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6-09 11:18:43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基础,从考核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541-02

The Constructing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DING Chun-ling

(Anhui Xinhua University, 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the constructing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s explored, from three aspects namely assessment methods, teaching ways and teaching contents.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彻底的改变了现代人们的生活,它使得计算机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从业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学生掌握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程序工作原理和过程,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就业打好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得到了重视和推广,目前许多高校的几乎各类本科专业都要开设一到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不同的院校略有不同,但大多不外乎《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者《大学计算机基础》)、《VB程序设计》、《VFP程序设计》和 《C语言程序设计》这几门课程,其中《C语言程序设计》是几乎所有理工类专业都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是必须抓好的重要环节。以下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基础浅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 C语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抓好实践教学可以加强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技巧。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学生上机实践兴趣不高,对上机实践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性,实践教学内容和后续课程脱节等,考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1 考核方式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在学生当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只要求通过考试、拿到学位证正常毕业的态度,他们更关心的是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很高,上机实践兴趣不高,对于程序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思考解决,对老师依赖性太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把上机实验的成绩纳入课程最终成绩,构建一个合理的考核体系,利用学生对考试的重视为驱动,来提高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语言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① 日常考核:规定日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或更高的比例,让学生在每次上机实践的最后演示所实现的程序功能并解释算法思想,当场打分,把分数作为确定日常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这样就能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实践的重视。

② 期终考核:期终考核不但要进行笔试,还要进行上机考试,机试的目的主要在于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和机试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生成期终成绩,然后再结合日常考核成绩生成课程总评成绩。

1.2 教学方式体系的构建

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① 小组式教学:团队组织和合作能力是实际工作中很重要的方面,对一个人的事业成绩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独自完成上机实践任务,学生之间缺乏沟通,程序的优劣没有对比,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在C语言实践教学中引入小组式教学,开展小组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让学生自由结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2到3人,每次上机的任务由小组成员合力完成,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最终确定一份最优答案作为评定小组当次上机实验成绩的依据。

② 项目式教学:C语言实践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说学期教学任务结束、考试过了就截止了,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C语言是核心专业课,在毕业后实际工作中也会用到,C语言的学习是无止境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适应将来工作要求,可以用项目、比赛等带动学生参与C语言实践,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软件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教师申请的课题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在项目中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1.3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既要考虑保留经典的实验题目,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新的实验内容,同时还要考虑后续课程的学习,避免课程之间脱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实验内容的层次性:在选择实验内容时,要注意实验题目难易程度要合适,要体现出梯度层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避免能力强的学生有大段的时间无事可做,而能力差的学生又一个题目都做不出来,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可以把每次的上机题目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拔高题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的完成相应内容。

② 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实际意义:C语言的理论知识点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前后关联循序渐进的。有实际意义的题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兴趣,在通过经典题目练习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有实际意义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门课是有用处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把系统的功能模块分解到相应的章节,使学生在学习了相应的知识点后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最后把各个模块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③ 实践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结合: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因此在C语言实践教学中,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也要有所变化,实践教学内容要考虑所属专业及后续专业课,与具体专业需要相结合,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能进行实际的应用,避免课程之间的脱节。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C语言之后,后续学习单片机课程时,需要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但不少学生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在C语言实践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把单片机的内容穿来,在课程间做好过渡。

2 结束语

实践证明,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教学效果较之以前得到明显改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可以灵活地推广到如《VB程序设计》、《VFP程序设计》等课程。

参考文献:

[1] 戴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园地,2008(10):108-109.

[2] 石玉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学,2009(5):302-303.

[3]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现影机技术发展探讨 下一篇:基于TPM的安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