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时间:2022-06-09 09:17:24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摘要:针对沧州地上水不足,地下水苦咸,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通过调查沧州节水灌溉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沧州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路及措施,促进沧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Cangzhou ground water, brackish groundwater, water resource shortage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Cangzhou, put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and measures,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angzhou.

Key wo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S27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0 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性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6亿m3,人均水资源192 m3,亩均108 m3,为全省平均值的50%,仅为全国人均的9%,亩均的8%,人均水资源量比世界水资源最紧缺的以色列还少50%,属极度缺水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由于大量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水环境日趋恶化,打井、浇地成本不断攀升,机井报废损失日益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和农村用水量占全市总用水量的80%左右,为促进沧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1 概况

沧州地处河北省的东南部,东临渤海,南界山东省,北与廊坊、天津市为邻,西、西南与保定、衡水接壤,位于北纬37°28′至38°57′、东经115°42′至117°50′之间,总面积14056km2。沧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辖18个县市区,总人口7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9.39万人,耕地面积1174万亩。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用水比重在逐渐降低。为保障粮食安全,缓解缺水现状,沧州采取了多种节水措施:一是微咸水利用,从1965年即开始了利用微咸水灌溉农田的试验研究,利用量逐年增加;二是污水利用,由于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农民已习惯利用上游排入境内的污水进行农田灌溉;三是工程节水,自上世纪70年代沧州就开展节水工程建设;四是农艺节水。各种节水措施的实施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节约水资源,促进沧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 节水灌溉的发展及现状

沧州发展节水灌溉的路程是一条曲线,从最初的平整土地、小畦灌溉、地上防渗、小白龙、地下低压输水管道到喷灌、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沧州先后在部分县市由点到面逐渐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受生产体制、社会条件、人们对高效节水的认知程度、设备质量、技术、运行管理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制约,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未能大面积的发展,现有节水灌溉面积基本上都是管灌。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上世纪90年代末,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政策牵动、典型带动、行政推动来发展节水灌溉,把农业节水从单一工程节水向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生物节水、综合节水方向发展。 2009年国家开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实现重点扶持政策,连片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沧州先后有9个县市列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现代农业县建设,每年投入不断增加, 2011年增加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目前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520万亩。

3 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路及措施

沧州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目前的农业节水灌溉方式,无法根本改善缺水状况,为了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在打更多、更深的井,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省下的水又被用来扩大灌溉面积,并非真正意思上的资源型节水。为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沧州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因地制宜的建立高效节水农业,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工程节水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走综合节水之路。一是积极抓好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和小农水专项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全市节水工作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地下水灌区有效水利用系数达0.8以上;二是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制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组织专业队伍,精心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发展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为:

3.1 广泛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把农业节水提高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由被动节水到主动节水,由浇地到浇作物,由浇作物到浇根,做到“人人知节水、人人想节水、人人都节水”的社会氛围。

3.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各县(市)实际情况,科学编制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推进,将节水灌溉工程落实到乡村和地块,明确分年度发展目标,推进节水灌溉工程上规模、上水平。

3.3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按照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积极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项目建设。示范技术,创造经验,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带动全市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应用。

3.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基础条件、各地种植结构等不同情况,推广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因地制宜的发展喷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把节水性、高效性、生态性有机结合起来,确实做到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经济、实用、效益明显。

3.5推进水价改革,建立水市场

积极推行灌溉用水计量制度,逐步实现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建立起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机制。要利用经济手段,通过征收水资源费,提高用水成本,增强农民节水的主动性。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用水定额,奖励节水,限制浪费。利用财政手段,通过财政补贴,资金扶持农民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降低农民自筹的节水费用。加快水价制度的改革,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

3.6工程节水与非工程节水相结合

节水灌溉是一项涉及水利与农业的措施,既要节约用水,又要发展高效农业,还要综合利用各种节水措施,因此,需要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同时,应注意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的结合,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生产种植区,更好发挥节水工程的效益。

3.7降低成本 保证质量

为保证节水灌溉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把规划设计关,要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基础资料,按有关规范要求做好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是实行招投标制,严把材料关,通过招投标,选择价格低、质量好、服务周到、讲究信誉的厂家施工;三是严把施工质量关,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的成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劳民伤财。

3.8加强管理

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大,数量多而分散,地面设施容易发生破坏和丢失,如果工程管理不好,将会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节水灌溉工程主要采取6种管理形式。一是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形式,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形式,工程验收合格后交于村集体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工程运行、维修、收费等。二是由专业队管理形式,工程完工后交专业队管理,这种管理形式由于责、权、利关系明确,管理体制健全,从工程运行、设备维护、灌溉收费等方面来看,效果很好,很适合农村小块承包地和作物种植不统一的现状。三是租赁形式,县水务局与当地村的工程租赁小组签订工程租赁合同,既服务了当地群众,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四是承包形式,项目建成后,首先明确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归受益村村委会所有,各村采取承包管理方式管理。五是股份制形式,明确节水工程的产权归受益村村委会所有,各村可采取股份制管理方式,转让使用权,确保节水工程的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六是成立用水户协会。

参考文献:黑龙港流域沧州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

上一篇:CRTSII型轨道板CA砂浆灌注施工工艺 下一篇:浅析绿地景观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