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需要慢工夫

时间:2022-06-04 08:52:52

在一堂主题为“珍惜物品”的小学德育课堂上,老师从检查学生对橡皮擦保护的好坏入手(橡皮擦是学期初学校统一发放的),通过全班举手表决的方式,选出了一块保护得最不好的橡皮擦,然后把橡皮擦的主人――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叫到讲台,通过演话剧的方式,让小男孩穿上一件老师之前已经准备好的破衣服,与老师和每个同学拉钩,保证以后要好好珍惜橡皮擦……这堂课接近尾声时,七岁的小男孩穿着破衣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神情哀伤、绝望,眼泪簌簌往下掉,而老师则自信满满地以“我们今天学会了珍惜物品”为这堂课画上了句号。

这是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学校》中的一个真实的镜头。

就“培养孩子爱护、珍惜橡皮擦的习惯”这个具体的课堂目标而言,这个老师似乎达到了――“穿破衣服”的恐惧将在教室的上空弥漫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会牢牢记住要保护好橡皮擦,以免受到同样的羞辱和惩罚。对于七岁的小男孩而言,他可能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这一次经历可能成为他一生的心理创伤。

在教学活动设计等技术层面,这堂课的确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更想分析这堂课背后所隐含的学校德育课堂中普遍存在的某些潜在的、不幸的倾向。

儿童个体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生命存在。儿童有属于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的方式,但同时他们又在不断模仿同伴和成人。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的习得,可能是源于孩子心血来潮的好奇,也可能是源于他对身边人的长久观察和模仿。

由于从旧文化中沿袭了不少旧观念,加上对教育学、心理学机械地学习,以及难以摒除的成人本位立场,学校和教师很容易把儿童的成长、人性的提升想象成一种简单的模式,仿佛儿童的生活习惯、道德和价值观的习得,能像学习1+1=2一样简单、具体而明确。从教学过程的结构来看,许多学校的德育课堂和普通的学习知识、技能的课堂,并无二致。

在我们的学校德育当中,教师依然有着近乎绝对的话语权,教师可以按照某种“科学的”心理学逻辑来安排德育教学的进度:单个的德育目标被预定成铺设学生“成长阶梯”时必需的石块,而教师只要铺好了一层,学生就可以踏上去,登到更高的地方。这样的假设看似逻辑严密,但放到人身上却可能破绽百出。

“物”的叠加是单向度的,增加一块石头就增加了一定的高度,而道德、价值观是无法用叠加的方式来累积的,这些介于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东西可能在人身上不断迂回、反复、逸出,一些看似最平常的道德原则,许多人可能到生命将尽之时还无法理解和坚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育工作者应当有一颗丰富、柔软的心,随时做好应对繁杂多变的人性的准备。人性的复杂性、流变性决定了学校德育是慢工夫,需在“慢”中把儿童引导上人性的正道、大道,而非在“快”中把儿童型塑成学校想要的“标准”样子。

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时时铭记的是:儿童和成人一样,也是社会的一员,儿童需要以一种自然的方式与社会接触,而不是一味地把学校打造成“纯洁的温室”来“保护”儿童;生命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道德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所有与现实生活剥离的德育对于生命本身而言都是无意义的。同时,教师还应自问:今天的德育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还是为了学校的管理?就像前面镜头中所呈现的那样,教师教育孩子“珍惜物品”的另一个潜在的目的,其实是孩子学会了“珍惜物品”之后,就更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杜威说:“不能有两套伦理原则,一套是为校内生活的,一套是为校外生活的。”如果我们在讨论学校中的道德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孤独存在的机构,“这种倾向是十分不幸的”。他用了一个十分精准的比喻来说明这种做法的问题:“儿童是一个人,如果他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人过他的社会生活,就必然要遭受损失,产生摩擦。从儿童所具有的许多社会关系中选一个,而且仅仅凭这一个社会关系规定学校的工作,就像建立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锻炼身体的制度,而其目标只要求发展肺部和呼吸的能力,而不管其他器官及其功能。”

生活本质上是细碎的、繁杂的,学校要对既有的、速成的、以学校管理为本的德育方式做改良,让德育的步调慢下来,缓慢地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儿童在细碎、繁杂的日常生活中慢慢渗入道德和价值观的学习。这才是真正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德育。

【陈文芳,《福建论坛》编辑】

上一篇:从自己的脚下开始迈步吧 下一篇:避免尴尬:紧扣德育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