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

时间:2022-06-05 02:53:37

让作文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

时下的作文教学有一种“唯技法论”的倾向,颇为堪忧。其因有二:从学生方面来说,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事务往往均由家长代劳,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与生活几近绝缘;从教师方面来说,作文指导往往坐而论道,专授“屠龙之技”,不接地气。笔者以为,作文要想不变成一株株伶仃的豆芽菜,就必须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一、感知生活:要“入骨”,先要“刻骨”

表现生活要想“入骨三分”,感知生活就先要“刻骨铭心”。感知生活从“刻骨”程度上来说,是“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亲历”。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从前,一个富有的商人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每天无所事事,吃穿依靠父母,而且还经常跟父亲要钱。但商人每次只给儿子一个硬币,还嘱咐说:“拿好啦,儿子!你也省着点儿花,攒点儿钱。”

儿子每次都生气地把硬币扔进河里。商人知道后并没有责怪儿子,而是找了个时间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从今以后你自己挣钱去吧,然后你把你挣来的钱拿给我看看。”

儿子无奈,只好去一个建筑工地做力工。他赤着脚和了一天水泥,赚了一个硬币。儿子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拿回家给父亲看,可父亲却说:“好了,儿子,你现在把硬币扔河里去吧。”

儿子一听就火了,气愤地说:“我为什么要把硬币扔河里去?你知道我挣这个硬币有多辛苦吗?石灰烧得我的脚现在还疼呢!”

案例中的这个儿子为什么先前对父亲给的一个硬币毫不珍惜?因为他对父亲为之付出的心血毫无感知。为什么后来让他把挣来的一个硬币扔进河里,他要跟父亲发急?因为他在挣这个硬币的过程中已经感知到了自己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流了多少汗,遭了多少罪。事非经过,怎解其味?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去尝一尝。痛哭长夜,方知人生坎坷;筚路蓝缕,始晓创业艰难。为此,郑少秋在《笑看风云》中唱道:“谁没有一些刻骨铭心事。”我们只有投身生活,“零距离”地感知生活,才能深刻地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是非曲直,从而将之入骨三分地表现出来。

二、感受生活:有“触感”,才有“痛感”

有触摸,才有触感;有身之触感,才有心之痛感。我们只有走进了生活,才能触摸到生活的温度,真切地感受到世事的甘苦、人情的冷暖。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拉比准备劝说社区一位富人捐款,为一位穷寡妇买煤,让她家能够生火以度过寒冷冬季。

拉比到了富人家里,一直到离开时站在冰冷的屋外告别,都没有开口提捐款之事。

富人陪着拉比走出门外,他没有穿大衣,因为他以为在外面只逗留几分钟。拉比跟富人小谈了一会儿,富人冻得浑身发抖。然后,拉比提出捐款一事。“我们在屋内时你为什么不向我提这事呢?”富人问。

“我想让你在答应我的请求之前先感受寒冷的滋味。”拉比回答。

之后,富人捐款为全镇所有穷人买煤过冬。

案例中的拉比跟富人在屋内谈一天捐款的道理也许还不如在屋外小谈一会儿,因为富人只有在屋外才能对寒冷有“触感”,有了“触感”,他的内心才能有“痛感”,从而不仅为一位穷寡妇,而且为全镇所有穷人买煤过冬。

同样,我们广大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都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但我们不引导学生去接触生活,学生哪来的“触感”?没有“触感”,学生又哪来的“痛感”?没有“痛感”,学生又怎能不去无病,“为赋新词强说愁”?学生只有去接触生活、感受生活,才能“身受感实”,情动于衷,从而触动真心,抒发真情。

三、感悟生活:能“历练”,方能“练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写作中,这个“练”更多的应指生活中的历练。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能感悟生活的真谛。请看下面一则案例: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案例中的柏拉图在砍树时为什么不死死地盯住那个“最”字呢?因为他已经过了生活的历练。原来,苏格拉底此前曾让他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感悟“什么是爱情”,他由于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结果错过了好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最后空手而归。其实,每个人都是在生活的历练中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只有经过一次次生活的历练,我们才能油然生出对生活的感悟,进而练达生活的人情、事理;而有些学生之所以在写作中要粘贴别人练达的人情、事理,往往就是因为自己缺少生活的历练,不能生出对生活的感悟。

作文的“本”在生活,而不在技法,我们应该正本清源,而不应舍本逐末。作文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汲取到源头活水,吸收到有机养分,从而枝繁叶茂,杂花生树。

上一篇:转型时代的图书馆发展理念研究 下一篇:近而使其敬 扶而使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