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半程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6-11 08:18:23

高职校企合作半程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订单式人才培养越来越被重视。按合作的时间划分,可以把订单分为全程订单和半程订单,本文对半程订单班的实践进行分析,剖析问题,探索方案,以使得订单培养更好地实施。

关键词:半程 订单班 校企合作 高职

订单式人才培养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步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众多高职院校认同并积极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且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复杂的问题出现,使得订单培养显得不够规范,不够成熟。

一、半程订单班的实践

(一)半程订单班的界定

半程订单班指学生在校正常学习1-2年时间后,由用人单位根据发展需要,从各相应专业的在校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新的班级,校企双方共同对学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之后录用考核合格的学生。

(二)半程订单班的运作

1.签订“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协议”

在校企合作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明确校企双方职责。

2.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

企业对自愿报名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进行选拔,选拔方式包括笔试和面试,学校将为整个选拔工作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协助,入选的学生将单独组建“订单培养班”。

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所应具备的各种职业素质与能力,将这些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4.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人才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校选派出骨干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社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政治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与培养;企业则选派出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业务能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工作场地和设备,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训练,培养毕业生的岗位工作技能。

5.企业参与人才质量评估

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

6.企业按照协议录用毕业生

订单培养教育完成后,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录用合格的毕业生,安排学生到企业就业。

二、半程订单班存在的问题

(一)订单班学员稳定性不够

虽然订单班学员是在参加了企业的宣传之后,自愿报名加入的,企业也派出了专业人员进行了面试,但是在合作一段时间后,有的学员开始抱怨学到的太少,企业没有兑现承诺,有的抱怨太辛苦,像是廉价劳动力,有的担心毕业设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毕业,有的学员提出要退出,企业也对有的学员不满意提出要退回。订单班人数越来越少,严重影响订单培养的进展,也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专职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订单班成立初期,学校选派了专业教师作为订单班的专职指导教师。由于专职指导教师专业的局限性和兼任的缘故,他对企业的培训内容一知半解。在订单培养过程中,他对学员指导往往不专业不到位,不了解学员在企业情况,无法及时解决学员困惑,造成了学员有被弃之不管的感觉,同时也起不到督促企业按照协议培养学员的目的。

(三)前后培养方案融合度不够

半程订单班学员来自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入校前已经制定好,却无法与后期制定的半程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衔接,主要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周到的安排。企业和学校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足够的沟通,使得订单班方案和大纲方案冲突重重。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订单班学员的正常毕业,影响了原来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增大了学校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工作量。

三、半程订单班运作构想

(一)提前宣传,构建订单班选拔机制

订单班学员选拔工作不能只在开始组建订单班时进行,应该要提前宣传,建立规范的相关选拔机制。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对其宣传学校工学结合模式,让其了解订单班性质、培养目的及开班时间,进行前期宣传。在正式选拔前,充分宣传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面试,同时考虑班主任意见,筛选出职业素养较好的学生。对选的学员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客观理性正确地认识订单培养过程。一届订单班获得良好口碑后,有利于校企的长期合作,有利于订单培养的良性循环。

(二)三方考核,建立建全专职指导教师考核机制

建立建全专职指导教师考核奖励机制,可以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由企业、学校、学员三方共同打分,可以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专职指导教师可以考虑从专业带头人里挑选,并及时安排其到企业参加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这样既有利于专业带头教师更好地指导新生学习专业知识,也有利于订单培养的前期宣传工作,同时专业带头教师对订单班学员的情况有了较多了解,在指导学员实训实习时更加的得心应手。

(三)提前规划,制定适应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新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统筹规划课程安排、技能证书培训等。订单班人才培养的制定要请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专业团队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共同研讨协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要和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课程置换要紧扣企业的培训内容。融合度高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解决学员的后顾之忧,也会减少订单班带来的附加工作量,让订单培养显得更加的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高职校企合作订单班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1)

[2] 陈传端、谢英星、周静.高职院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尝试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3] 马雪峰、韩加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班”全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52-54

上一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下一篇:浅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