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的再认识

时间:2022-06-10 11:53:55

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的再认识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进行了探讨研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旧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的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加强学生对运动技能学习,丰富课堂教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运动技能;创新关系

一、研究目的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强调了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新的标准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课程目标,并没有规定教学的具体目标,使得习惯了以体育技能和运动素质作为主要评价对象的体育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如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这是教学体育课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和逻辑推理法。

三、结果分析

(一)改变体育课旧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在被动灌输下学习,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很难发挥,这种教学过程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久之形成了单调、枯燥与乏味,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厌上体育课的现象。新的课程标准在体育课中,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了组织教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中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了情感教学、快乐教学、主体教学、体育游戏、情感分组、激励性评价、师生互动、合作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和激励,并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

(二)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素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即教师可以超越狭隘的教材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要了解学生喜爱什么样的体育课内容下功夫,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只要方法得当,多考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完成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突破,要展示新东西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传统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材。

(三)加强对运动技能的教学

运动技能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体育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并且掌握运动技能本身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对其他各种教学信息特别是学生情况分析,对教材适当处理,处理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梳理、调整、改造,以及使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真正适合教学实际。对运动技巧问题处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可以通过问题的思索去发现知识,加深印象,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问题化的处理不能简单把教材的表层内容分解成“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几个部分,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善于通过变换角度,改换方式等问题具有新鲜感和趣味性,增加问题的吸引力。比如,在投掷技术教学时,教师都强调“满弓形”用力动作要领,为什么要这样作呢?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演示:“有一细竹做成弓形,将一块小石子弹出去”,学生就知道“满弓形”动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而再提高学生与物理上的力学知识联系起来,就加深了理解。

(四)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他的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是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总之,体育教师应站在体育课改最前沿,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朱万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让古典诗词走进写作 下一篇:教学机智的典型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