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与激发

时间:2022-06-05 07:57:07

英语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与激发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体现了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抓住其心理兴奋点,延伸学习兴奋时间,既是英语教师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能的关键。

关键词 英语教学;兴趣;培养;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121-02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或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性,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以需要为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对这个教师产生亲切感,渴望听这个教师的课,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这个道理。

但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仍十分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意识倾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开启学生求知心扉的金钥匙。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离不开自身的力量,但老师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1 了解学生,面向全体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否持久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班级引起共鸣。因此,教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应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建立真挚的师生感情,使教法、学法的指导建立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让师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里教和学,从而综合调动知、情、意、绪方面的心理能量在教法和学法上的作用。

首先要尽可能快的记住所教班级学生的名字,不假思索地喊出每个人的姓名,同时通过翻阅学生的成绩档案、与学生个别交谈、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环节与要求,并在脑子里列好学生的层次排队,以便在课堂上按照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问题操练项目;根据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的改进建议,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这既为因材施教的高密度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增进了师生的感情,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自觉运用。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活动情况,从而增加教学活动的素材,便于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或物为例去安排教学。例如,讲解“Howabout…”这一短语时,知道两个班一个已经出去野餐过,另一个正准备去,于是就举了这两个例子:“How about the picnic?”和“How about a pie-nic?”学生颇感兴趣地进行了比较,知识得以牢固掌握,并促使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逐步形成。

2 创设情景,拓展思维

初中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少讲精讲,要想方设法创设一些教学隋景,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比如,在讲过去进行时时,事先安排一个学生在上课后敲门,然后根据敲门这个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he(she)knocked at the door?要求学生用学过的动词回答,尽量不要重复。于是学生们搜肠刮肚,积极思考。开始的回答无非是1 was reading.1 was writing等,问题越答越难,后答的学生一时找不到适合的动词就回答1 was dancing甚至1 was sleeping。类似的答案尽管会引得哄堂大笑,但教师仍要予以肯定,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1was doing这类过去进行时句型,学生回答被认可,觉得满足,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较大兴趣。

3 语言生动,教法多样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C.E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要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参与课堂的语言实践,就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设法利用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去启发感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直接推进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习兴趣的高低、求知欲望的强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求知欲望,对所学科目就有了自觉性,就会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程。

3.1增强语言的新鲜感、趣味性

初一学生接触英语时间不长,出于好奇,学习热情很高,后来越学生词越多,语法出现越复杂,有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可能降温,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增强语言的新鲜感,使原本枯燥呆板的语言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如讲到easy把take the world easy译成“玩世不恭”;讲到through把see through the world译成“看破红尘”等。另外还可增加一些谚语典故,如No pains no gains,不劳而获,burn one's bridge破釜沉舟等。一些简单的英语居然可以文绉绉地表达,学生就有了兴趣,同时也使枯燥乏味的英语变得形象生动、富有活力,使学生乐于接受。

3.2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安排一些英语兴趣课,特别是在复习课和巩固练习课上,适当改变课堂结构和形式。如安排一节数学竞赛课,让学生用英语数数,听录音算题,猜题,计算题书写比赛,抢答题比赛等。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有趣。有时在课上安排2~3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选出各班的前三名参加年级表演,再选出前五名参加全校的表演。每逢新年前夕,则给学生上一节绘画课,让学生们画英语贺年卡。有的学生还成套的绘制,送给学校的老师们,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3运用体态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的运用体态语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直观教学的效果。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做各种动作,如投篮、写、画画、跳舞等,以及哭、笑、发怒等表情,让学生回答What am I doing?学生可以根据这些特定的动作表情回答You are playing bas-ketball,You are angry,等。因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表情动作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眼、耳等感官,从而引起大脑神经兴奋,激发起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只要学生敢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答错了也不要断然否定,也应该说声“OK”来赞赏他们的勇气,保护其自尊心;还要选些难度小些的问题让他们重作回答,增强成功感。《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爱因斯坦也说过:“喜爱是最好的教师。”由此说明良好的师生感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并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所以,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喜爱教师到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能够极大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能力的发展有着实质性的关联,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能力发展与技能培养的可能性,而知识的落实、教学效果的产生又是基于能力的发展。再从教育学原理来看,教学活动开始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份。由此可见教师只要最大限度地诱发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就有可能抓好学生的能力发展,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下一篇:对高校弘扬雷锋精神现实途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