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患者158例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6-09 03:42:56

普外科手术患者158例的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3 - 162 - 02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心理护理

手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可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处理不当会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引起心身障碍。笔者对15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5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男88例,女70例;年龄23~68岁;其中中等手术89例,大手术69例。通过对本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恐惧心理者126例、有紧张心理102例、有担心、焦虑心理者85例、有逃避心理者77例。

2 本组患者的不良心理分析

2.1恐惧心理恐惧手术是术前常见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患者对疾病、对手术缺乏了解,手术所致的痛苦、或者别的患者术后病情加重或死亡,更会加重紧张恐惧感。

2.2焦虑、担忧心理由于对手术缺乏了解,尤其是诊断未明或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患者常产生期待性焦虑,对手术产生种种猜测,从而焦虑不安。不同的患者对手术有各种不同的担忧情绪,有的担心手术的效果,担心术前诊断是否正确,是否有恶性病变;有的忧虑手术后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还有少数患者惧怕手术而产生逃避心理。

2.3矛盾心理还有部分患者,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痛苦,又担心手术带来不良后果,陷入逃避冲突的痛苦抉择之中。

3 本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3.1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主动详细地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使患者知道谁是自己的主治医师,谁是自己的责任护士,并加强沟通,增强信任心。尽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术前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准备,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采用图片和文字并用的形式,向患者展示手术室的布局、设备、工作程序、麻醉、手术及工作人员情况,让患者对手术过程初步了解,为其提供程序性和感觉性信息,可以减轻应激时心理障碍,从而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以便更安全地耐受手术[1]。手术室护士术前 1日应探望患者,并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询问术前准备的情况,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要亲切和蔼,使患者放心地接受手术。

3.2 术中心理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面对护士不再感到陌生并有一种亲切感,心里比较踏实。在做任何操作前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如术中探查、牵拉脏器时嘱患者张口做深呼吸,尽量放松自己。对情绪特别紧张应抓住患者的手及时给予支持、安慰、鼓励。术中应尽量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慌慌张张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保持手术间安静,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如果手术适当延长了,护士也可以对家属略示通知,不过,护士绝对不能对家属说出疾病的诊断或开刀的结果,这些任务,外科医师在手术之后,患者回到病房时,会亲自详细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

3.3 术后心理护理手术后伤口疼痛、发热等机体应激反应,要做好基础护理,应保持病室安静、整齐、清洁,使患者身心得到充分休息。术后护士应以亲切的语言和热情的态度安慰患者,耐心与之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减少疼痛。在恢复期,帮助和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加强功能锻炼,对患者所表现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与支持。使患者在整个住院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度过术后关。

综上所述,做好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保证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文书,费小英,解秀明.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25-1126.

上一篇:癫痫患儿64例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24例宫颈炎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