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特色

时间:2022-06-06 10:10:15

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特色

摘 要: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是指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中学体育教育的本质及所需数量,达成目标。

关键词:教学特色;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20-01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是指利用课堂教学形式,进行中学体育教育的本质及所需数量,达成目标。目前,中小学体育课“放羊”,教师结构老化,体育器材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学校体育课教学出现了严重的现实问题:大多数学校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课则放到一边,即使上体育课,也只是上面规定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还有的学校在上体育课时,教师让学生自由活动,不组织任何体育活动项目,学生处于“放羊”状态。虽然制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教材、学校教学传统、学校教学水平、场地器材等),但教师教学能力应是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的成功使用,可以改变其它的许多因素。:

一、课前准备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通过同事、同行研讨,学生问卷调查,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契合本校实际需要。为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辅助手段,提供科学依据,达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材处理恰当,教案设计层次清楚,学生学习兴趣高。

通过课前准备性研究要达到:1、准确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各部分的结构,认识各知识之间的阶段性连续性特点,确定所教教材在本学科体系中的位置。2、领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3、理解教材,进而掌握教材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做到深入浅出,在教学中变难为易,变易为趣。4、了解学生认知能力,运动能力,兴趣所在,生理心理特点及学习习惯、纪律情况。

二、课中实践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检验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就是教学标准,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是教学活动的一大支柱,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与克服教学盲目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系密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起着制约作用。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具备了定向、强化、适应、评价的功能。

2、通过不同运动能力学生(好、中、差)尝试性学习检验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合理、科学。发现差异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依据,并依据学习情况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实践研究把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合理科学的运用不流于形式,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学习运动知识。

4、加强课堂管理的研究?―活而不乱 严而不死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在空间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围内。在空间距离上,能够灵活地与每位于学生顺畅交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开放”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

5、加强教师教学艺术的研究―通过个人魅力言传身教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又是一切外观行为综合性的表演,即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表演。非语言艺术表现在着装、表情、神态、姿势、动作等等方面。仅就动作而言,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准确的、优美的、协调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学生留下深刻而优美的印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动作表演的艺术性越强,其感染力也就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佳。

三、反复实践建立科学实用的评价体质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最核心的是要建立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状态(教学评价是以学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二是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自我评价等);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等;

2、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

3、建立合理客观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

评价标准客观、统一,公正、公平、合理,及时做好成绩统计。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各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四、做好课后的反思―教学经验理论化

课后反思是从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全过程的审视、分析与疑惑的思考,它体现了认识的全过程。一是审视分析教学计划,课的设计,思考课中的手段、策略、问题与疑惑等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态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态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标要求,以及适应学生等,这对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分析总结课前与课中的反思行为与后果,让这两个反思得到总结,达到较高的认识程度。这个阶段反思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我们的经验理论化的过程。

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究与发现,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成长的开始。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下一篇:初中英语语言基础提升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