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时间:2022-06-07 04:27:3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发展

摘 要: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现代民间民俗文化发展的双刃利剑,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必须面对的,本文就这个课题根据调研阐述探索性的观点。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产业 发展

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27-02

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提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什么是 “非物质文化”?通俗讲它被认为不是物质的无形的文化现象。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明确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这个定义,我们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民族的群体或团体,甚至有时是个人掌握的各种技能、表演艺术及民族群体的文化形态、文化环境和知识体系,还有与这些活动有关的工艺品,各种道具等等。这些文化大多以口口相传、师徒相传的固定形式代代相传,穿越上千年的历史长河,经历无数次的社会变迁,形成了一个群体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得到广泛的群体认同感。

201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发实施,明确提出建立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工作的定期报告、督查、奖惩和退出机制。从总体上保证了全国非遗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非遗保护的一些关键环节、主要做法上有了新进展、新突破,全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呈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主动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不断提高,非遗保护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规定,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态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项目。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5月,国务院已批准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1219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也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566项。大部分市、县也建立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基本形成。

自2006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申报工作以来,经国务院、省政府、文化部、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批准公布的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为:国家级遗产3项、省级遗产8项,国家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6个。按地区分布为:州属地有国家级遗产1项、省级传承人3个,门源县有国家级遗产2项、省级遗产1项、国家级传承人1个、省级传承人3个,祁连县有省级遗产3项,刚察县有省级遗产2项,海晏县有省级遗产2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民族美德,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项目青海省普查了26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三、如何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近年来,我们在普查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现,一些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存活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环境还是十分脆弱,由于它是师徒相传、家族相传的口头传承文化,明显存在着“人亡艺绝”是的濒危状态。比如海晏蒙古族的颂词,由于收益群众较少,对它的保护和利用收到一定的限制。再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门源回族宴席曲”,虽然已经有国家的传承人和省级传承人,但它的存活也只能维持现状。其一,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有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由于受场地、时间等等因素制约,开办传习班受到困难。其二,因为回族宴席曲是在婚宴上表演的歌舞,民间称为“才曲尔”,是在家中表演的艺术形式。它大约产生在元代,在过去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宴席曲是回族群众唯一能静心聆听和观看的艺术。现在随着各种文化和传媒的介入,在喜庆的婚宴上很少有人请会唱宴席曲的人到婚宴场合助兴表演。连国家级传承人安宝龙都说:“年轻人喜欢才曲儿的越来越少。”传承依然受到限制,他只能就地培养自已的儿孙学习宴席曲。这种现象还不算太坏的,有的项目申报成功后,就成为一个单位或一个人的事情了,无人问津,无人检查督促。

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当一个民族或群体没有意识到本土文化消失的危险与后果时,一切外来的努力都不能代替和挽救这个文化的濒危状态。

(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成为旅游文化和各地区名目繁多的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有利有弊。它的有利之处在于:

1、它有利于提高和深化旅游文化的内涵。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很大程度上有些地方的破坏性的开发,给原本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这种发展中显得太脆弱,太无力。在旅游景点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和表演,有利于外来游客了解这个地区曾经有的,现在依然在民间存活的文化现象,尽管这种了解只是皮毛,但也比没有任何文化展示要好得多。对真正的旅游者来说,他想了解的不仅仅是看看这里的自然景观,尝尝民族美食,而是要在放飞心情的同时,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比如,在门源县的旅游景点和油菜花节上,都有华热服饰展示,很多外来游客,惊叹在青海藏族中还有这样一支保持着原始民族生活状态的藏族。这对提升一个地区的文化品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它有利于让年轻的一代,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常常为此自豪。当我们脱掉华丽的民族服,穿上最时髦最现代的衣服时,从表面上抹掉了民族的历史,抹掉了祖先的痕迹,同时也抹掉了那份带着祖先体温的文化。在节日和旅游景点经常出现带有民族文化印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个项目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去了解它,学习它。比如,近年来,每逢吉庆日年轻人穿着自己民族服装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就是接受了这种文化,并对它产生了默默的认同感。

3、它有利于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有一些参与旅游文化的人们,靠表演和展示自已的技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同时,制作的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各种纪念品,也为人们赢得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节庆会上和旅游景点上展示和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一,一些急功近利者把它当成摇钱树,破坏了它的文化本意。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唐卡,自从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不但价格高的离谱,而且伪作、复印件充斥市场,严重损坏了藏文化的声誉。

其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不求深解,不能突出它的重点。比如,华热女子服饰,它的辫饰、它的腰带、它的帽子等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无人去挖掘它的内涵,甚至盛装的华热妇女都不曾了解过她们为什么要佩戴与众不同的服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悲哀。

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民俗、文化传播、娱乐观赏等功能,在旅游景点或节庆会上演示,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对不甚了解历史文化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吸引力。比如,回族宴席曲的表演,比较单调、呆板,华热服饰的展示也同样简单,呆板。一种文化失去它的吸引力,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保护和利用。

四、对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非遗保护专家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一)保护为主。保护的前提是要摸清“家底”,即要深入细致地普查全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情况。要进一步完善四级管理制度。从2009年开始,对基层单位申报和审查非遗项目有明确规定。各州(地)和县文化单位,都设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先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保护。作为文化工作者,传承和发展的另一项保护职责,是建立和健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档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认识,帮助拥有非遗项目的县文化馆,在保护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整理、申报新的项目。使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上一个台阶。

(二)抢救第一。抢救是保护的目的。我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互溶中发展。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门源回族文化,除“宴席曲”外,还有回族婚礼,这也是值得挖掘的文化遗产。

(三)合理利用。这一问题我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认识”一节中已有叙述,不再赘述。

(四)传承发展。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传承要靠传承人。目前我州有些传承人,由于自身文化和传承场合等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已的职责,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发展。有些项目跨县保护,如,“青海湖祭海”,这是一个群体性的民俗活动,传承人如何传承、如何发展,依然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五、结语

大家知道,青海是民族文化的富矿区,建国以来一些文化人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根基扎根在这里,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利用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随着我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进一步认识,热心于这一工作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大家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特色,让年轻一代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为促进优秀民族文化的利用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多元智能发展理论下的英语视听说能力提高分析 下一篇:玉米不同锌肥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