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有多大可能性?

时间:2022-09-26 06:56:21

取消中考的建议引起很多网友叫好。可问题是,12年义务教育能实施吗?而就是实行12年义务教育,中考能取消吗?假如有关教育改革的建议,完全脱离实际,这样的建议,除了惹人眼球之外,并无多大现实价值,反而可能误导对改革的关注。尤其是取消中考的建议,和取消高考的建议一样,并没有抓住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的实质问题,我国的中高考,不是取消“中考”“高考”那么简单,而是要改革录取制度,把考试的功能从选拔变为评价。

把9年义务教育,发展为12年义务教育,还不如发展为12年免费教育。延长实行义务教育年限,首先需要修订《义务教育法》,如果不修订《义务教育法》,各地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就没有法律依据。而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就需要认真分析“义务”二字,义务不仅是对国家的义务,要求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同时也是对公民的义务,即每个适龄公民必须按法规接受完义务教育,否则就涉嫌违法。如果实行12年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初中毕业不能直接参加工作,必须依据《义务教育法》上高中,这一点我国能做到吗?――或许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可以,而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则有很大难度,这些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都面临初中辍学率回潮的压力。

而实行12年免费教育,则可避免“义务”概念之争,也让受教育者享受到实惠。对政府部门来说,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必须增加投入,而对受教育者来说,若接受高中教育,就将免学费,这可提高高中的吸引力。此前的地方两会上,已有省政府宣布在“十二五”期间延长免费教育年限,推行13年免费教育,把一年学前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纳入免费教育,这是值得在全国推广的举措――先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再进一步考虑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还有另一个特点,即均衡。客观而言,我国9年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都是大问题,在9年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再推进高中的均衡,很可能只是喊口号,而在高中还很不均衡的情况下,不再有中考,实行类似小升初的“就近入学”,必定在高中入学中,产生比小升初“就近入学”更多、更大的乱象。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很多地方,已有家长呼吁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没有入学考试的“小升初”,比有考试的小升初还要累,还要令人焦虑。那么,取消中考的就近入学,真会让考生摆脱学业负担,让学校能进行素质教育吗?

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根源在于教招考一体化,即考试是指挥棒,高一级学校用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指标评价、录取学生,于是中学教学围着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对此,近年来总有代表委员建言取消高考、取消中考,似乎取消了高考、中考,指挥棒不在了,应试教育就失去生存的土壤了。然而,这根本不是考试的问题,而是录取制度的问题,即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只看这一次考试的成绩,用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取消考试,而是打破教招考一体化的格局,实行教招考分离――中学自主教学、上一级学校自主招生,考试社会评价,如此学校会坚持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对于中高考改革,社会上已经产生一种误解,即改革就是取消中考、高考,很多人担忧,没有了统一考试评价,那升学还不乱来,进而反对改革。这是对改革严重的扭曲,改革中高考制度,不是取消中考、高考,而是调整考试的功能。比如高考改革,不是要取消统一的高考,而是保留统一高考,把这一考试成绩从以前录取学生的唯一依据,改革为作为评价学生的一方面依据,这就从单一分数评价,改革为多元评价,学校在招生时可以自主提出申请者的统一考试成绩要求,达到成绩要求者,都可自主申请,学校再结合统一测试成绩、面试考察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录取学生,这不是用统一测试保证基本的公平,用多元代替了一元,既扩大学生选择权,又引导中学多元办学吗?

上一篇: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测试技术与开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