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6-05 09:19:11

基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探索与实践

摘要:课程标准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组织实施、教材编选、教学评价与考核标准制定等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以《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剖析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建构、教学建议等方面,探讨和践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综合能力;课程标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4-02

课程是构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单元,而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建构、教学组织实施、教材编选、教学评价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因此,课程标准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至关重要。

从以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大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标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我们不断探讨、吸取、改进、提炼适合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以《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探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标准。

一、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高职毕业生除了具有一定的业务技术素质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相应的文化审美素质、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以《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剖析毕业生所从事的模具装配钳工、工艺员、质检员、模具设计师等岗位,所应具备的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零件检测等岗位知识和技能,以及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见图1所示。

二、构建以典型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单元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课程教学内容由一系列单一知识与技能构成的课程单元组成,虽然所学知识是系统的,符合认知规律,但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关联性不多或没有,学生不了解也不熟悉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

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1]。因此,应对教学内容按照岗位能力的需求,将一些单一的基础知识融入在一系列既具有相应岗位技能、知识和素质的项目、任务型的课程单元之中。

以《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课程教学内容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中根据技能和知识学习的需要,又分解出若干个任务。项目之间的知识与技能是相互关联的,任务由单一到复杂,为开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学非所用,而是学用结合;学生既是教学的受益者,也是教学的参与者,甚至是教学的设计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如图2所示项目中包含的各个任务。

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按照认知规律进行排序,让学生置身于职业情境中,在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的工作过程中,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有机地结合。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要想想学生将来怎样一辈子做人,想想做一个好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品德”[2]。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5]。只有学生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当了主体;而今教师则简单地布置项目或任务,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教师成了旁观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在《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中的探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和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这里的知识,除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教师需要灵活地将相应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审美观等隐性知识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

(二)从各个角度剖析学情

为了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既要分析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分析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从陌生、了解、熟悉到应用、钻研、创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隐性动机,根据《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的学习特点,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通过各种新项目和新任务的部署,阐发项目和任务的“新”之所在和“新”之意义,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隐性学习动机;

2.引导教学法:在学生完成项目或任务过程中,及时启发和引领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获得项目或任务完成的责任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实物教学法: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采用实物教学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4.多媒体演示法: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

5.课前预习法:提示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咨询、查找、相关教学内容,在下节课带着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构建学生综合能力考核指标和体系

以往的课程考核往往通过期末一次考试决定学生在这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对平时的表现等隐性知识则很少或没有体现在课程考核之中。在新课程标准中,采用的是项目、任务型的“学、教、做一体化”的课程单元,学生潜在的仔细、负责、吃苦耐劳等隐性知识,体现在获得专业技能的显性知识中。在《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中,采用等级制的过程考核,评价内容由基础素质、平时作图训练、期中闭卷综合测试与期末闭卷综合测试四部分组成。

五、教材编选建议

教材内容应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识读与绘制机械图样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典型零部件为载体,零件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工作环节中。教材应图文并茂,识图、绘图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材的语言应精炼、准确、科学,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教材的内容就深度而言以“够用为度”,就广度而言以“实用为度”。如:对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除了熟悉模具的组成结构、掌握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外,应对机械设备上的典型零部件要熟悉,这样,才便于从事机械行业的其他工作岗位。

《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为构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内容、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师生通过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型的课程单元学习,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师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4]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讲话[R].201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ZHANG Yun-long,LV Ying-bo,WANG Hong-cai

(1.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Shandong 266555,China;2.Shandong Lab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na 250022,Chian)

Abstract:Curriculum standards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realize th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is a programmatic document,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of teachers,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standard making is of guiding role. This paper to the mold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drawing "course as an example,analysi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goal,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train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ability;curriculum;standard explicit knowledge;tacit knowledge

上一篇:关于课程改革影响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角色定位研... 下一篇:“方便”词义转移的情境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