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3:26:20

德育课论文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1篇

由于德育的实质是把社会主义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所以在小学生的德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大段的说教和阐述,而是通过运用各种灵活、有趣的手段,并融入教师自身对于教材的感知,寻找激情创设课堂的高潮,在师生的共鸣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化为他们自己的品质,进而指导他们的行为。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掌握教材的精义,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认识道德规范的内容。小学思想品德课本第七册第一课《我一定要回到祖国去》是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人物的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爱国热情,对于爱国教育比较容易接受。但我并没有因此而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对学生这种爱国热情进行了几点分析。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多半是从家长、老师,以及影视媒体处耳濡目染来的,对于爱国的本质要求,他们并不一定清楚。另外,对于一直生活在国内的人来说,对于祖国的热爱,往往流于肤浅,在这方面通常是海外归国的华侨更能理解爱国的本义。我在讲课时先把中美两国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得出结果:美国的条件和待遇都要比中国优厚。这时,我问学生,他(钱学森)为什么舍弃在美国的地位和待遇,而回到祖国效力?学生们异口同声: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此话一出,整间教室霎时洋溢起“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浓厚气氛,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这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使德育课更加生动、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妨借鉴语文教学的一些手段。其实,品德课和语文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品德课的课文很像语文课的记叙文部分,只不过没有语文课上分析字词等部分。有的老师在上品德课时,是利用一个个和该课教学有关的小故事串联而成。这种方法固然不错,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故事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只被故事本身所吸引,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东西。小学生毕竟涉世不深,他们还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假如教师只是一味地将品德课上成“故事课”,听任他们自发地探索问题,那么非但教学效果成效甚微,严重者会使一些其他不良影响趁虚而入,使学生走上弯路。因此,我的观点是不必过多地讲“故事”给学生们听,只需选取一二典型事例,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给学生们讲解,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这其中就更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要把课上得教条乏味,走上歧途。我在上品德课时积极借鉴语文教学的方式,精心设计各种容易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力争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而且学会独立思考。比如,我在讲《诚实是美德》时,在讲课的最后,我问学生:诚实是一种很高贵的品质,你们能不能找出一些事物来比喻它,形容它的高贵?于是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有的说诚实像宝石,有的说诚实像清泉,有的说诚实像大熊猫。我问为什么,学生回答,像宝石说明了诚实的宝贵;像清泉,说明诚实的人的心地清澈无比;像大熊猫说明诚实的人和大熊猫一样可爱。这些各种各样的形象的比喻,充分说明了学生们对于诚实已经有了很形象的把握,从而为他们认识诚实,并努力做诚实的人铺平了道路。教师上德育课应该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充沛的感情,讲究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就是在宣扬各种美德时,不是向学生们灌输大道理,而是引发他们自觉接受;不是利用教师的特殊地位,强迫学生同意教师的观点,而是允许学生质疑,通过师生辩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这么做,会使教学目的落空,怕学生为了“辩论”而“辩论”。其实不然。不是有一句话吗,“真理越辩越明”。既然我们的德育课所讲的都是历经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的真理,又何惧学生们的大胆质疑呢?而且学生们会通过辩论这种形式,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又锻炼了口才和胆识,真是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比如我在给学生上《诚实是美德》,听到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诚实值几个钱”时,我没有粗暴地训斥那名学生,而是很欣赏地把他叫起,首先肯定他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接着又鼓励他大胆说出说“诚实值几个钱”的理由。那名学生在认定我不是在“刁难”他时,说出了他自己的看法:这个社会上“老实人吃亏”。既而我又问全班还有谁也持同样的看法,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学生举手示意。在这样的情形下,我没有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而是把持正反观点的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我自然站在“诚实是美德”一方。经过当堂辩论,那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终于放弃了他们原先的立论,倒向了我们一边。我相信,那些学生的转变是真诚的,因为他们的质疑精神已经被我肯定并且欣赏,所以他们没有必要作出虚伪的选择再博得一次我的“欣赏”。可见,德育课不仅向学生宣扬美德、真理,同时也鼓励学生们大胆向这些真理质疑,使他们真正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正确的观点,进而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知、情、意、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在进行德育课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我在进行品德课时,总是事先积聚真实的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渲染给学生,使他们和我同喜同悲,产生共鸣。比如我在上《可爱的亲人》一课时,讲到叔叔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惜牺牲自己时,很动感情地把书上的第二个事例叙述给学生听。当我说到故事中的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她最亲的小孙女推到树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坚持住,帽子上有红五星的叔叔一定会来救你的!”时,全班静悄悄的鸦雀无声。学生们都沉浸在深深怜悯那对祖孙俩的感情中。这时,我忽然提问:帽子上有红五星的叔叔指谁?学生们齐声回答:叔叔。我接着问:为什么那位奶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她最亲的人托付给叔叔?学生们回答:因为叔叔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这堂课上到这里,现场的气氛十分感人,学生们无疑都感到了的可爱、可敬、可亲。

教师在讲课当中还要注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即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在讲《共产党员孔繁森》时,我在使学生了解了孔繁森的种种感人事迹后,让他们体会孔繁森的名言“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告诉他们,因为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才说“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课的中心思想。

教师在上德育课时,最重要的是要使每个学生最终把道德规范转化为其自身的品质。这是德育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讲课时,还要注意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多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如讲卫生、爱护公物、团结同学这些随时随地都可以监督学生实现的道德规范。如果有条件,则可以参考品德课本上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们去实践,在实践当中使学生接受道德规范的要求。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大批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人才培养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1];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我国改革的纵深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形势,使得思想教育的大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传统教育理念面临的巨大转变使得德育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因此,高校德育课面临严峻的挑战。

1.信息化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提出挑战

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已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对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传统意义上而言,教师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是知之在先、在多。而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资讯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更新和信息快速传递,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不一定比教师少、慢,甚至比教师更多、更快。教师已不是信息的独占者,而是信息的平等享受者。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迅速地社会化,尤其是职业大学注重实践的特点,使他们的学习、社交、娱乐、社会工作都与社会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必定对学生的思想、个人价值取向和观念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跟上这种变化,并且要站在前沿,引导学生,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全面开放也给中国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这虽然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中西文化贯通,但对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所要求的指导思想一元化的确立,对于教育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其负面影响不可轻视,因而教育的难度更大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2.传统教育理念面临巨大转变的考验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具有主动性、主导性和超越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接受者,受教师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的课程设计,忽视双向交流启迪,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科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出现教师上课精彩,学生就是不愿听课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或是教师将自己摆在一种至高无上的位置,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希望学生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我说你听,我讲你服。21世纪的青年学生,出生、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改革、体制转变,开放中多种文化的交融,都对这一代青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青年学生选择性增强,思想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甚至“叛逆”性。正如田景博在《当代大学生文化分析》一文中表述的:“第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向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转变,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进行自我设计,彻底摈弃过去‘系统驯服论’的价值观。第二,逐渐远离重义轻利的传统,重视自己的物质利益。第三,政治意识逐渐淡薄,自我设计日益凸显。第四,大学生日益以自己的感觉为价值标准。”[2]教育的对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还是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固守传统的教育手段,那么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要使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就需要高校的德育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

3.学科特性对教师作用发挥提出难题

思想形成的规律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的作用与其它学科不同。该课教学大纲指出,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道德的教育,品质的培养,“三观”的树立,都不可能是简单地直接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到“信”,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首先是“知”,思想道德理论的认知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对自然学科而言,学生从“不知”到“知”,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思想道德教育则不同,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原来养成的行为习惯都必然对新的思想、观念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进行评价、选择。因此,对德育课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决不会全盘接受的。其次是“信”,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处于迅速成熟时期,智能发展达到高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增强。批判性的学习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学习的特点。他们对外来的知识不再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全盘接受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因此,在大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信”与“不信”,“知”与“行”的矛盾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不那么明确。再次,大学生已有的德育知识结构,易对大学阶段的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大学,贯穿始终,因此,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此外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法制、道德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已经积累一定的道德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并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某些厌烦情绪,经常发问:“为什么在大学还有这类课程?”因此,对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从心里就有一些排斥情绪。这些都是对德育课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教师作用新变化的主要特点

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课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呈现新的变化。这门课程不再是教师的独唱,更不可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线性的教学过程,它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双向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即要求教师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个体主体性在同一教学活动中协调、统一好。

1.教师主体仍然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师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必须是教学的主体,他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本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教育,将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认识和觉悟。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最终升华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大纲也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按照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是教师的职责。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是教师作用中的另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传统教育认为,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作用对象,是接受者和受动者,受教育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必须改变。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与学”、“问与答”、“导与从”,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时候应具有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在教育内容、方式上的选择性,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调查显示,鹭江职业大学63%的同学希望德育课程教学应该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的模式。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发挥好作用的新思考

围绕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与学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发挥好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双向互动,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主体性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思想道德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的基本成长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它不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而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不流于浅显的、命令式的而是深层次的、理性的分析,在思想深处达成共识,从而将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成为自觉的行为。强调的是该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好这门课程。同时要把握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承认学生是差异性大的群体,需求是不同的,要达到好的目的,要求就不能一致,允许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能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佳效果。如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分析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下的集体主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先进性的体现;先公后私,不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公私兼顾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广泛要求。在大的背景下允许学生有个人的思考和选择。

2.教师要发挥好双主体性作用,就要努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才能自如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首先,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师在诸多修养中,笔者认为政治理论修养对于本门课程是首要的,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政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身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对理论是非与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才能主动教学。其次,要加强教学业务能力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跟上时代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在教中学、学中教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如今大量的新知识新事物涌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积极面对。如面对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应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若教师自身对网络知之甚少或不知,教育从何谈起?教师要以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不同时期,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博,以学生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同时,又要防止仅仅考虑学生,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而忽视政治理论教育的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中发[2003]16号,2003-12-26.

[2]田景博,于雪梅,于伟峰.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4):52-53.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8.[论文关键词]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课作用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3篇

(一)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展示感恩的最高境界教师职业是比较清贫、辛苦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回报又不是用金钱可以简单衡量的。教师自身能否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决定了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成败。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敬业奉献、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中职教育事业,以感恩党和国家对我们教师的培养教育,在学生面前树立感恩的榜样,就会让这些遭受中考失败的学生感受到也许是从未有过的师爱,使他们在教师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立场和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中领悟感恩的最高境界,激发感恩的情感,产生感恩的内在驱动,并立志学会感恩。

(二)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做感恩的表率要使中职学生接受感恩教育,学会感恩、报恩,教师还要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教育是真实的,感恩是处处存在的。当教师走进教室,学生们齐声高喊“老师好”时,教师应该礼貌地回应一声“同学们好”;在课堂上,当学生为教师送上一杯茶水,或者在实训课上学生协助教师开展教学时,应该表示感谢;当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说“老师再见”时,教师也应该说“同学们再见”。在校园或其他场所,当师生相遇时,不必那么在乎学生先打招呼,教师也可放下架子先向学生打招呼;当学生热情地向老师打招呼时,教师要从心底发出感谢,通过有声和无声的语言感谢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学生在中职招生困难的情况下选择了我们的职业教育,成就了我们的中职教育事业。教师的身体力行,不仅可以使学生感觉老师亲近,愿意信其道,为开展感恩教育建立温馨、充满友爱的师生关系,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感恩既能够给他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也能使自己心情愉快,学会感恩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快乐的事情。

(三)在同事交往中做感恩的示范学校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示范作用。教师在工作上得到领导的关心、表扬、肯定,得到同事的支持、协作和帮助,要礼貌大方地表示感谢,给学生做出感恩的表率。教师的感恩行为,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领悟感恩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教师群体的言传身教必然会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亲情、接纳他人,有利于学生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成为谦和、礼貌、尊重父母、师长、长辈的人,为教育学生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不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做好铺垫。

二、坚守感恩教育的主阵地,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中职教师还应该高度重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在知恩、识恩的基础上,培养感恩的情感,激发感恩的热情。

(一)开展感恩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凸显科学性和时代性党的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应该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希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机渗透到《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和选修课《心理健康》等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为此,中职德育课开展感恩教育,必须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要求,在德育课全程教学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经济社会与政治教育、哲学与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同时,帮助学生建构感恩的知识体系,围绕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这一主线,引导学生知恩、识恩,并立志报恩、施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的感恩情怀。

(二)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中职德育课要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开阔视野,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方法。1.运用《心理健康》课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感恩教育来源于生活,理应回归生活。阻碍中职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问题比较多,中职德育课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学生,找到学生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循循善诱地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因素,使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对人、对事、对环境多一份欣赏,少一份挑剔;多一份快乐,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平和,少一份烦躁,使学生因有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2.坚持以生活为导向开展感恩教育从生活问题入手,就是要联系与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感恩细节,顺应道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加以引导。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理想等知识点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算算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经济帐”、“算算父母对自己养育之恩的流水帐”、“回顾一下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美好一刻”等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知恩言谢、体谅父母、体谅老师。又比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知荣辱,有道德”单元中“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等知识点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的讨论、探究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不断提升道德水平,立志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和使命。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为例,让学生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要求产生感恩共鸣,形成感恩共识。比如,我们可以对部分学生表现出来的对许多事情可以平心静气,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可以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可以正视错误,互相帮助等现象或典型事例,加以赞赏、肯定、激励。对于知恩不报、对身边发生的事漠不关心、不尊重老师的劳动等现象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从而使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爱心、有灵性、有怜悯之心,能够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报恩。我们还可以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知识点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慎独、内省的道德修养方法,通过经常性的自省、慎独,增强自律自制能力,锻炼坚韧顽强的意志,把感恩亲情、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要求作为内心信念深深地扎根。3.融入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开展感恩教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职德育教师可以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等课程教学中,通过渗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就必须感恩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而感恩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又必须从培养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父母的情感开始。我们可以借助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从最高境界内化感恩的知识和要求。比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文天祥等爱国、报国的感恩情怀,激发学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讲解、描述孔繁森、郑培民、王英、王启明、李国安、徐虎、李素丽、邱国安、吴天祥、史来贺、谭彦、袁隆平等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我们要通过这些具体、生动、形象、可信、感染力强的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典型教育,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立志报恩党和国家。4.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创设感恩教育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四门必修课程的内容特点和课堂形式,尽量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一是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运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故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等教学方法,营造教育氛围,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实现情感共鸣,使感恩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家长开放日、观看感恩教育影片、举办感恩教育文艺演出和中秋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开展的主题演讲等活动,全方位整合开展感恩教育的信息资源和鲜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三)开展感恩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实践引导中职德育教学开展感恩教育,要在引导中职生认知感恩、内化感恩知识并产生报恩情感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开展感恩实践活动。1.经常性地提醒学生践行感恩一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德育课教师可以和年段长、班主任密切配合,要求学生每周或每月定期向家长汇报家庭提供的费用是如何开支的,有没有乱花钱;汇报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怎样努力。二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老师。主要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课、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完成课后训练任务及书面作业,有问题多向老师请教,老师辅导后要表示感谢;建议学生坚持在上、下课时向老师问好、致意,与老师相遇时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等。三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学校。主要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文明礼貌,并立志以最好的成绩回报母校。四是要求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国家。主要是抓住国家提供助学金、创设校企合作平台、打通升入高校学习通道等发展中职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行感恩教育。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回顾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让学生回顾用在学习、生活中有多少;要求学生阶段性总结分析,查找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有多大进步、打算今后如何进步。五是要结合体验与探究的教学,或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配合学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积极参加为民服务等活动,从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多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根据不同学期、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学生逐步健康成长。2.充分利用“文明风采”作品竞赛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我们要借助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团中央等组织开展的全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竞赛活动,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中,把个人兴趣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规划职业生涯。指导中职生在其它三门必修课的学习中,围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要求管理好职业生涯规划,把如何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如何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计划体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的目标中,并要求学生努力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发挥成绩评定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学生报恩、施恩

为了让学生的感恩之情,能够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中职德育课教师在评定中职生的德育成绩时,要改变过去仅以书面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简单做法,充分发挥德育课成绩评定在开展感恩教育中的指挥棒作用。

(一)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评价把学生实践感恩的表现纳入德育课成绩评定的范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反馈等途径,了解学生在实践感恩方面的表现并给以客观的评价。

(二)重视学生作业的综合评价我们应该把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体验与探究、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等作业情况,在识恩、知恩方面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立志报效亲情、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思想观点等方面纳入评价范围,好的要给以充分肯定、较高评价,以促成感恩的情感共鸣,营造感恩的舆论氛围,加强感恩思想的修养。

(三)重视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感恩方面的评价我们可以设计了解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调查表,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或在学生放假时向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对在感恩父母、社会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要给以较高的评价。这些方法付诸行动也许比较麻烦,但只要在学校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必然会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实践报恩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时代,中职德育课教师要积极探讨开展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能够感恩父母、感恩亲情、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课人格教育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青年一代。学校德育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人下去。”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在传统的德育课上,有的教师仅仅把力气花在正面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很少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变成了机械的说教,失去了品德教育的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品德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的人格培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现今有部分学生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

譬如:我校从2002年开始,就对学生在纪律、卫生、学习仪容仪表等各方面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评优、评先和就业结合起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扣分的多加分的少,管理者只管扣分不重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和说服教育。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

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般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量化考核”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

二、内外结合,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

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而外部灌输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譬如,在今天的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活的现象屡见不鲜,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他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有的老师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曝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一药治百病的效果。

笔者认为,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恶意漫骂的、故意说脏话的、偶尔说脏话的和习惯说脏话的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应采取统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来处理。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环境,营造人人文明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企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

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三、坚持日常化教育,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

作为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中更应该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优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养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给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开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四、加强学生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

和谐的人际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另一种是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喜欢具有温和、谅解、恭敬、谦虚、礼让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欢迎象斗牛一样的好斗者。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养成学生的和谐习性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一抗习性。即使在成人的人格养成中,对抗也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就会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就不可避免,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的和谐习性,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极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达到做纯粹、高尚、奉献的人的境界。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5篇

(一)师生角色的平等性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注重的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如何学被放在次要的地位。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学过程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教师和学生是传授和服从的关系。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巨大转变:教师的权威地位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指导作用被强化,教师从高居讲台之上的“圣人”,变成了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关注他们成长的指导者、帮助者;学生的“学”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师生在教学中建立起了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双向交流,学生如何学与教师如何教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互联网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给教学提供无以计数的资源,通过互联网,师生们可以很方便地进入各个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可以利用各类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狗等)查找信息、搜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庞大上,还体现在类型的多种多样上。这些资源有纯文本形式的,也有多媒体形式的,丰富多样,还有众多教学软件、数据、程序、各种数据库、全国各地的名校名师教育资源等。互联网的资源来源丰富,任何个人都可以是资源的提供者,也同时是资源的分享者,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共享。网络教学资源以它的丰富性和共享性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信息世界,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给予的。

(三)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统一进行,教学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式单一。信息化教学则不同,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使教学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师生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交流,教学活动的载体是网络这个无边的虚拟世界,时间和空间得到无限的扩展。对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的地点也不仅是教室,还有计算机室、图书馆、家里等凡是网络可以连接到的所有地方都能够进行学习。对教师而言,他们同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通过网络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

(四)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多样性,信息化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还有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演示教材内容和有关原理,图文并茂,还可以借助专门的教学软件开展模拟实训教学。二是形式的多样性,师生间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是实时教学,即师生在同一时间进行教学活动,也可以是非实时教学,即先由教师把学习信息预先放到学习网站,学生再从网站上获取信息后进行学习;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寻求答案的发现式学习,也可以是组织学生在线讨论的讨论式学习;可以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协作式学习,也可以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个别辅导式学习等等。网络教学活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是灵活而多样的。

(五)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学习时间、地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方法,按照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学习进度,还可以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挑选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选择的自由度保证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与学生交流,了解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出评价,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订不同的教学进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和协作性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地点、内容、方法都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教学过程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交互性、协作性相当有限。信息化教学则不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轻易就可以实现双向、多向的交流和协作,实现人与人的交互、人与机的交互。几乎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的建立使得教学中的交互和协作不但可以在班内、校内进行,还可以与校外、国外的师生发生联系,极大地拓展了交互性和协作性的对象和内容。

二、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德育课

教学中的价值意蕴从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可见,信息化教学很好地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信息化教学具有更多的优势。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特点决定了它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增强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这就是它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价值所在。

(一)符合教改趋势,针对学生特点

2010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出了战略部署;2012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在《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可见,中职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大势所趋。中职德育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松散、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导致学习困难,教学效果比较差。但中职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思想活跃、热爱表现、模仿力和可塑性较强,对信息化学习环境接受度高。基于这些情况,在德育课堂开展信息化教学更贴近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借助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扬长避短,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二)变革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主体

信息化教学的平等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式必定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教师的强势控制下走出来,获得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德育课堂往往是灌输式教学,形式单一,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目前德育课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2008年教育部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强调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信息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正与此相契合。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符合德育课程关注心灵、启迪智慧的课程特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学习;能打破教师的“一言堂”,转变学生认为德育课程“说教”的印象,消除抵触情绪,让教师走近学生,让德育走进心灵。

(三)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课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包含大量抽象的概念、原理,中职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思想和心理不成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困难,加上授课形式单一,导致德育课枯燥乏味,学生兴趣淡薄,教学质量不如人意。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德育课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知识多媒体化,将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学习工具软件融于教学当中,使德育课程的抽象知识形象化,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渠道传递给学生,刺激学生多感官、立体化地接受信息,让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教学质量。

(四)培养职业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德育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师生们在“做中教、做中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组织和协调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如何独立思考问题,如何搜集、整理信息,如何与他人讨论协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使教学的自由度得到很大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五)实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职生思想活跃,追求平等自由,他们的个性化特点日益突出。德育课教师要适应学生多样化、个性强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点开展教学,贯彻落实德育课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传统德育课堂强调整齐划一,适应学生的普遍性而忽略了他们的特殊性,不能满足众多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学生的学习需要。信息化教学则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优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信息化教学的这种灵活性使德育课更具个性化、人性化,有利于增强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突破传统局限,丰富教学方式

德育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融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法律等学科知识于一体,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信息容量非常大。传统课堂仅仅是“一间教室、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形式,很难满足德育课的教学需求。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封闭,互联网突破局限,建立起一个虚拟的、巨大的资源共享库,提供最新、最全的资源,以满足中职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也有效增强了德育课教学的时代感。借助光纤、通信卫星建立起来的虚拟课堂也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大拓展了课堂的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信息化教学弥补了传统集体授课的不足,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精品课程”“慕课”“微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还有案例教学、陶冶教学、情景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个别化教学等,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学科测试、教学评价和反馈等,满足了教学的不同需要。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课作用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人才的决定》提出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作用”[1],“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青年人才把个人成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对高校德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德育课的教师要积极思考,认真研究,把握好这门学科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德育课教学取得更大实效。

一、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大批具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人才培养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拼搏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诚实守信精神,促进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1];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我国改革的纵深发展和更加开放的形势,使得思想教育的大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21世纪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传统教育理念面临的巨大转变使得德育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新问题,因此,高校德育课面临严峻的挑战。

1.信息化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提出挑战

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人类已跨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化对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从传统意义上而言,教师在知识能力和品德上都应该高于学生,教师之所以为师,总是知之在先、在多。而在当今信息社会,现代资讯的发达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更新和信息快速传递,学生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并不一定比教师少、慢,甚至比教师更多、更快。教师已不是信息的独占者,而是信息的平等享受者。现代大学生的成长迅速地社会化,尤其是职业大学注重实践的特点,使他们的学习、社交、娱乐、社会工作都与社会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成分和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四个多样化”必定对学生的思想、个人价值取向和观念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跟上这种变化,并且要站在前沿,引导学生,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同时,全面开放也给中国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这虽然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中西文化贯通,但对于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所要求的指导思想一元化的确立,对于教育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其负面影响不可轻视,因而教育的难度更大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

2.传统教育理念面临巨大转变的考验

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主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在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具有主动性、主导性和超越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接受者,受教师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课堂教学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单向灌输的课程设计,忽视双向交流启迪,教师更多地考虑学科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的需要,出现教师上课精彩,学生就是不愿听课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或是教师将自己摆在一种至高无上的位置,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希望学生处于一种绝对服从的状态,我说你听,我讲你服。21世纪的青年学生,出生、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社会改革、体制转变,开放中多种文化的交融,都对这一代青年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青年学生选择性增强,思想呈现多元性、复杂性、甚至“叛逆”性。正如田景博在《当代大学生文化分析》一文中表述的:“第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开始向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转变,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中心,进行自我设计,彻底摈弃过去‘系统驯服论’的价值观。第二,逐渐远离重义轻利的传统,重视自己的物质利益。第三,政治意识逐渐淡薄,自我设计日益凸显。第四,大学生日益以自己的感觉为价值标准。”[2]教育的对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如果教育者还是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固守传统的教育手段,那么教育效果必将大打折扣。要使育人的任务落到实处,就需要高校的德育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

3.学科特性对教师作用发挥提出难题

思想形成的规律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的作用与其它学科不同。该课教学大纲指出,在新形势下,《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道德的教育,品质的培养,“三观”的树立,都不可能是简单地直接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到“信”,它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殊性。首先是“知”,思想道德理论的认知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对自然学科而言,学生从“不知”到“知”,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接受教师的传授。而思想道德教育则不同,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原来养成的行为习惯都必然对新的思想、观念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进行评价、选择。因此,对德育课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决不会全盘接受的。其次是“信”,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处于迅速成熟时期,智能发展达到高峰,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自我意识增强。批判性的学习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学习的特点。他们对外来的知识不再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全盘接受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头脑思考。因此,在大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信”与“不信”,“知”与“行”的矛盾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不那么明确。再次,大学生已有的德育知识结构,易对大学阶段的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幼儿教育开始到大学,贯穿始终,因此,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观点,此外还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和法制、道德以及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他们已经积累一定的道德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并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对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某些厌烦情绪,经常发问:“为什么在大学还有这类课程?”因此,对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从心里就有一些排斥情绪。这些都是对德育课教师提出的挑战。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教师作用新变化的主要特点

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课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呈现新的变化。这门课程不再是教师的独唱,更不可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线性的教学过程,它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思想形成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双向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即要求教师的主体性要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个体主体性在同一教学活动中协调、统一好。

1.教师主体仍然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是教师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必须是教学的主体,他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任。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本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过程,教育的对象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接受教育,将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知识、认识和觉悟。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最终升华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大纲也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按照国家制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是教师的职责。

2.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性是教师作用中的另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传统教育认为,学生作为被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作用对象,是接受者和受动者,受教育的主导、支配和调控,处于从属地位的观念必须改变。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与学”、“问与答”、“导与从”,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生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时候应具有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及在教育内容、方式上的选择性,直接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活动中进行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调查显示,鹭江职业大学63%的同学希望德育课程教学应该是以教师、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双向互动的模式。

三、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发挥好作用的新思考

围绕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与学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发挥好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双向互动,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推进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师主体性的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要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思想道德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的基本成长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它不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而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不流于浅显的、命令式的而是深层次的、理性的分析,在思想深处达成共识,从而将知识内化为道德品质,成为自觉的行为。强调的是该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好这门课程。同时要把握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承认学生是差异性大的群体,需求是不同的,要达到好的目的,要求就不能一致,允许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能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佳效果。如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分析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下的集体主义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是先进性的体现;先公后私,不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公私兼顾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广泛要求。在大的背景下允许学生有个人的思考和选择。

2.教师要发挥好双主体性作用,就要努力学习,提高业务能力,才能自如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首先,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师在诸多修养中,笔者认为政治理论修养对于本门课程是首要的,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政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自身就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具备对理论是非与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提高政治敏锐性,才能主动教学。其次,要加强教学业务能力的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跟上时代要求,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在教中学、学中教的良性循环。三是要努力学习新知识,开拓视野。如今大量的新知识新事物涌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积极面对。如面对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道德教育应纳入德育教育的范围,若教师自身对网络知之甚少或不知,教育从何谈起?教师要以广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3.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重视学生的需要,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不同时期,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博,以学生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这样,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同时,又要防止仅仅考虑学生,一味地迎合学生的需要而忽视政治理论教育的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Z].中发[2003]16号,2003-12-26.

[2]田景博,于雪梅,于伟峰.当代大学生文化观分析[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4):52-53.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字:德育小论文;技巧;步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04-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撰写德育小论文总的要求是能运用德育课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总之,指导践行,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学以致用,是撰写德育小论文的落脚点。撰写德育小论文,学生一般会犯以下毛病:东摘西抄,缺乏新意;面面俱到,主题松散;生搬硬套,不伦不类;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简单堆砌,逻辑不强;材料缺乏,论据不足;观点错乱,论证肤浅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写作的方法上加以正确指导。为此,结合本人教学中的体会,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时,必须要把握好撰写的技巧与步骤谈谈拙见,以抛砖引玉。

一、指导撰写小论文的技巧

一篇优秀的德育小论文,必须与当前国内外时政、社会热点、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学生身边发生的现象紧密联系起来,针砭时弊,反映人们诉求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我认为在指导学生撰写德育小论文的技巧方面,应该要把握好“新、精、小、巧、深、实、理”七个要素。

1.“新”。“新”有三个要求:一是“立意要新”。就是说文章要抓住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议论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的主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二是“见解要新”。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式的做法,力求以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新的启发。三是“取材要新”。文章使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中选取,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热门话题等,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精”。“精”有两层意思:一指“选材要精”。观点与材料要统一,是一篇小论文的基本要求。首先,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的论点,要反复推敲锤炼,力求精益求精;其次,锤炼要有典型的代表性,选取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充分说服力的典型生动的材料,选取那些能及时把握时展脉搏的材料,这样才能深刻论证中心论点,防止产生罗列事实、堆砌材料的现象。二指“文句要精”。德育小论文必须用好“德育知识术语”,文句论述精辟生动,能抓住事物本质,论理周密透彻,具有说服力,避免表面化,把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小论文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3.“小”。“小”的三层要求:一是文章要短小精悍,一事一议,事理交融主题鲜明不能东拉西扯。二是文章题目要尽量选得小,论述角度不宜过宽,涉及的内容范围要小,避免选题“大”而“空”,但是论理要尽量体现“小中见大”。小论文的字数要控制在1300―2000个字之间,一般不要超出2500个字。

4.“巧”。“巧”首先指标题要巧。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俗话说“画龙点睛”,就是这个道理,要有新颖别致的标题,才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长哨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会使整篇文章锦上添花。其次,指小论文阐述的方法、角度、形式及文句表达要讲究技巧。再次,小论文所选用的材料要有生动性。材料翔实、形象、准确,就会使文章产生吸引力,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5.“深”。“深”指文章论析要深刻。论析就是文章分析论证的过程。第一,论析要十分注意逻辑性。在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小论点之间、观点和材料之间联系是必然的,而不是勉强凑合;从中心观点演绎出的小论点,或由小论点归纳到中心论点,从理论推到实际,从实际归结到理论都应是水到渠成。第二,论析要力求事理交融、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道理渗透于事实中,夹议夹叙,切忌观点材料两边走。第三,论析还可适当借助文辞语法,增强说理的效果。

6.“实”。“实”指的是实事求是。小论文运用的材料、数据、事例等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符合客观事实。为此,必须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第一手材料充分地整理运用,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说服力的,缺乏材料也写不出好的文章。

7.“理”。“理”指的是理论功底基础。撰写德育小论文要有别于语文,不能卖弄辞藻,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学好德育课,对所学的理论观点有深刻的理解。领会事物、问题的本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分析,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出现观点偏离甚至错误。否则,论证起来就会力不从心,还会影响分析论证的广度和深度,样子以至影响小论文的质量。

二、指导撰写小论文的一般步骤

小论文作为德育课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综合地体现了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总体水平,因此,推广和普及德育小论文,对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指导的步骤如下:

1.广泛宣传发动,激发学生写作愿望。撰写德育小论文,首先,要让学生有“我要写”的冲动,要把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教师要做到:一要反复宣传撰写德育小论文的意义,告诉学生教学的计划和要求;二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广泛接触社会,亲身体验,直接观察、了解、分析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周围发生的日常小事与当前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三要培养学生平时多读报,关心国内外时政大事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前途、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只有这样做,才会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有感而发。

2.指导学生选题。选题是撰写德育小论文的最基本的前提。选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拟定题目,另一种是学生自定题目。

(1)教师拟定题目

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如国内外时政、文化思想、社会发展现象、社会生活状况和学生自身情况等,拟定统一题目,组织学生撰写。

教师定题便于对学生集中指导,有针对性对普遍存在的教学认识问题进行辅导,但教师定题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学生自定题目

一般由教师定出范围,提出写作要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体会,经过思考分析,确定自己想要撰写的题目和内容。这种学生自定题目的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认知,教师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但也要注意学生的偏见、偏激,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很好地加以指导和纠正。

教师定题或学生自定题目,都必须注意:选题要恰当,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想需要,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呼声,有思想教育意义,能引发人们思考,并给人以启迪。而这些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

3.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

撰写德育小论文,必须充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为此,教师要有计划要求、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要定期、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到城乡、农村和社会许多领域,取得可靠的材料并进行总结,为写作提供依据。

4.指导学生把握小论文的理论和观点,并提供范例供学生加以学习、借鉴并进行分析、说明和评价。

5.指导学生把握小论文的写作技巧和要求。为了提高学生撰写德育小论文的水平,保证质量,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撰写德育小论文的常见的“病”。为此,教师可开设专题讲座会、范文分析会、写作心得体会的交流会。

6.组织竞赛评比,总结推广经验。开展德育小论文竞赛的评比,是提高学生撰写小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应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德育小论文竞赛评比活动,评出优秀德育小论文并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汇编成册,印发给全体学生;对特别优秀的文章,可及时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或推荐参加上一级单位竞赛评比。竞赛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既要看到竞赛评比和学生撰写德育小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以便今后更好地组织好学生参加撰写德育小论文活动。竞赛评比,既能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使广大学生学有样板,赶超目标,还能进一步激发优秀学生撰写小论文的热情,从而有利于小论文活动在学生中持久地开展下去,并能不断提高小论文的质量。

总之,多年的德育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体会到,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过程,既是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过程,又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德育课不学或厌学现象,从而使师生掌握了德育课教学的主动权,也增强了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

[2]学生小论文写作指导.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职校 德育课 考核评价方式 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为有效发挥德育课这个主渠道作用,我们必须推进德育课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德育课教学实效性。德育课教学改革是多方面的,其中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创新做以下探析与思考。

一、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现状分析

1.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片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书面考试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德育课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评价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书面考试方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学习结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结果通过卷面成绩反映出来。这对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德育课教学除了知识目标外,还有能力和品格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评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情况,无法检验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思想道德教育成效。学生有可能单纯为考试而学习,只求卷面成绩,考前背笔记,而考后全忘记。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课堂主动参与情况等)、行为表现、道德情感的培养及道德实践情况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所以这种单一的卷面考试评价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结果。

2.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轻品格形成的评价,弱化了德育课的教育功能。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这就是德育课与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区别所在。然而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中,多是简单地套用其他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卷面考试方式来检测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只能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知识的掌握与否,但它不能评判出学生是否把掌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是否转化为良好的品格。这种只重知识的考核,轻视品格形成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导向上,只会重视卷面成绩,不会在乎自己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改造,弱化了德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3.只注重结果的考核,轻视教学过程的考查,容易让学生在品格形成过程中所养成的不好习惯得以继续发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德育课要着眼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德育课的考核评价不应只在于结果,也应在于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要掌握和了解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动态、行为特征。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方式是终结性考试,其结果只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测定,并非对其思想道德素质等更深内容的评定,考试分数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相差甚远。这种传统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反而还会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即为通过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内在素质的提高而学习;为拿分数而学习,不是为形成良好的品格而学习。至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也将无法得到纠正。

二、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现有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上述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创新。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一是要有利于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品格形成状况;二是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三是要有利于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实践行为。为此创新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科学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所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科学合理,它能全面、客观、公正、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我们所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既有用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卷面考试,也有用于考评学生能力和品格形成情况的材料分析、心理测验等方式;既有结果性考核,又有过程性考核。只有采用多角度、多方位的考核评价方式,才有利于纠正单一考评产生的主观性、片面性,使考评结论更为公正、合理,才能推动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2.导向性原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具有导向。教师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么考,学生就怎么学。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尽管不仅仅只是卷面考试这种形式,但也要很好地运用这种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理论知识,遵守行为规范,提高品格修养上来。

3.知行统一原则。德育课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自觉提高道德修养,将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心灵道德品质,外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因此我们要构建的德育课考核评价体系要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考核和道德实践考查的比重,建立理论知识考查、平时考评、道德实践考评三位一体的考核模式。理论知识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程度;平时学习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道德实践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这种对学生“知”和“行”的评价,能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三、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的思路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方式创新提出以下思路。

1.扩充考核内容。长期以来中职校德育课考核评价的内容仅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考试,用卷面的成绩来评价学生对该门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考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这是必要的。但由于德育课更重要的目标是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而知识的掌握不等于优良品格的形成。良好的品格形成过程是学生主动、愉快地接受知识,再把知识升华为情感、观念、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的考核不应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进行考核。

鉴于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功底差的状况,我们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要降低要求。考试内容要以学生为本,主要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水平,适当检测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并尽量实行开卷考试,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

平时学习过程表现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上课主动参与情况、笔记情况、作业情况等。这些内容的考核能督促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从而能及时纠正学习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考核可通过学生写学习心得、参加公益活动情况进行考评,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并把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并重。我们在对学生德育课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时,不仅要有期末考试这样的结果性考核,也要安排平时各种形式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由课堂提问、单元检测、阶段考试等形式组成,考核内容从知识考试扩展到出勤、表现等考核。通过过程考核这种外在压力,把理论知识内化为道德素质,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结果性考核包括开卷、闭卷、口试、小论文等形式的考核,通过不同题型和不同方式的综合测评,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各有千秋,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

3.实行开卷与闭卷、笔试与口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一些要求熟记的理论知识,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闭卷考试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对一些要求学生应用理论观点进行分析,从而考查学生是否把理论观点升华为道德情感的问题可采取开卷的形式。开卷形式有卷面分析题考试、写心得体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开卷考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和品格的培养。笔试有卷面考试、写心得体会、写小论文等形式。笔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口试有提问、答辩等形式。口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有利于知识升华为道德情感。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既学知识,又能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4.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方法。传统的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是由教师考评学生,这种评价方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可忽视。因此,我们要求考评的主体也应扩展,把学生本人和同学都作为评价主体。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表现、德育实践活动这些内容的考核,主要由学生进行考评。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各个同学的表现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同学。学生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知,有能力反省自己并做出客观评价。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时调整各主体评价的权重。

总之,在考核评价中,既要体现教师在教学和考评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结果,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能够自觉参加道德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刘红英.论思想政治课学生考评的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2.杜凤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刍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9篇

能力。

一、职业教育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笔者着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目标培养:

1.激发学生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显著的特点。传统的德育课教学往往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很少顾及学生对政治观点原理的理性思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德育课开展研究性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原理去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行开放型教学,是德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探究式自主开放型教学。它要求学生打破时空限制,积极延伸课堂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和亲身体验等方式,从社会鲜活的资料库中激活原有的知识储蓄,在不断的发现中发掘创造潜能。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多元化的经验,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己分析、质疑、解答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教师是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实践探索的“指路人”和集体研讨的“带路人”,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密切师生关系,从而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

二、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1.内容

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选择的内容可分为以下两种:

(1)从教材中确定研究专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研究性学习进行渗透,也可以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

(2)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合理进行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都是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2.原则

(1)课题设计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职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教学生在关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时,更具有现实性。因此,课题选择应尽可能是职教学生关注的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这样,教学更切合职教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具针对性、现实性、感染性。

(2)课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广开思路,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多种不同结果的思维形式,如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就是在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启发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既注重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更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由于职教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的高低,更要强调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观点原理去搜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的研究过程。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所学观点原理的科学性、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德育课教学的学习

兴趣。

(4)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程序。

第一,学习科学的观点,是研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开展研究性活动之前,教师必须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原理。

第二,确定课题,实际上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最初可以由教师提出若干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专题。

第三,提出方案。学生确定课题后,可以让学生先认真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具体实践,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阶段。它可以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为撰写政治小论文提供丰富的材料。

第五,撰写论文,是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的关键,也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指导学生运用搜集到的丰富材料写好政治小论文,要求论文切合实际,做到真实可信。

第六,成果交流。德育课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主要以政治小论文的形式来呈现,也可以是墙报、辩论会的形式。有些研究成果,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决策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3.途径

近年来,笔者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对德育课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做法如下。

(1)专题研究性原著选读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完整的科学体系,理论博大精深,思想蕴涵深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选的一些原著,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

(2)社会问题调查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学生的思想实际,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研究课题。学生结合科学理论的学习,在社会调查中发现问题、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3)创造情景,激活主体,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了在德育课教学中顺利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努力创造条件,根据教材内容开展情景教学。设置情景,关键在于找到情景、知识、学生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切合知识内容,又激发学生的乐学情绪,还要为学生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4)利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层次。职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较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可有所不同。一般学生只要求写出体会性文章即可,体现重在参与;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第二课堂等形式,提高其学习层次。

德育课论文范文第10篇

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认同教育者所倡导的对社会、对事物、对人生的观念,并内化于自己的观念体系中,成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体验、感情的积累和行为的实践才能完成。因此,德育教师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时,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才能实现德育的效果。现在有的教师不管学生懂不懂,夸夸其谈,甚至有些问题教师自己都没有弄清楚就引进课堂中,致使教学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要克服教学中的盲目现象,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增强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当前社会变化对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享乐观等,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虚拟化等。面对这些问题,德育教师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批判能力,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进取品质和优良品德。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育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从头讲到尾,满堂灌输,教学效果较差。德育课的理论性比较强,所讲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服从和服务于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最优化。所以,教师在教案的设计、知识的传授、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能力的训练以及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要灵活多变,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设疑的问题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问题有新颖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心理。

此外,德育课教学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进多媒体教学。德育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比如组织辩论赛、分组讨论等等,让学生感到德育课不是假大空,的确对自己有帮助。三、重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德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满堂灌输,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淡化甚至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改进德育课考评方法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还存在着陈旧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考评方法,这种方法使本来就对枯燥的德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改进德育课的考评方法。

1.创设合理的考试形式

改革考试观,摒弃教师课堂讲什么,学生笔记记什么,期末考试考什么的做法,应以能力考核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笔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开卷考试和口试,并配合写一些小论文,立足于通过学习知识,获得一种再学习的能力,即重在理解运用而非记忆,重在课堂参与而非结果。

2.构建科学的评价标准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个性和潜能上的差异,容易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构建科学的考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强弱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尽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其特长。比如可以使理论考核占30%,如小测验、小论文等,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活动占20%,主要考核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努力使各层次学生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发展;卷面成绩占50%。

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国内大事开展“揭批”、“向地震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动,肯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比如引导学生通过查报纸、翻杂志、上网搜寻、请教老师、关注广播电视,去学习、感知、领会国内外大事,提高学生素质和立志报国的使命感;倡导他们参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定期到校园捡垃圾”等活动让学生明白人们的环保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多重要,从而提高了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的积极性。

总之,德育课教学可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树立新的德育教学观念。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德育课空洞、枯燥,而会在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在知识、能力和觉悟方面都有所收获,切实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德育课教学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德育课教学进行改革,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关健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教学方法学习主体

德育课教学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德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情感、重结构轻创新,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妨害和限制了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德育实效性包括德育教育效果和德育教育效率两方面,强调德育课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懂得如何正确做人,正确看待事物。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志军.浅议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5,(7).

[2]李志英.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的思考[J].水利职业技术教育,2001,(2).

上一篇:德育开题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论文范文