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研究

时间:2022-06-04 10:32:21

中医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研究

应激理论为中医“体病相关”研究提供新方法

例如从现代应激理论观察老年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外界气候,慢性身心应激HPA轴激活过量分泌应激激素(包括可的松)刺激海马GC敏感性神经元,代谢加强氧化应激损伤HPA轴负反馈障碍和功能亢进慢性持续性过量分泌应激激素过度刺激GC敏感神经元,导致海马神经元能量代谢紊乱及Ca2+失衡,使之退化凋亡进行性认知行为失调,痴呆以及抑郁症[8]。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在长期内外环境刺激下,疾病发展由轻及重的过程中,阴虚体质的患者可能呈现肝肾阴虚证,表现为对应HPA轴激活,过量分泌应激激素,刺激海马GC敏感性神经元代谢加强、氧化应激损伤;体质阳虚的患者则会呈现脾肾阳虚证,表现为HPA轴慢性持续性过量分泌应激激素,过度刺激GC敏感细胞,导致免疫细胞和海马神经元能量代谢紊乱及Ca2+失衡;而在疾病的发展末期都会表现为气虚精亏及阴阳俱损的过程[9]。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体质影响证的性质[10]。因此,体质为本,病证为标。现代应激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医“辨体-辨病-辨证”多元化诊疗模式[11]的建立,为我们研究现代慢性疾病提供了新方法。

应激理论为中医“体质可调”研究提供新途径

从现代医学关于应激的研究进展看,在寒热环境、心理或运动应激等情况下,机体发生改变最为显著的是能量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AS轴)在应激反应中功能改变最为显著,因此被称为“应激轴”,控制着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并调节包括能量利用在内的生理活动过程。现代医学尽管提出体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能力的重要关系,但尚未找到调节这一系统网络的有效手段,而是用化合物类西药仅仅针对机体单一的靶点和改善有限的生理生化指标。现代临床观察已初步验证了体质可调性的设想。实际上临证治病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改变患者的偏颇体质。方剂是改善体质的重要手段,其独具的整体、双向调节的特点,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则更具有优势。近年来,国内有不少针对中医药方剂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报道,如附子、干姜、肉桂组成的复方能不同程度地兴奋垂体-甲状腺系统、垂体-肾上腺系统、交感-肾上腺系统,通过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应激能力,纠正阳虚体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紊乱[12];温补肾阳方剂右归饮可以达到调整肾阳虚大鼠HPA轴的功能,抑制肾上腺细胞凋亡[13-14];补肾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改善老年人与老年大鼠T淋巴细胞的过度凋亡[15];不同浓度的滋补肾阴名方左归丸灌胃后,能不同程度减轻肾阴虚实验动物HPA轴的功能亢进状态及降低血糖皮质激素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16];六味地黄汤能够抑制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肾阴虚大鼠胸腺淋巴细胞凋亡[17]。有研究者指出,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应是中药复方的分子网络调节作用的主要内容和优势所在[18-19]。因此,从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角度,探讨中医方药对相应体质干预作用的部分机制,可为“体质可调”的科学内涵提供现代生物学理解。

关于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可选择冷热刺激作为应激源,观察对比阳虚、阴虚体质者的耐受强度和时间等。应激反应须鉴别体质与证候的反应态体质与证候在形成特点、表现特点、指向目标、干预目的等方面各有不同,王琦等概括为:前者形成缓慢、相对稳定;长期存在,表现于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指向病的“人”;治未病与治已病,以改变(善)体质,调整人体阴阳失调。后者形成短暂、演变较快;短期存在,表现于疾病过程,随病而来,病愈而消;指向人的“病”;治已病,以证候消失为目的,消除该病的病因、病理变化[20]。应激源在中医看来就是诱因,其作用于非病状态下的体质上所引起的反应态是属于证候的反应态还是固有体质的反应态,这是研究中应该加以鉴别的重要理论问题。应激轴生物学指标的筛选应有针对性适宜的应激源作用于相应的体质人群上会引起应激轴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因此可被检测的生物学指标有很多。研究中除关注应激轴指标能否被检测到,还应着重考虑所选指标与体质应激反应之间的关联度,而不是漫无边际的盲目“海选”。要在充分了解体质应激反应所涉及的应激轴生物学指标特异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作者:孙萌 倪诚 王济 董伟 李英帅 张惠敏 英孝 李玲孺 白明华 张妍

上一篇:中医基础对中医妇科人才培训的作用 下一篇:剖析中医新释甲状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