,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出现,将难以在课堂操作的化学实验幻化为过程以生动逼真的动画和影像呈现,使学生能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科学而严谨的概念与知识体系。比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转移电子数目的关系,将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的例证过程直观呈现,新颖、动感的情境令学生好奇心倍增,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再因势利导展开教学,抓住“氧化性、还原性的本质”这一教学关键点,强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的基础认知。

(四)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

在多年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驯化”下,学生对化学学习长期处于一种“麻木”状态,亟须以一种新颖且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方法触动学生的兴奋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强化化学实验教学是优化中职化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如在讲解氨气的性质时,让学生认真观察氨气的喷(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泉实验:如图所示装置,

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酚酞,挤压胶头滴管中的水,再打开止水夹,会看到在玻璃导管口形成美丽的喷泉,瓶内溶液呈红色。该实验现象明显,十分美丽,能迅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再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通过玻璃导管压入烧瓶,由于酚酞遇碱显红色,证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成碱性。该实验关键是氨气应充满整个烧瓶,而且烧瓶要干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又如在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如果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会污染环境,所以让学生们讨论要用什么物质对尾气进行吸收?如何设计让该实验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我就逐步引导学生对该实验做了改进,效果明显。如图:

用上述装置可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也可验证SO2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所以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验条件和学生实验能力,选择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开动脑筋,探索分析实验规律,不仅使之自学能力得到培养,也充分锻炼了自主操作的技能。

(五)引导学生问题探究,拓展学生发散思维

探究性实验没有固定的模式,结论也充满悬念,为深层次的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如图所示,

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酚酞,该装置中烧瓶口的橡皮塞是单孔的,没有带水的胶头滴管,让学生们讨论引发喷泉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喷泉实验的本质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的气体压强迅速减小,外界的大气压把水压入烧瓶内。所以引发喷泉实验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造成烧瓶内外气体的压强差,这时学生们就容易想起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方法一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水浸泡的棉布捂住烧瓶,瓶内的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再拿走热布自燃冷却,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少,外界的大气压把水压入烧瓶内引发喷泉。相反,方法二是打开止水夹,用冰水浸泡的棉布捂住烧瓶,瓶内的氨气遇冷收缩,压强减小,外界的大气压也会把水压入烧瓶内引发喷泉。像这样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可以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实现发散思维的有效锻炼。

上述提升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路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教学精髓,不断反思与求索,促使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更有活力与激情,以教学效果的提升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娥英.关于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

[2]吴为.浅谈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2).

上一篇: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存方式 下一篇:妥善处理五大关系 确保项目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