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伤临床护理分析

时间:2022-06-08 09:20:13

口腔颌面外伤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后期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护理组50例,常规组40例)的临床资料,两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护理后临床整体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临床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护理组Ⅰ期愈合率和患者满意率相对更高,无明显并发症,常规组发生率5.0%;护理组效果更佳(P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伤;临床护理;综合护理措施;重要性

口腔颌面外伤是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性损伤情况,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行业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之产生的事故性损伤情况也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其中较为常见的则是口腔颌面损伤。相对于临床治疗的其他疾病种类来说,此病的治疗工作要从两方面[2]展开:其一,疾病的治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其二,对患者外貌的有效恢复。所以,需要全面系统的临床护理加以干预。下面回顾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口腔颌面损伤病例,总计90例。包含男性64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在16-78(43.05±5.15)岁之间;患者受伤至就诊的时间在半小时至3天之间,平均(24±5.55)小时;患者受伤的原因:交通事故伤(51例)、跌倒损伤(24例)、物体击伤(10例)、爆炸伤(5例);其中65例患者为软组织损伤,另外25例患者为骨折损伤。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护理组与常规组,分别有患者50例和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至就诊时间以及受伤原因、受伤程度等资料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加强护理;常规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性的基础护理。

1.3 综合干预护理方法

1.3.1 基础性护理 对患者的病情做好严密的观察,重点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以及瞳孔大小等做好观察,因颌面外伤容易造成面部组织相关功能的损伤,并可导致颅脑受到损伤,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做好观察,可有效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另外,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口腔、皮肤护理等操作,对于头部可自行活动以及口腔活动相对较好的患者,可以对其采用替硝唑漱口液于进食后漱口,保持5分钟含漱后,将液体吐出;对于无法进行漱口以及口腔活动相对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口腔护理;对于四肢不需要进行制动的患者,在对其口腔颌面损伤处理的基础上行每日活动锻炼,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状态;对于存在四肢损伤的临床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其进行翻身,尽可能避免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压所引发的压疮并发症情况[3]。

1.3.2 呼吸道护理 口腔颌面损伤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窒息问题,所以,针对此情况的患者,必须做好呼吸道管理。对于存在舌后坠的患者,可以应用开口器进行牙齿撬开操作,将舌牵拉至口外位置;对于存在狭窄性窒息患者,要对其进行鼻腔插管处理。

1.3.3 疼痛护理 疼痛是口腔颌面患者发生的必然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导致呼吸频率异常局面,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休息以及临床治疗工作。所以,作为护理人员要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疼痛控制,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看书等方法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过程中,要做到轻柔、准确,避免疼痛感刺激情况[3]。

1.3.4 创面护理 因颌面部的腔窦中容易存在致病菌,如与创面相通容易造成感染,因此,应及时对与创口相通的腔窦进行清理并闭合,以防止出现感染;另外,应对创面加强卫生处理,保证创面的清洁度与干燥度,并定时使用碘伏等进行擦拭,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对于出现渗血或脓液的创口要及时处理,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用药包扎,同时定时更换药物,防止引发感染[4]。

1.3.5 心理护理 患者受伤住院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悲观性(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状态,所以作为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的过程中,要保证绝对的微笑、温和态度,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其具体的住院环境,并告知创伤的相关知识以及成功治愈病例。来尽可能消除患者对于治疗存在的疑问状态。对于存在疤痕疑问患者,可以采用暗示方法,并告知可以采取医疗美容,来提高其治疗的配合意识。同时为临床治疗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亲属、朋友、同事等),建立患者的信心意识。

1.3.6 营养护理 对于创伤患者要对其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建立护患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上,投身于饮食护理中。对于能够自行进食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要叮嘱其多进食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鸡蛋、瘦肉、奶类、蔬菜以及水果等),但是要控制其进食量,不宜过多,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5]。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来说,可以采取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操作。同时患者饮食后,要观察其敷料以及结扎丝等是否出现脱落、食物残渣情况,并随时做好口腔护理有效避免细菌侵入。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Ⅰ期和Ⅱ期愈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分别统计并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统计的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P

2 结 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我院的优质化护理服务,90例患者最终均康复出院。护理组Ⅰ期愈合患者为49例(98.0%)、Ⅱ期愈合2例(4.0%);常规组Ⅰ期愈合患者为35例(87.5%)、Ⅱ期愈合5例(12.5%)。另外,护理组未见明显并发症;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5.0%,出现2例感染患者。护理组患者满意率为98.0%,常规组患者满意率为87.5%。护理组效果更佳(P

3 讨 论

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需求更为明显。总结我院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提供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不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更加兼顾了患者对于护理的内心需求,最终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配合性认识[5],强化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且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临床并发症以及感染情况,最终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效果。护理中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强化自身工作责任心意识,以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全面性、有效性。

本文研究显示,与常规方式给予一般护理效果相比,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Ⅰ期愈合率明显要高(96.0%,常规方式为87.5%),无明显并发症(常规方式发生率5.0%),且患者满意率更高(达98.0%,常规方式为87.5%)。

总之,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利于临床整体效果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美娟,许之娜,陈桂青.98例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2):147-148.

[2] 朱巧灵,柴梅香.30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07):322-323.

[3] 李敏宜,罗小平,彭丽辉.口腔颌面部外科术后患者的监测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52-53.

[4] 肖红云.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4(23):3645-3646.

[5] 王春英,郑玲.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并发症的干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1,18(6):479-481.

上一篇:埃索美拉唑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 下一篇: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做法及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