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06-09 07:48:23

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

摘要:建设高教强国要求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加大经费筹措和投入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与科研创新实力,在学生身上下工夫、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科学管理上做文章,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重视高等教育的开放与交流,扩大资源共享,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些问题,才能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高教强国。

关键词:高教强国;高等教育质量;路径

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教强国的诉求

经过最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7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2700万人,高等学校的数量也达到3100多所,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任务,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了着重强调,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迈进的步伐。建设高教强国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及创新文化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建设高教强国要求做精做强研究型大学、做特做强行业性大学、做实做强普通高等院校、做活做强多形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需要切实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在先进大学理念的指引下,营造适合教育发展的社会、法制环境,合理、有效地配置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如何保证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成为政府、高等学校改革发展重要议题,也成为社会评价高等学校的重要尺度和依据。

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高等教育经费到位

1999年扩招以后学生人数从1998年的不到800万增加到2007年的27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规模世界第一,高校规模也连年扩张(见表1)。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连年扩张相比,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却呈现连年下降态势(见表2),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源数量的急剧膨胀形成比较明显的矛盾。资源(政府资源、内生式资源、社会资源)投入不足,不能满足高校发展需求(见表3)。1998年高等教育财政性生均预算经费为8529元,而到2006年只有5375元。教学资源稀释,经费投入跟不上,难以满足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在高校收费标准不能有大的提高情况下,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目前高校债务总额度达2500亿,占GDP的1%,经费短缺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

从国外经验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都有巨大财政支持,政府都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教育投入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到2006年美国的教育经费大约是2.5万亿美元。建设高教强国要求政府部门必须把对教育的投入由认识上的重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各级政府应主动承担投入的责任,从法律上保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保证政府在教育投入体制中的主渠道作用, 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为建设高教强国提供保障。保证《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特别是生均教育经费要及时、足额到位,落实教育部“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一般不应低于20%”的规定。

拓宽教育投入渠道。斯坦福大学的“本科教育筹款运动”始于2000年10月20日,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海恩里希在他的就职典礼上发起了这一历时5年、计划专门为本科生项目筹集10亿美元的运动。2005年12月31日当“本科教育筹款运动”按预定计划结束时,这一筹款运动已经超过了11亿美元。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接受捐资办学的经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校进行捐资助学,并落实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经费的管理、监督经费的使用,对高校使用经费的效益评估,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要之举就是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声誉,许多高校采用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吸引优秀教师。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间爆发了一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争夺战,一些二、三流院校千方百计把他校诺贝尔奖得主吸引到自己的学校里,奥斯汀田纳西大学以11万美金的高薪和建立世界一流基本粒子研究小组的允诺,从哈佛大学挖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近年来,国内不少大学不惜花费数百万元吸引院士加盟,院校对优秀师资这一稀缺资源的激烈竞争。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师紧缺的矛盾严重,教师超负荷工作已成普遍现象。就师生比而言,有些高校已超过了1:20,最高的达1:23,二、三百人大班上课较多,实践训练缺乏,本应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成为“参观”。不合理的师生比给教师带来了过重的课时负担,教师们超负荷运转,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教师总量不足的背后,一些高校还存在着实际上课教师匮乏及大量上课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隐忧。表4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校35岁以下教师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

师资队伍的建设,数量是基础,质量是核心,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创造条件,加大现有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充实教学第一线,同时优化教师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完善教师的使用机制和流动机制。

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要确立“人才强校”战略,坚定不移地建设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与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以院系为单位,以学科为基础,不但注重数量的补充,而且重视质量的提高,弘扬大学精神,建设大学精神家园,为大师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努力营造追求真理、发扬学术民主的大学精神,做到“教授就是大学”。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平台、基地建设,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工作思路。

“请进来”――学校加大广揽人才、精选英才的引进力度。以开放的姿态,优厚的待遇,采取特殊政策,通过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障,吸引和会聚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注意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地引进吸收海外一批科研、学术成熟的优秀人才,构筑起与海外高层次拔尖人才、世界级顶尖人才合作交流的桥梁。“走出去”――学校鼓励教师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台“青年教师海外培训计划”,每年送大量的教师到国外跟著名的学者、教授、科学家做研究。“沉下去”――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对口行业或单位进行人员交流和考察学习。学校支持教师把教、学、研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从而

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使得教师的教学、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与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学缘结构优、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在关注教师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的前提下,学校还应特别注重加强师德建设,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推出“师德建设工程”,并成为学校加强教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内容,建立从师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师德评价机制到激励机制等相衔接的完整体系,不仅明确了全校所有职工都有育人职责,而且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通过以上一系列有利于教师培养、引进和激励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学校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学缘结构优、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在学生身上下工夫

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在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改革中,学生的问题应该摆在重要位置。以“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为教学理念,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营造研究型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力。高等教育除了要继续培养适应社会的人,也必须使他们能够面向未来,即产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教育是学生的自我实现过程,教育质量必然关注学生的发展质量,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课题,重视学生潜力的发展,以达到人的自我实现。

为回应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及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应实行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对于以考研和出国深造为目标的学生,学校以宽口径的学科教学为基础,注重学术研究能力和知识探索能力的培养,避免知识面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等弊端。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建立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对于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注重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类、应用类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教学,加强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创新意识等基本技能培养,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实施科学管理,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科学管理有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高等学校形成合力,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如何做到科学发展,关键看一所学校的管状况。管理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因此高校在注重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中应坚持做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实施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科学管理就是要遵循管理规律,科学确定管理目标,科学组织管理活动,做到科学管人、科学管事、科学管物,形成生机勃勃、秩序井然的育人氛围。严格管理就是要求全校师生都按章办事,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严格执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要求进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抓质量,对教学实施管理。实施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管理需要教学过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从单纯管理、检验教学质量的结果,转向管理好教学全过程的工作质量,开展全员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工作是全校的中心工作,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应参与到其中。实施全员教学质量管理,要求建立符合教育特点的岗位责任制,实行科学的评估和奖励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求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协调行动,确保质量。为此要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多样化,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也就显得日益重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充分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

(五)构筑国家、社会、高校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我国的高等教育将进入“后评估时代”。“后评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将是内涵的发展,高等教育界将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倾注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后评估时代”的教育评估应该将政府评估、社会评估和学校自我评估有机结合,使其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定位,分别采用审核、认证等方式,实行全国性或地域性的质量评估。明确评估管理与实施的职责边界,突出高等院校的质量责任与自。

发挥政府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世界各国均通过立法来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将评估活动置于依法治教的轨道上,使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日本2002年通过《构筑保障大学质量新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的事后检查和评估,而不仅仅是事前的把关,并将评估对象扩展到所有的私立院校。之后,日本政府几次修正《学校教育法》,使高等院校的外部评价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任务,并规定只有经过文部科学省认证的机构才有资格从事评估工作。因此,为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质量评估体系的建设,借鉴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教学评估模式与方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情况,构建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社会中介性评估组织,允许社会力量参与评估。建立我国的教育评估中介机构,采取“依靠政府,依托专家”的策略,评估中介机构要做到对政府“依靠”而不“依赖”。一方面,要尽力争取政府的支持,包括制度性的项目支持,另一方面,在争取政府的支持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

建立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估机制。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应主动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从而形成内外结合的、完备的教育质量调控和监督系统。在高等学校内部,应建立校级、院(系、所)级质量保证机构,人员由校内各学科专家、同行组成,经常性地或定期开展自我评估活动。为了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还有必要聘请校外同行专家参与学校内部的评估工作。院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的运行,可以使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重视后续评估环节,合理处理和利用评估的结果。在许多国家,对于新开办的院校、专业,评估是一项必要的程序,通过评估是批准或拨款的必要条件,政府、拨款机构根据有关评估结论进行决策;对现有院校、专业,则进行周期性评估,评估结论成为有关机构和个人决策的依据。我国的教育评估需要重视后续环节,切

实克服评估时轰轰烈烈,评估后一切照常的现象,对于评估时对高校发展提出的建议,学校要切实实行。

(六)加强开放与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质量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呈现出进一步加速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化要求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坚持对内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在校内、校际、国际的共享将更加符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教育方针,更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必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在同国外大学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扩大自己的影响,要与世界同步,以高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开拓学生的全球视野。在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方面,高校坚持围绕国际交流的中心,把整个学校打造为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与海外著名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举办国际会议、合作开展国际项目、加强教师的海外引进和派出、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强学生的海外交流与联合培养等措施,加强与海外学术界的交流,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国际交流能力。

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学校坚持加强对内开放。在学校内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高校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根本原则,通过教师资源共享、开放实验室资源、共享英语学习资源、共享教学课件资源,建立网络课堂、开设青年教师大讲坛等方式实现教育资源在高校校际间共享。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教育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向社会公众开放高校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社会各行业、各地区广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在社会公众中共享。

(七)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

实施现代大学制度计划,为高等教育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大学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培养来展开的,只有当教育的各个环节都以提高质量为追求目标时,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从根本上讲,教育质量的基因源自大学的精神追求,当教育质量意识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内在达成共识时,就能生发巨大的精神动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上一篇:江西省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改... 下一篇: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可行性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