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不仅关注有钱人

时间:2022-06-07 02:33:01

理财不仅关注有钱人

个人理财发展到今天,随着实务操作层面的不断深入,其理论基础的薄弱已经越来越突显了出来,正成为该行业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来指导个人理财的实践。

任何一个学科要形成体系,首先要明确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个人理财研究的对象应当是具备如下条件的自然人:

具有财务决策能力的个人个人理财研究的是人处理财务资源的行为方式,因此研究的对象必须对其财务资源做出种种决策行为,当然就要求研究对象具有财务决策能力。一个婴儿,哪怕他是亿万财富的拥有者,也不是个人理财的研究对象。尽管这个婴儿的钱也需要管理,但这样的管理和操作行为一定不是这个婴儿在做。

一个植物人或昏迷不醒的人也丧失了财务决策能力,当然也就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尽管他们也需要理财,如对他们具有的财产做好遗产安排等。

这些人是理财服务的对象,在理财实践中甚至需要特别研究对这样的一些人如何做好理财。但他们不是个人理财的研究对象,因为研究他们的行为方式或对待金钱的方式没有意义。

具有独立财务决策权的个人有决策能力但没有决策权的人亦不属于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如一个思维健全的成年人如果其财务大权全部操在其丈夫的手中,她不能够对其与其夫共同拥有的财富有任何发言权的话,她的行为对个人理财的研究者来说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数十年前的中国人基本不需要理财。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当时的中国人没有独立财务的决策权。

当时的中国人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也是有财产的――所有财产属于国家也就属于全民当然也就属于全体中国人,作为中国人的一员当然也就拥有了所有中国财产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普通百姓对这些财务资源――甚至包括他们自己,因为我们人也是国家的――没有任何决策权,当然这些人也不是我们个人理财的研究对象,因此当时的中国人不需要理财。

有这样一类人,他拥有财务决策能力也拥有财务决策权,但他将自己的财务完全交给别人来打理,自己完全不管。这样的人是个人理财的研究对象吗?当然是的,而且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事实上他是做了决策的。他决定将自己的财富给某人或某机构来打理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理财决策。

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一个非理性的人可能做出种种匪夷所思不可理喻的事情,他们的行为也不在个人理财学研究范围。因为只有理性人的行为才具有可预见性。

是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我们曾经见到或听到很多这样的人为了某种宗教或主义而放弃家财,家庭甚至自己的生命等等。对这样的一些人的行为常常成为反对经济学的关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的反例,其实这是可以解释的行为。这里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些人是理性的独立的有自我意识的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另一种情况,这些人其实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不具备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们已经被别人洗脑或被催眠,他们的行为已经不受他们自身大脑的控制,这样的人当然也应当排除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之外,因为严格的说他们不应该算作人。

满足上述四条的自然人都应该成为个人理财学的研究的对象。

在这里我们不要求他们有“钱”,没有钱的人也是个人理财的研究对象。因为我们讨论的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财务资源的问题。钱当然是财务资源,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社会关系等等也都是财务资源。

比如李泽楷在读书的时候也许并没有多少钱,但他与他同样没有多少钱的同学在考虑未来生活目标和财务问题的时候却完全不一样。他的同学考虑的是今后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而他考虑的可能是买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而一个真正身无分文的人也同样需要考虑如何安排其财务资源,至少他要决定自己是去做工是去读书是去乞讨还是去晒太阳吧。

上一篇:金猪年宝宝“钱途”早规划 下一篇:两地股市联动性骤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