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敢于问、善于问的习惯

时间:2022-06-10 10:55:59

培养学生敢于问、善于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便是由提问开始的。可见,让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必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益处。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学生天生好奇,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和许多问题,数学也不例外。可是我们学生为什么提不出问题呢?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学生不敢提问。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致力于创设一种和谐的问题环境,使学生有提问的胆识和勇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信心的形成特点,打破学生自卑心理和疑问状态,激发“我能行,我提的问题真棒”等自信心的意识,从而树立学生提问的自信心。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鼓励每个学生,要时刻注意情感的释放和启发。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在无形中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上的距离,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快地学习氛围。课堂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可以畅所欲言、自由发挥,于是便敢于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来满足他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二、提供素材,让学生想问就问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抓住数学思维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促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习惯的开始。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对教材灵活应用,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激发问题兴趣,从而养成提问的习惯;增强质疑意识,促习惯提问。良好的提问习惯是在日积月累的不断质疑中形成的。在数学教学时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鼓励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增强学生质疑意识,从而形成提问习惯。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提供素材,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善于提供富有思考性的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要提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问题,更要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要对一些知识大胆质疑。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另一方面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掌握方法,培养提问的技巧

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提问的方法与技巧的培养尤为必要,这样才能“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漫”。①观察提问。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借助观察学生能从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联想提问。学生善于想象与联想,却不会运用去发现、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在思考中就某一事物而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其他事物。③猜测提问。猜测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问题。这种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瞎猜,而是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来猜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和认知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计具有知识过渡性的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创造性地猜测出问题。④归纳提问。数学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在归纳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乐于提问

适时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可笑的问题,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就要给予表扬。在这一积极评价的体验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就会毫不拘束“抢着”提问,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我学习,我快乐 下一篇:高校艺术专业课实效性教学的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