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文化瑰宝

时间:2022-06-09 02:32:26

客家的文化瑰宝

【摘要】 《土楼回响》是作曲家刘应指挥家郑小瑛教授之邀,以刻画客家人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在音乐表达方式上具有明显特点:1、用现代音乐的表现手法揭示原始的主题,以管弦乐的辉煌与气势描写土楼文化的博大精深。2、在交响音乐民族化方面独树一帜,大胆地运用民间艺人的原声山歌演唱和树叶吹奏,在写作技法上巧妙地解决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器乐与人声之间的矛盾,赋作品以独特魅力。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

【关键词】 客家;土楼回响;音乐风格;民歌

一、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

刘的作品大多以宏大的气势、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段、丰富的管弦乐法渲染主题,作品更加深刻、生动。在创作技法中,集民族性、现代性为一体,他的创作既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音乐的语言,也不以古怪、猎奇的音响为特征,他的作品旋律性强,具有极强可听性上。刘在创作中积极地注重多调性的表现作用,在音乐内部的张力以及配器中,高度重视打击乐的效果,作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二、作品的创作背景

《土楼回响》是作曲家刘应指挥家郑小瑛教授之邀,以刻画客家人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的交响诗篇,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唯一金奖,作品以西方交响音乐为形,以闽西民族音乐为神,将闽西客家人的奋斗历程表现的大气磅礴。 《土楼回响》分为《劳动号子》《海上之舟》《土楼夜语》《硕斧开天》和《客家之歌》五个乐章以及交响乐、山歌独唱、树叶独奏和大合唱等丰富的音乐语言。

“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个具有特征的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年间开始,中原的汉族居民南迁,到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居民交往生活,互通婚姻,经过历史的演变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②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土楼是客家人为抵御外族入侵而群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闽西的土楼有两万余座,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刘在第四乐章《硕斧开天》中着重刻画了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的历史场景,生动的表现了当时劳动的场面。

2000年1月,被誉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小瑛回到了家乡,而此时,永定已经启动土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此时更需要一部能够反映土楼文化、客家文化的优秀音乐作品。在郑小瑛的邀请下,曾在闽西生活过十年的上海歌剧院青年作曲家刘被定为作曲人选。创作中,刘走遍了永定知名的土楼,遍访山歌艺人,在乡野阡陌寻找创作灵感。2000年11月20日,《土楼回响》在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闭幕式上由郑小瑛亲自指挥的厦门爱乐乐团进行首演,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土楼回响》的创作离不开郑小瑛老师的渊源,也离不开作曲家的诠释。刘在这部交响曲中倾注了很多他年少时便积累在心中的对闽西和客家的浓郁感情,这样的感情使得这部作品更好的刻画了客家人的情怀。在作品中同时引用了福建闽西的山歌,民族音乐与宏大的交响乐团融合在一起,引人入胜。

三、各乐章音乐特点及作品的影响

《土楼回响》以客家山歌为整体基调,分为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劳动号子》以长号作为开篇的引子,铜管与打击乐相互呼应,表现出了生动的劳动形象,刻画了客家人齐心协力的一种精神。全曲开始,长号引出了主题,这个主题取材于闽西的客家山歌《新打梭镖》,就是这个主题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主题鲜明并且突出了民俗特色;第二乐章《海上之舟》以弦乐和管乐的侧重描绘了客家人的艰辛。丰富的和声音响加上山歌,呈现给人一种震撼。《海上之舟》中,作曲家用c小调来创作一叶扁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景象,闽西客家山歌《吾怕山高水又深》由长笛在第九小节吹奏出来,这个主题是这个乐章的核心材料,由这个主题发展进行下面的音乐叙述,中间通过调性的转换以及铜管组的气势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三乐章《土楼夜雨》用两只长笛来演奏,仿佛是一首优美深情的夜曲,渐渐走向高潮。一曲树叶吹奏委婉哀伤,加以空灵的打击乐忽隐忽现,把土楼夜雨的景象描绘的万分细致。如歌且缓慢的曲调在歌唱,树叶吹奏也是整部作品的特点,与第二乐章一唱一和相互呼应;第四乐章《硕斧开天》用热闹的打击乐和管弦乐描绘了宏大的场面,主题鲜明,动感十足。《硕斧开天》这个乐章充满着活力,是个复三部曲式,这个乐章再次用“劳动号子”作为引子开始,在乐章中,民族打击乐小锣小钹的运用使得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客家山歌《风吹竹叶》是一首典型的闽西羽调式山歌,围绕着四五度音而展开,主题呈示之后由g羽调式开始移调变奏。由双簧管吹奏使得旋律悠长,明亮的音色恰到好处;第五乐章《客家之歌》是一首三拍子的进行曲。主题渐强,仿佛由远及近,雄浑有力的表现了全体客家人在拼搏时的那种团结一心的精神。后部分更加入了合唱的部分,这首客家山歌用合唱的方式演绎了深情雄浑的交响曲。

交响音诗《土楼回响》自首演至今已经在国内外演出五十余场。曾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国内国际的高度评价,广受世界各地的赞誉。这种不同于西方的传统交响乐的民族特色感染了在场观众。《土楼回响》用极具震撼力的打击乐,牢牢地抓住了每位观众的心。③

参考文献

[1]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

[3]张杰.土楼神韵[J].福建文化,2011.(8).6,2:110-112

[4]谢新光.客家文化 [M].台北:台湾出版社,2009

[5]黄汉民.客家土楼民居[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杨力.郑小瑛传[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苏方崇,女,(1989.5.-),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硕士在读,作曲专业

上一篇: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影视作品的内涵与表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