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时间:2022-06-10 09:24:24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究

摘要 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理念往往有脱节,教师实施的“自主”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只是形似,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只有形式,没有实效。因此,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跃入高层这个细节入手,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教师讲解;学生理解;教学实效性

课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例子,是学生直接参与对话的重要文本,也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一个重要中介。同时,学生对课文理解也是对作品或作者和世界的透视,通过课文的理解来发现人与社会的属性和生活领域。因此,教师在讲课文时应引领学生多维度地理解,产生自我建构,形成个性的深入,即达到阅读的“高层”。这里应这样理解“高层”,即学生阅读课文后使其思想净化、情操陶冶、心灵感染等,建构属于自己的意志、思想认识水平、性格、气质、修养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理解跃入“高层”呢?笔者认为,教师作为阅读对话的参与者、探究的引领者,应按以下4个步骤思索讲解。

1 接收•复述

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同样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作为引领者,教师怎样来理解文本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教师的理会和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理解、感悟,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教育资源(教师的言行知识和学习的方式、理解问题的方式等)[1]。当教师对所学的东西感悟后,就将一种资源变为另一种让学生接受的更近、更直接的资源。所以对于文本,教师首先采取接收的姿态,换一种说法就是更加“原汁原味”一点,尽量减少自己的理解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对文本的界面的接触向零距离靠拢。对文本的讲解采取复述的方式,将作家、作品背景等的全貌叙述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得到更原始的第一手材料,让他们自己深入其中,才能有对课文理解跃入高层的材料基础。就像弹簧,学生的理解起点最低而产生的飞跃高度将最高。所以教师讲课文的时候尽量接收文本的信息,接下来复述给学生,把许多的疑惑转让给他们,会收到更好更妙的效果。

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笔者只做了4件事。第一件事,学生认真读课文,以一个“……的皇帝”的形式给课文加小标题。第二件事,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内容。第三件事,组织学生讨论:这个皇帝上当受骗怨谁?第四件事,讨论研究:那两个骗子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那么多人受骗?他们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挖掘教材,原始状态呈现问题,让学生最本质地理解课文,其中并不掺杂教师任何的认识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 处理•理解

期待心理是产生兴趣的重要资源,所以学生的期待会使他们对于想知道的东西产生兴趣。学生对于得到复述的第一手材料,总是想听到老师的解释,同时把这种解释与自己的想法印证,毕竟教师的知识水平比他们高,社会阅历比他们丰富。教师接下来就应对文本进行处理。所谓的“处理”应该是对课文的加工,包括文章结构、内容、思想、艺术的价值等的综合加工,形成更加接近于现时代的有利因素或符合本地区、本校的更多的成分。同时教师应把这种处理的结果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使这种教师的处理结果对于学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解释也是展现教师的处理思路,让学生有更好的借鉴,扩展学生的理解视角。

如对鲁迅《风筝》一文的处理,就可以先去掉其中“扼杀少年的天性”这一思想含义,可向学生解释到:对于这一含义当时的“我”根本没想到,毁掉弟弟的风筝只是鲁莽行为。这样的解释更能让学生走上开阔的思想原野,而不至于走入一个狭窄的胡同。同样,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本文的主题是课后练习三的第3个答案的话,那么学生对课文的所有认识可能都会围绕着这一点来理解,而并非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其实笔者认为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作者虽是以一个儿童的眼光来写童年往事,但文本中隐约可见对当时教育制度的一些不满。有这样的理解不应给予否定,而是一种认可与赞扬。

3 贮存•评价

在上述的两个阶段师生的互动联系或许不太紧密,因为接收复述和处理解释主要是由教师来完成,而学生比较被动地听教师的复述和解释,从而为自己的提升打下基础[2]。那么完成了前两阶段的工作后,后面的阶段发育就是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提高。教师分别把接收和处理的东西贮存起来,学生把教师给他们复述和解释的知识贮存在那里,师生共同参与对文本的评价。在贮存的步骤应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加工而不能原封不动地放在那儿,同时贮存也应包括对生活的内容、接触的自然、社会知识的领会并一同放在“仓库”中,尽量形成自我个性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生活实际对文本给予更全面的评价。

如对于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师生都应结合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来感受景物对于人们精神的影响,把文本的景致与家乡的景物融合在一起储存起来。而评价就是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活经历和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不尽相同。教师以自己的评价来引领讲解,让每一个学生得出自己的阅读结果――评价。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反复强调“自己”,即新的看法、疑问等都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学生评价的结果不要紧,注重的是评价的过程或者怎样评价的,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式方法就是成功。比如《春》,教师用自己的生活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的美景;用自己对春天的爱恋去感染学生,但很可能学生不“买账”,因为他所看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文化背景与教师有较大的区别,加上自己的储存和生活经历,就会联系到现在的环境污染以及不准集体出游的苦恼,这样就很可能弱化文本的美的情感因素。那么此时就要与学生一起来提取有利的因素,创造出更美好的感悟和有价值的东西。

4 提取•创造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三阶段的贮存、评价的任务后,就进入阅读教学的最后阶段――提取、创造。要提取的是前面所有的东西,那些经过师生加工的知识、能力储备,因为加工结合了自己的更多的东西。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理解体味得到的不仅仅是对于客观的关照,而且有更多的主观的热情的思索和感悟。因此,理性地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和差距;对于作品或作家的构思,要让学生了解虚实关系,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结合课文而得到的积累的提取是化感性为理性的过程,是从热情的痴迷状态进入冷静的取舍阶段。故而提取是“取舍”而不是全部拿出来,教师要用自己的提取态度正面地影响学生,哪怕有违自己的初衷与认识,也要和社会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最后的创造就是收获结果的境地,也是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跃入的最高层。只有创造才能说明有所收获,对于作品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创造就是学生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和追求价值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出美好的健康的情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教会学生运用技能技艺,把认识性的东西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顺利完成创造的过渡,达到理想的目标。

如在学习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时,结合前面阶段的思索结果,学生对“艰难”与“雄健”的理解还是会产生创作的障碍,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差距太大。教师就应结合当今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分析与课文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现实危机感,从而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精神产品,用语言的物质外壳来包装。

总之,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跃入高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讲法对于学生的理解起到直观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理解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具有大胆的、符合现实的、美好的想法;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灵活处理各种能力的关系,把握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前进。■

参考文献

[1]欧阳芬.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浙江省玉环县清港中学)

上一篇: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数学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