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些做法

时间:2022-06-05 02:00:00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些做法

大多数学生说起话来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口语表达能力极差。我计划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作文水平。第一,激发说的兴趣。第二,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词语接龙活动。第三,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四,组织学生演讲。第五,引导学生口头扩展文章章节。学生说话能力兴趣敢说锻炼从学生回答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说起话来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口语表达能力极差。我想:学生不会说,不会道,怎能写好文章呢?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出于这种考虑,我计划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作文水平。

一、激发说的兴趣

我认为学生天真烂漫,兴趣性浓厚,对于听故事尤其如此,他们听后还经常讲给别人听。于是,我就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从组织学生讲故事入手,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为了打消学生讲故事难的思想,我首先为学生做了示范,用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了《雷锋的故事》等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讲故事并不难,用通俗的话照样能把故事讲好;老师能讲,我们也能讲。就这样,我的示范打消了他们他们认为讲故事难的思想,引发了他们讲故事的兴趣,所以有些学生一听说要开故事会,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决定举行第一次故事会,为此,我做了充分准备,首先选了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先在我面前试讲,学生边讲我边指导。稍后,叫他们课后自己练习。他们有的放学后在教室里以桌子为听众,郑重其事地反复试讲;有的起早站在河边,对着河水试讲;有的站在大堤上,对着田野试讲;有的把故事讲给父母听,讲给弟、妹听。由于准备充分,第一个故事会开得比较成功,几个登台的学生,讲起来声情并茂,非常感人,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使大家深受启发。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讲的机会,这次故事会以后,我发动学生用听、看、记的形式,搜集大量故事素材,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故事会,小组故事会上,同学们个个讲,人人练,然后各组选出讲得好的,到班级故事会上讲,这样一次连着一次,经过多次锻炼,他们登上讲台不再心跳,终于敢讲了,并且讲的兴趣也逐渐浓厚了。

二、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词语接龙活动

虽然同学们敢讲了,但有不少同学讲起来口头语过多,大脑向口舌输送的思维信息供不应求,所以讲起来很吃力,为了克服这一点,我就组织同学开展这一活动,以求学生文思敏捷。如果谁连得最长,并且别人不能再连,我就把谁誉为“词语接龙红旗手”,登在教室后面的光荣榜上,给予表扬鼓励,由于这一活动无一格式,无一定向,不可能联的别人不能再联,往往出现高峰就要攀上,“红旗”就要到手时,第一个同学可能从大脑思维网里捕捉出新的字眼,使接龙活动再度增光生色。这样,你联上一部分,我联上一部分,形成了此起彼伏,争艳斗齐,相持不下的蓬勃局面。这项活动牵扯的同学多,同学们的思维范围大,涉猎的成语、词语广泛,所以学生的文思逐渐敏捷起来,口头表达的障碍逐渐减少了。

三、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为了使学生丰富语言,锻炼口才,我注重了对学生复述课文的指导,只要是记人叙事的文章,我都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读熟,然后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复述,组织学生复述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简说法,即用三言两语把课文的内容梗概复述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第二种,是缩说法,即有详有略,抓住重点进行复述,课文的非重点部分,只交代文章的脉络,略说梗概即可,而重点部分要复述的详尽细致。第三种,是换说法,即除去课文中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外,其他的话尽量做到迁词移句,变成自己的话进行表达,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又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的灵活程度。

四、组织学生演讲

这项活动我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课前3分钟的演讲”,即每在授课前,针对班级课间10分钟里所发生的一件小事或一种不良现象,让学生运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议论,分析它的原因,谈出它的危害。第二,是我间周组织一次演讲竞赛,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举行演讲比赛时,我出题目,各小组学生举手抢说,我根据说的质量给以打分,然后按照分数确定小组名次和学生名次,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演讲命题尽量使学生所理解,有话说。我要求学生演讲要力争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并表达出自己爱什么,恨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例如,我们演讲的题目有《我们应该自觉搞好卫生》《我们应该自觉维护好班级秩序》等,有时还针对前一个同学的演讲,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前一个同学的演说论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条理、得力。这样的演讲很有意思,有点“争鸣”,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认识能力,也有效地锻炼了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五、引导学生口头扩展文章章节

为了深化说的效果,我还引导学生就课文某些章节进行短段长叙,结尾补叙的练习。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我首先强调不管是“扩展”还是“补叙”都要紧扣原文,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要与自己说的那个人同呼吸共命运,要摩其声表其情。另外,我还为大家做了扩展和补叙的表演示范。我的示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受到很大启发,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口头“扩展”和“补叙”的实践,把预先选好的题目、题材先交给学生,让他们捉摸出口头表达的线索,考虑好所要加说的情节。于是,就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活动,即每个小组而每个成员,在小组内轮流发言,然后各组按发言的优劣排队,选出代表,再到讲台上进行发言,也有时在各小组活动之后,我专门抽一组到讲台表演,这样就造成“小组里人人说,讲台上可能人人说”的情势,使每个人都能受到锻炼,结果这项活动收效很大,为学生作文进行合理的虚构描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所述,是本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几点尝试,同学们经过训练都终于敢说了,都比较会说了,作文也好起来了。不过,今后我还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逐步引导学生向说得对、说得准、说得艺术的方向迈进。

上一篇:交通人才培养视野下的艺术教育探究 下一篇:浅谈农村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